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学科学 化学科学 工程材料 信息科学 地球科学 数理科学 管理综合
 
作者:葛剑平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1-1-10 23:11:57
着力推进学研产合作提升高校自主创新能力

 
□葛剑平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建议在提出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的同时明确提出,制定“十二五”规划要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靠创新。高校作为国家创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培养人才、传播知识的摇篮,汇聚优秀人才的基地,而且是进行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实现科技创新的重要源泉,已成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高校科研立项还缺“市场思维”
 
近年来,由于党和政府对高等教育的重视程度和投入的不断提升,高校获得了快速的发展,不仅培养了大批创新型人才,较好地发挥了高校在现代化建设中“思想库”和“智囊团”的作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而且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也不断推进,直接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也得到不断增强,有效地提升了我国高校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增强了国家的综合竞争力。
 
在呈现良好发展态势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改革发展中存在的差距和不足。一方面,企业创新能力弱,缺乏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在国际竞争中备受遏制。另一方面,有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脱离于经济、生产,科技成果大量被束之高阁,造成资源极大浪费,高校的科技潜力还远没有有效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特别是长期以来由于教育、科技和经济社会之间存在着体制和机制方面的诸多羁绊,我国的“学”、“研”、“产”条块分割现象还较为严重。现行的教育科技管理体制在某种程度上也束缚了高校自由创新、自由竞争和自由评论的探索精神,制约了我国高层次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
 
市场需求是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目前高校科研立项的主导思维很大程度上还是“学术思维”、“专家思维”,而缺少“市场思维”。科研人员“重申报,轻研究”的现象也较为普遍。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由于受金融危机、经济利益及科技成果转化风险性的影响,企业尚未成为联合创新的决策主体、投入主体、利益主体和风险承担主体。大多数企业更愿意接受拿来就能生产、就能投入市场的技术成果。
 
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开展科技活动的仅占25%,研发支出占企业销售收入的比重仅为0.56%,只有万分之三的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建立研发机构、实验室和中试基地的民营企业更是凤毛麟角。由于缺乏足够的科研经费延伸科技成果的转化,导致高校一些具有实用性价值的科研成果也会由于科研经费缺乏而无法继续中试,制约了成果的转化。
 
高校科技成果评估机制与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科技成果的产业化主要依托企业和市场,企业根据自身利益的需要自主决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而科技成果本身的质量、水平及应用范围要通过市场来确认和调整。目前对高校科技成果的评估,仍沿袭以政府的行政行为来组织科技成果的鉴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成果的转化。
 
“小科研”模式导致高校科技成果集成度低。与科研院所相比,高校具有学科门类齐全,不同领域专家众多的优势,但目前这种优势并未得到充分发挥。其中比较重要的原因之一是高校科技体制改革相对滞后,科研组织的设置固化,学科分化较多,院系之间、教研组之间缺乏交流,门户主义、小团体主义的现象比较普遍。高校之间、部门之间、研究室之间、课题组之间、研究人员之间交流不多,跨领域跨学科的交流更少,彼此之间不能进行有效的配合与合作,难以形成合力。
 
将学研产结合纳入大学制度范畴
 
如何提升高校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快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破解这一难题的关键是要从国家层面上的体制改革,解决各类高等学校与经济社会脱节的现象,把推动地方和国家发展作为衡量学校质量的首要和唯一指标,充分体现学校类型和层次,积极推进高校与企业、科研机构之间有效的联系渠道,培育彰显学校优势和特色的学科与发展机制,重点打造学研产相结合的创新实践型人才的培养平台,使高校成为区域和国家创新体系密不可分的源头和人才支撑体系,引导和推动自主创新发展。实践证明,学研产相结合是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有效途径和重要实施模式。因此,积极探索学研产合作之路,为提升高校自主创新能力,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实际贡献,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作用。
 
在全球知识经济高端竞争决定的经济格局中,经济发展和综合竞争力主要取决于创新型高端人才和战略性新型产业的控制,新型经济发展从以往的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拉动模式,已转变为创新人才和高端知识原始创新为源头的学研产推动模式,高等学校肩负着创新和引领作用,成为自主创新源头。与产学研更多地强调的是企业拉动作用,多数属于引进和消化“中低端技术型”相比;学研产则更强调的是推动和发动的作用,属于抢占“高端技术型”。学研产作为高校与社会发展互动中最重要的形式及桥梁,在知识经济和高新技术领域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学研产,促进高校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从而带动高新技术产业化。
 
“十二五”时期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的重要机遇期,对我国人才培养、人才储备和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校要充分认识自身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主动迎接挑战,积极推进学研产合作,在支撑国家、行业、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自己的优势。
 
要将学研产合作体系构建纳入现代大学制度的范畴,建立与学研产合作相适应的分配机制、激励机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着力营造师生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积极合作的精神,以及宽容失败、严谨求实的学风,促进高校自主创新良好氛围的形成。
 
优化高校科技成果评价机制,一是要弱化成果的事实评价,强化成果的价值评价。对于成果的评价,在评价指标的设定上,必须建立以经济评价为主的观念,增加市场需求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指标的比重,减少成果理论价值的分值。二是加强职称与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关联度。在职称评定及奖励设定上不仅要将科研成果的水平、论文专著的发表数量等作为硬指标而加以考核,同时也要对成果转化后的效益水平作为考核的重点,才能使科研人员在科研立项时,充分考虑技术的可行性和成果的可转化性。
 
在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学科之间相互交叉、渗透是当今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特征。为此,要打破高校之间、部门之间、研究室之间、课题组之间的壁垒,组建创新团队,集体攻关。同时,作为政府部门,要积极推进高校科研体制创新,建立和拓宽高校与企业、科研机构之间有效的联系渠道,通过联合、共建、融合等方式,加强高校与企业、科研院所多种形式的合作,广泛开展人员交流,合作研发,合办科技创新机构、人员培训机构等,创新和完善学研产结合的有效机制。
 
(作者系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市政协副主席,民盟北京市委主委,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
 
《科学时报》 (2011-01-11 B3 综合)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