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学科学 化学科学 工程材料 信息科学 地球科学 数理科学 管理综合
 
作者:何文娟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1-1-10 23:11:57
创新之源 敢于质疑

 
学校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考核学生,学生就有什么样的方式来应对。
 
□何文娟
 
上学期我有幸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交换留学一个学期,首先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个留学中的小插曲。
 
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当时学校操场上就有自制环保袋的活动,我就去做了环保垃圾箱,因为这个比较好画。在我画完的时候,有美国同学就到我旁边说,你画得很好,我说真的吗?他说是的,又有同学过来,刚要说,我就说我画得不是很好,旁边的同学就说你画得很好啊,为什么说画得不好呢。
 
以前就有老师说,当西方人夸奖你的时候,最好的回答方式,就是大方地说一声谢谢。可是我当时就是本能地对自己的想法和做法不自信,并且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和我一样的很多中国学生都对自己的想法和做法不自信,我想这难道就是我们对教育得到的结果,如果我们没有对我们做法想法的自信,怎么会有创新所需要的锐力呢?而我们中国学生的锐力又是在什么时候、什么环境下被逐渐消磨的?
 
新知始于质问常识
 
以色列总统佩雷斯的母亲,每天会在小佩雷斯放学回家后问两个问题:“你今天有没有提一个老师回答不上来的问题”,“你今天在学校有没有做一件让老师印象很深刻又很有创意的事情”。
 
可以说每个教育环境都有自己的教育传统,对待提问的方式也很不一样,西方课堂是论辩式的,教授鼓励大家的提问,不会轻易拒绝或者搁置大家的提问,这可以追溯到苏格拉底时期的启发式教育。曾经有一个美国朋友告诉我,他们在课堂上提出质疑意见其实是一件很骄傲的事情,如果自己的质疑意见可以引来别人的争论和挑战那就更加令人骄傲了。而我们中国的传统是一种传承式的教育,在古代提出与老师学说意见相左的人往往都认为是悖逆之徒,对待提问的态度直接关系到我们质疑精神的有无以及质疑能力的大小。
 
最近我在广西南宁实习时,做了关于质疑精神的问卷,这是一个高一的重点班级,全班有54个学生,其中有一题是:你是怎么看待当场质疑老师观点的同学的?虽然有78%的同学认为这是能够独立思考的表现,但是仍有10%的学生认为这样做不尊重别人,6%的同学认为这些人喜欢挑刺。还有一题是,什么导致了这些质疑的同学不受欢迎,80%的同学认为影响了正常的教学,20%的同学认为质疑了也没有用。对于在课堂上发表自认为比较独到的看法,只有21%的同学能够自信地表达,而38%的同学怀疑自己的看法很不成熟,25%的同学心里害怕被同学嘲笑。还有一些开放性的题目,有学生这样写到:上课时不要提出质疑,应下课后与老师单独讨论。记得上中学的时候很多老师都是这样说的,上课时间紧下课再提问,可是我想请大家思考的是质疑老师的观点、提出自己的问题,这到底是课后行为还是我们的课堂行为。
 
还有学生说,老师本身没有创新,老师照本宣科,那就不用培养创新人才了,所以老师不能老把创新挂在口头上。首先老师已经成为学生的榜样,应以身作则。特别是在大学,我自己感觉到,教授的学术态度、学术能力对我的影响是巨大的。不得不承认的是,在很多中国的课堂上提出质疑或补充意见看起来都是非常不正常的行为。
 
当我们对提问人投以异样的眼光时,我们自己质疑的权利同样也被抹杀了。原本提出疑问是人的天性,美国的孩子是这样,中国的孩子也是这样,只不过成长过程中有些孩子的天性被强化了,而有些则被消磨了。我常听到中国的家长对孩子说:别问了,等你长大之后就会知道的。也常听老师对学生说:以后我会解释这个问题的,现在还没有时间讨论。
 
当大学教授试图还给我们更多的质疑权、发言权时,大多数同学包括我自己已经没有了发言和提问的能力。可以说新的发现往往始于对常识的质问。“人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只有从对常识的麻木中脱离出来,才能获得新的质疑点、新的思考点以及新的发现点。
 
钻研需要制度引导
 
在哥伦比亚大学的选课周期间,每天都会领到很多份教学大纲,上面清清楚楚地列出了每周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的必读和选读书单。通常哥伦比亚大学本科生每个学期修读15分左右,他们把更多的精力用于阅读和自己的研究当中,因为如果没有按时按量阅读,就可能无法跟上教授的讲课速度,如果没有个人思考和体悟,就根本不可能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看法,不可能融入课堂的讨论之中。
 
在中小学没有养成的阅读习惯,也不会在大学自动形成,所以我们需要制度上的引导。作为文学院的学生,我可以把很多作家的作品说得头头是道,分析人物形象,探讨艺术价值,归纳这些作品在文学史上的意义等等,但是坦诚地说,我并没有读过这些作品。
 
记得最清晰的莫过于期末考试的那一天,我的阅读体验不是从教授的讲解就是从期刊网上的论文来的,这些都是别人咀嚼后吐出来的东西,但是我拿着这些东西去参加考试,一样可以取得不错的成绩。
 
学校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考核学生,学生就有什么样的方式来应对。在中国大学里,特别是对文科成绩而言,期末考试占最终成绩的比例过大,过分重视了知识的硬性记忆,制约了课程考核方式的灵活性。我认为应当化大为小、化重为轻,把期末考试压力分散到日常学习、阅读、研究当中,以多种方式考核个人阅读情况,更加注重个人的阅读经验和情感体验。
 
火花源于交流碰撞
 
箫伯纳曾说,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我们就拥有了两种思想。但是我想补充的是,1+1不是等于2,而是大于2。至少就我们的文学课而言,讨论、交流本应是不可缺少的环节,更应该是大学课堂的灵魂之所在。
 
在哥伦比亚大学的一门当代文学课的教学大纲上,教授写到:尽管这门课的班级人数使它不能成为一门研讨课,但是课堂讨论仍然是课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个人都应该积极地把阅读所得整合为有价值的观点,并与同学分享。教授是这么写的,也是这么做的,在与同学的交流中,我们往往可以获得更多的意想不到的收获,创新的灵感很可能就在这些知识中闪烁,然而课堂时间毕竟有限,所以师生间和学生间的交流更应延伸到课堂之外。
 
拿我们平时的论文交流来说,同学们费尽心思地去完成一篇学术论文,但是读者往往只有自己的教授或助教,除了一个分数之外我们无法得到任何有价值的书面反馈。相比之下,上学期我在哥大学习,不管是一篇小到一页纸的读书报告还是几页纸的学术论文,任何一份作业都得到了教授或者助教的书面反馈,从他们中肯的反馈中我收获很大。
 
中国大学制度的确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我们学生也理解管理者和决策者的各种无奈、各种担忧,但是以一名学生的视角来看,一所大学至少应该有能力选择和变革自己对学生的考查标准和方式,至少有能力要求每一名教授为了提高自己的课堂质量在开学的时候发一份教学大纲,让学生知道这个学期要学什么、怎么学、什么时候阅读什么书,也至少应该给学生每一份作业、每一份论文一个公道认真的评价,除了冷冰冰的分数之外我们更需要的是反馈,是书面中肯的反馈。
 
大学三年以来,作为师大的学生,我听到过很多关于大学制度、关于人才培养的争论、讨论,可以说每一次社会性的大讨论都有其特殊的价值,但作为普通的大学生,我们需要的不是一次又一次的呼吁,也不是学校的一种姿态,我们更需要切切实实地去尝试、去改变,哪怕尝试是失败的,哪怕改变是微小的,但是我们一样可以感受到一股变革之风。
 
我已经大学四年级了,是一名准毕业生,我想我已经没有缘分来看到大的变革、来经历这种变革,但是我希望我所有的学弟、学妹们可以骄傲地享受、拥有和珍惜这些变革。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生)
 
《科学时报》 (2011-01-11 B3 综合)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