生命科学 医学科学 化学科学 工程材料 信息科学 地球科学 数理科学 管理综合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1-2-13 21:54:40
项目 成果
 
项目一:落叶松现代遗传改良与定向培育技术体系
 
“落叶松现代遗传改良与定向培育技术体系”项目研究过程中,先后引进了不同层次的落叶松种质资源,建立了各种类型的试验示范林,并初步选育出落叶松优良品系。
 
该项目收集保存了落叶松10个种(日本落叶松、华北落叶松、长白落叶松、兴安落叶松、欧洲落叶松、新疆落叶松、西部落叶松、美洲落叶松、太白红杉、四川落叶松)种质资源,包括了500多个种源/家系/优良单株的基因资源。以国内选择的43个日本落叶松优良无性系,建立了以日本落叶松优良无性系为主的生产性、选种性采穗圃。营造了日本落叶松、华北落叶松、杂种落叶松和国外落叶松子代林、无性系评比林和家系测定林,开展了连续性的物候、生长节律、生长适应性和生长量观测调查。营建了日本落叶松、华北落叶松无性系种子园600亩,种子园种子被审定为国家级良种,基地被审定为国家级林木良种基地。
 
项目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主持、辽宁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等单位院所共同完成,目前已获得201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项目二:大洋金枪鱼资源开发关键技术及应用
 
“大洋金枪鱼资源开发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成功开发了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三大洋共7个金枪鱼作业渔场,使我国成为世界金枪鱼主要捕捞国家之一,对我国渔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和维护公海权益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该项目对金枪鱼渔场进行了32航次、2650个站位的连续调查及科学数据收集,提出了金枪鱼渔业生物学指标体系;创建了不同金枪鱼渔场的三维环境特征模型及资源时空变动规律解析方法,制作了金枪鱼渔场海况分布图;建立了大洋金枪鱼渔业综合管理数据库,创建了基于贝叶斯概率原理的金枪鱼渔场预报模型,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金枪鱼渔场渔情信息服务系统,预报准确率达到70%;建立了金枪鱼延绳钓钓钩深度三维模型,研发了高效生态型金枪鱼延绳钓钓具,显著提高了大眼金枪鱼延绳钓的钓获率。研发了金枪鱼渔场环境信息获取与特征提取技术,创建了自主海洋卫星海表温度、叶绿素反演算法模块,海洋温度锋面等渔场特征指标实现批处理自动提取。
 
项目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上海海洋大学,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合作完成。目前已推广应用到我国47家企业,301艘金枪鱼渔船,近三年累计捕捞金枪鱼37.28万吨,产值99.1亿元,累计增收节支17.4亿元。
 
项目三:细菌农药新资源及产业化新技术新工艺研究
 
“细菌农药新资源及产业化新技术新工艺研究”项目从微生物源农药功能菌种资源库的建库与挖掘利用,杀虫防病微生物的新基因分析、基因工程菌构建及其应用等多方面开展深入系统的研究,不断完善传统生物农药研发与生产技术体系,推进了传统产业升级改造。
 
该项目主要创新点在于,一是从土壤、植物根际、叶际、体内、动物粪便、污水环境、农药厂、超市食品等材料获得国外很难获得的各种类型的活性微生物。获得6787株杀虫微生物、1100株植物病原拮抗细菌,建立细菌农药资源库;高效菌株8010、TS16、Bt27、Bt28等成为国内企业生产应用和出口的主要菌株。二是成功克隆了18个自主知识产权的Bt新基因,大大提高了中国生物农药研究在国际上的地位。通过细胞工程构建高效广谱的TS16工程菌,通过基因工程构建了同时具有杀虫、防病、促生及可在植物体内系统定殖的多功能工程菌。三是率先建立以陶瓷膜滤为基础的高效工业化生产技术体系,产量提高10%、总能耗下降20%;发明4种制剂组合及11个复合增效助剂,研发出68000UI/mg高效价多功能新型生物农药,推动了生物农药制造业的升级。产品出品效价达65000UI/mg,在东南亚、欧洲、南美市场持续看好,在福建、新疆、湖北、湖南等20多个省、市、区推广应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十分显著。
 
项目由福建农林大学关雄教授主持完成,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该成果的获奖说明福建农林大学在细菌农药研究与创造特别是Bt资源的收集、挖掘与产业开发方面居国内领先水平。
 
项目四:小麦赤霉病致病机理与防控关键技术
 
“小麦赤霉病致病机理与防控关键技术”项目在国家科技攻关、科技支撑、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等项目的支持下,采用生物学、细胞学与分子生物学技术,围绕小麦霉病菌的致病机理和小麦抗病的机制、新型药剂的筛选与创制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该项目揭示了小麦赤霉病菌在小麦穗部的初侵染位点、侵染方式和扩展途径,首次完整地提出小麦赤霉病菌在小麦穗部的侵染扩展模式,明确了病菌毒素与细胞壁降解酶在致病中的作用;系统揭示了小麦抗赤霉病的细胞学机制;先后开发了两种防治赤霉病的多福酮杀菌剂和戊福杀菌剂,解决了我国小麦赤霉病化学防治中长期依赖单一药剂、而无替代药剂的被动局面,新药剂通过企业实现产业化,目前已经成为我国防治小麦赤霉病的主要药剂之一;明确了新药剂的作用机理,为新杀菌剂的田间大面积推广使用提供了理论依据;根据我国小麦种植区域赤霉病发生规律与杀菌剂抗性监测结果,提出我国小麦赤霉病分区治理策略,建立的小麦赤霉病防治技术体系在江苏、陕西、山东等省小麦种植区得到广泛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为解决我国小麦赤霉病的防治和食品安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项目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康振生教授主持,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与南京农业大学、浙江大学、陕西省植保总站、江苏省植保总站等单位联合完成,项目先后荣获省级奖2项、国家发明专利1项。
 
项目五:鲁农Ⅰ号猪配套系、鲁烟白猪新品种培育与应用
 
“鲁农Ⅰ号猪配套系、鲁烟白猪新品种培育与应用”项目经专家组鉴定,整体研究已达到国内同类研究的领先水平,配套系母系猪和鲁烟白猪繁育性能指标居国际先进水平。
 
该项目进行了多批饲养试验和屠宰试验,研究了新品种、配套系猪适宜营养标准、饲养规程,以及提高猪肉品质的维生素类、甜菜碱添加剂适宜用量和矿物质合理使用技术;建立了原种选育、良种扩繁、商品生产、技术推广等为主要内容的良种繁育体系,形成一条“研究、示范、加工、市场”四位一体的安全猪肉生产模式,初步形成了良种产业化体系。“鲁农Ⅰ号猪”、“鲁烟白猪”的培育成功采取常规世代选育与分子育种技术相结合的育种方法,经过13年的选育,选育出“鲁农Ⅰ号猪配套系”、“鲁烟白猪”新品种,于2007年1月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猪专业委员会审定,并获得国家新品种证书。
 
“鲁农Ⅰ号猪配套系”和“鲁烟白猪”具有高繁、抗逆、肉质优、耐粗饲等特点。其中“鲁农Ⅰ号猪配套系”30~100千克日增重742克,料重比2.99∶1,瘦肉率58.39%,肌内脂肪4.01%,父母代经产母猪总产仔数14.48头,产活仔数13.14头;鲁烟白猪经产母猪总产仔数13.02头,产活仔数12.73头,30~100千克日增重792克,料重比2.79∶1,瘦肉率61.70%,肌内脂肪2.41%;鲁农Ⅰ号猪配套系商品猪肌肉色评分3.19,大理石纹3.38,pH16.06; 鲁烟白猪肉色评分3.30,大理石纹3.30,pH16.08,肉质优良。
 
项目由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等承担完成,先后得到了“山东省三零工程”和“山东省农业良种工程”的支持,该项目已累计示范推广纯系和杂种母猪113万余头,种公猪2万余头、精液30万头份,杂交生产商品瘦肉猪达2000万头以上,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据国家奖励办网站 整理:李惠钰)
 
《科学时报》 (2011-2-14 B2 技术产业)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