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力学丛书”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上海大学终身教授、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戴世强在科学网上曾以“力学学科在中国To be or not to be”发表过两篇博文。力学学科在中国真的有生死存亡的问题吗?作为七大基础学科之一的力学,无论是航空航天还是海洋开发都少不了的力学,其地位为何不为国人甚至科学决策层所了解、所认同?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便是,我国力学科普的缺失与宣传的薄弱。
□本报记者 李芸
上海辞书出版社1994年出版的《辞海》这样解释“力学”——“力学 物理学的一个部门。”而实际上,力学却早在二三百年前就已经与物理学“分家”了。戴世强说:“连《辞海》这种有影响、有公信力的工具书,对力学的阐释都如此过时与片面,可见国人对力学的内涵以及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大作用普遍缺乏了解。”
这也是戴世强以及其所在的中国力学学会下决心要为力学科普做一些工作的初衷。2007年,中国力学学会成立“大众力学丛书”编辑委员会,决定以每年两到三本速度,出版新中国第一套力学科普著作丛书。
从2008年起至今,“大众力学丛书”已出版了《拉家常·说力学》、《诗情画意谈力学》、《漫话动力学》、《奥运中的科技之光》等8本图书,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以出版学术著作和高层次教学参考书为主的高等教育出版社,这次将目光投向科普著作,在该社自然科学分社社长林梅看来,是一次社会效益大于经济效益的出版活动。她说:“在并不繁荣的科普图书市场,力学科普图书更是尤为稀缺。我们希望这套丛书的出版不仅给国人带来精神食粮,更能团结一批创作力学科普作品的有志之士。”
“捞面条”与“野渡无人舟自横”
虽说我国力学科普著作用屈指可数来形容也毫不为过,但科普作者中还是不乏优秀的、资深的力学科普工作者,从事科普创作有20余年历史的北京大学教授武际可便是其中一员。武际可有一个“捞面条教授”的雅称,雅称来源便是他的科普文章《捞面条的学问》。
1987年,武际可担任力学学术刊物《力学与实践》的主编,在一次和北京大学力学系学生座谈时,他发现很多学生看不懂这本杂志。他说:“这件事对我触动很大。《力学与实践》是我国力学界一本发行量最大的杂志,其中的大多数文章却连本行业的大学生和研究生都看不懂,这说明杂志的文风存在问题。”
为了让杂志办得深入浅出,武际可便约了好友、天津大学教授王振东,在《力学与实践》上开设“身边力学的趣话”专栏,写一些大学生容易看懂而且有趣的文章。于是武际可把“家长里短”——捞面条、倒啤酒、抽陀螺、荡秋千、掷飞盘、吹皂泡等等中的力学原理,都陆续挖掘出来写成了文章。
“身边力学的趣话”开栏之作是王振东的《野渡无人舟自横——漫话流体运动中物体的稳定性》。这篇文章的流传程度并不亚于“捞面条”。20世纪50年代王振东师从力学家马沣,在一次授课中,马沣用复变函数方法演算椭圆柱在平行来流中的受力情况,得到椭圆长轴与来流垂直时为稳定平衡位置的结论,马沣说,那就是唐诗中的“野渡无人舟自横”。王振东初次认识到古人仅仅用了七个字便将力学现象活脱脱地勾画出来的功力。后来王振东将其写成文章发表在《力学与实践》上,因为这种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形式得到很多读者的喜欢,之后他便陆续发表了多篇由唐宋诗词切入的力学诗话科普文章。
王振东说:“‘身边力学的趣话’开办的前几年差不多就是我和武际可在写,一年6期,我们各写两到三篇,当时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汤寿根还说我们俩在‘打科普擂台’。”
“身边力学的趣话”直到现在还是《力学与实践》中最受欢迎的栏目,而武际可和王振东数年下来也积累了一批优秀的科普文章。这些文章在经过删改、润色后就成了“大众力学丛书”中的两本——《拉家常·说力学》和《诗情画意谈力学》。
涵盖力学的种种话题
戴世强说:“《拉家常·说力学》和《诗情画意谈力学》这两本书,吊起了大家对力学科普著作的胃口,增加了大家对力学的兴趣,读者会发现力学领域是如此充满诗情画意和科学奥秘的处所。丛书中还有《奥运中的科技之光》,也是这类趣味型的科普书。”
《奥运中的科技之光》的作者赵致真连续十多年担任中央电视台科教电视栏目《科技之光》主编,奥运会之前他想借奥运的契机,以体育为话题讨论一些科学知识。为什么跳远运动员起跳以后还要在空中做迈步的动作?单双杠体操运动员,手上擦一些镁粉(碳酸镁)的作用是什么?运动员感觉到的网球拍上的“甜点”在力学上是怎样的点?这些问题在书中都有涉及和解说。因为该书的时效性与趣味性,这本书出版不久就销售了1.3万册,在科普图书中算是相当不错的业绩了。
除了趣味型的图书外,“大众力学丛书”还有两类——历史型和专题型图书。历史型有从力学发展史中的遗闻轶事来了解力学前世今生的《力学史杂谈》。专题型则有以学科为纲,讲述刚体动力学的《趣味刚体动力学》;以应用主题为纲,如讲述航空、涌潮的《创建飞机生命密码》、《涌潮随笔》等。“我们希望这套丛书大到宇宙、星系,小到细胞、粒子,远至古代文物,近至家长里短,深奥到卫星原理,优雅到诗画欣赏,只要其中涉及力学,就能设计出相应的话题。”戴世强说。
科普并不亚于科研
热爱科普创作的武际可如今还一直以科学网为平台发表科普文章,但步入古稀之年的他也坦言自己年纪太大,有些“写不动”了。他说:“做科普真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简单。有人认为科普文章水平低,其实并非如此。我平时还是爱看科普作品的,可一到自己拿起笔来,却才真正体会到它的难处。它比我以前习惯写的那种‘科研八股’要难多了。”
武际可说,好的科普是要从头做研究的。因为许多日常见惯的事物,其科学道理并不都透彻了解,所以先得把现象背后的道理吃透。写“捞面条”就得不断从捞面条中摸透二次流的规律。写飞去来器,他不知做过多少飞去来器,直到能够自由地扔出去飞回来心里才有底。要写笛子,他又动手制作了许多尺寸不同、音调不同的笛子,直到总结出一个计算音调与开孔长度和内径的关系的近似公式为止。
戴世强在评介武际可的科普文章时说:“最难能可贵的是,他没有停留在一些浮光掠影的就事论事上,而是加以广泛引申,涉及到更有意义的力学应用范畴上。例如,从捞面条说到铀同位素分离,从倒啤酒冒泡说到螺旋桨空泡,从洗衣机翻衣兜说到屋顶倒塌等等。”而从现象入手,清楚地解释原理,之后还要引导到现在还没有解决的问题上,这是武际可写作科普文章一般都要遵循的思路。林梅也说,“大众力学丛书”出版后,很多读者都反馈这套丛书并不是一般意义上浅显的科普书,完全称得上“专家读来不觉浅,外行读来有所得”。
如何写得生动、通俗,让读者喜爱也是“大众力学丛书”作者们考虑最多的问题。王振东的《野渡无人舟自横——漫话流体运动中物体的稳定性》一文,从初次发表到如今的20年,他不断地修改——为了更通俗易懂而减少公式,当有人对该结论提出异议时重新做实验,看到了类似的诗句又不断使之完善。直到收入《诗情画意谈力学》一书,王振东又一次修订了这篇文章,“不断修订也让我对科学普及写作有了一点新体会,对科学的认识总会不断深入,新生代又在不断产生,科普是没有止境的”。
谁来做科普?
“大众力学丛书”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已出版的8本图书,其作者均为退休老教授。这或许是一个巧合,但却也能从中发现一些问题。
“由于撰写力学科普著作是费时费力的事情,作者必须具备如下基本条件:专业上有足够的学识和经验;写作上有足够好的文笔;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只有为数不多的健康的退休教授能符合上述三个条件。”戴世强说。
无论是武际可、王振东,还是《涌潮随笔》的作者林炳尧他们的专业知识能力毋庸置疑, “而且老一辈的专家,他们很注重人文修养。我曾经参观武际可的书房,他的书房中没有一本力学、数学、物理学书籍,那些全放在学校的办公室里了。家里全是文史哲类的典籍,四书五经、春秋史记、唐诗宋词,无所不有。而王振东,能写诗词中的力学亦可见他的古文功底”。
同时,退休老教授的时间要充裕得多,戴世强在物色作者时也会充分考虑这一因素:“现在的中年学者太忙,实在不忍心去打扰他们。我们马上要出版的一本书与沙尘暴有关,由兰州大学副校长郑晓静创作,她仍然在职,工作特别忙,这本书耗费了她很多的精力和业余时间。”
最后,科普是个既无名又无利的行当,若不是对科普十分热爱,年轻的科学工作者也很难参与这样的工作。武际可说:“写科普作品无名,科普既不能当研究成果,又不能为提职添砖加瓦。同时我们的读者没有阅读科普图书的习惯与氛围,在其他国家销售上百万册的图书引进到国内印数都只会有数千册,科普创作的经济效益根本上不去。像我的《拉家常·说力学》一书的稿费仅有几千元,但它却是我20多年的心血。如此一来,无名无利,作者便很少有创作科普的动力。”
正因为作者难找,戴世强说他现在每有行业内的会议便“存有私心”,想挖掘更多的作者,特别是培养60后的作者。“我希望‘大众力学丛书’能团结、培养这样一批作者,同时也非常希望国家能对力学科普创作,包括其他学科的科普创作,建立必要的激励机制,促进这个行业的发展。”
《科学时报》 (2010-9-16 B1 读书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