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学科学 化学科学 工程材料 信息科学 地球科学 数理科学 管理综合
 
作者:黄辛 桑可伟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0-9-26 20:7:46
中国第4次北极科学考察队载誉凯旋
实现四个“首次”为国际北极科学研究提供极有价值现场资料
 
本报讯 中国第4次北极科学考察队暨“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在结束历时82天、总航行12000海里的第4次北冰洋科学考察后,近日顺利返回位于上海浦东的极地考察专用码头。
 
中国第4次北极考察是我国在国际极地年期间组织的最后一次重要的极地考察活动,是在中国前三次北极考察的基础上,以北极海冰快速变化与海洋生态系统响应研究为主题的北极地区多学科综合考察。考察站位区域覆盖南北纵贯2300海里,东西横跨1100海里,范围之广、内容之多、取得的资料和样品之丰富,以及到达的纬度之高,均是我国历次北极考察中少有的一次。部分考察队员乘船载直升机成功到达北极点,创造了我国历次北极考察到达北冰洋最北的纪录;同时创造了82天的我国北极考察时间最长历史纪录;雪龙船最北到达北纬88度26分,也开创了中国航海史新纪录。
 
据介绍,在这次考察过程中,中国考察队首次实现了依靠自己的力量到达北极点开展科学考察的愿望;首次在北极点冰面布放了冰浮标,发射了抛弃式温盐深剖面探测仪,进行了生态学观测,采集了大量海冰和海水样品;首次获得2.5米长的北极点冰芯;首次在白令海海盆3742米水深处完成24小时连续站位海洋学观测;首次将中国海洋考察站延伸到北冰洋高纬度的深海平原,并获得全航程大气物理、大气化学观测的宝贵资料。而在世界范围内,考察队首次利用浮游生物多通道采集器在北纬88度26分的近极点区进行了3000米的深水精确分层采样。
 
有关专家认为,我国第4次北极科学考察队围绕国际北极研究的热点科学问题,获取了多学科立体实测数据,不仅为深入了解北极变化及其对我国气候环境的影响起到积极作用,也为国际北极科学研究提供了极有价值的现场资料,进一步提升了我国在北极研究中的国际地位。(黄辛 桑可伟)
 
《科学时报》 (2010-9-27 A1 要闻)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