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学科学 化学科学 工程材料 信息科学 地球科学 数理科学 管理综合
 
作者:徐秀丽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0-7-15 21:48:29
小暑、大暑与三伏
 
■徐秀丽
 
每年7月7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黄道坐标系的经向坐标)105度时,为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小暑,它正式拉开盛夏的序幕。暑,炎热也;小暑则为小热,还不是最热,但温度一天比一天高,民谚曰“小暑交大暑,热得无处躲”。此时江淮一带常有雷雨天气,所谓“倒黄梅”,故有“小暑一声雷,倒转做黄梅”之说。古人将小暑分为三候,说“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伏,三候鹰始鸷”。意谓小暑一到风携热浪;蟋蟀躲进阴凉处避暑;老鹰也飞到高空“纳凉”。
 
随着“地球变暖”的日益加剧,如今极端炎热频频出现在小暑期间。最近全国频传三四十度的“高温橙色预警”,连北京都出现40.6摄氏度的“桑拿天”;在郑州,滚滚热浪将街头沥青烤化,把汽车轮子死死粘住;而在南方各地现身的雷暴天气,大风与暴雨甚至冰雹相伴,极易造成潜在灾害。
 
一首古诗这样描写小暑:“万瓦鳞鳞若火龙,日车不动汗珠融。无因羽翮氛埃外,坐觉蒸炊釜甑中。” 小暑节气太阳距地面变近,空气里紫外线增强,在户外赤膊容易造成晒伤,适当穿些衣物既能隔热,也能阻挡紫外线照射。小暑以后日长夜短,户外作业者和上班族尤须注意劳逸结合,谨防中暑。“苦夏”时节,要合理安排一日三餐和日常起居,饮食要注意增加营养,以清淡、易消化为宜,少吃油腻和辛辣食物,少饮酒、不抽烟。还要作好心理调节,适当增加午睡,静心安神、稍安勿躁。
 
小暑后半个月,即每年的7月23或24日,太阳到达黄经120°时,就迎来大暑,进入一年中最热阶段。此时骄阳似火,酷热难当,尤须注意身体。一旦发生因热出汗或肤燥无汗、烦躁口渴、神昏抽搐及呕恶腹痛等中暑现象,应尽快撤离高温环境,选择阴凉通风处休息,饮用含盐清凉饮料,还可在额部涂抹清凉油、风油精,或服用人丹、十滴水等中药。出现血压降低、虚脱时应立即平卧,及时送医治疗。
 
所谓“三伏天”,是指小暑与大暑之间气温最高、潮湿闷热的日子。“伏”意为天气太热,宜伏不宜动。身兼文学家的南朝梁简文帝萧纲对三伏天也心有余悸,他写道:“六龙鹜不息,三伏起炎阳。寝兴烦几案,俯仰倦帏床。滂沱汗似铄,微靡风如汤。”古代如此,于今更烈。伏天由我国传统的“干支纪日法”确定,每年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带有“庚”字的日子)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合称三伏,一般在是公历7月中旬到8月中旬之间。今年7月19日入伏,为“头伏”;7月29日入“中伏”,比平常多10天,有20天;8月19日为“末伏”,10天,整个“三伏天”达40天。
 
当然,也并非整个伏天都持续高温,今年8月8日立秋,当时还处于“中伏”,但立秋的表征是呈现“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景状,说明难熬的盛夏已是“强弩之末”,炎热的酷暑“威风不再”了。
 
《科学时报》 (2010-7-16 B3 科艺天地)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