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播撒爱心 助学育人 |
——记中国石油大学(北京)“1+1”助学工程 |
举行“1+1”助学工程启动仪式,已成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资源与信息学院(现为地球科学学院)每年的惯例。
□通讯员 海凤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的特殊群体,如何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如何引导他们早日成长成才,日益受到党和政府、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近年来,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相继出台了一系列资助政策,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资助体系。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在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同时,积极探索新的帮扶形式,特别是该校地球科学学院探索开展的“1+1”助学工程,有效地把物质资助与大学生能力培养、品格教育、成才教育结合起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为学校开展贫困学生资助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
第一学年每月资助100元
“1+1”,顾名思义,就是一名教师帮扶一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每年新生入学时,资源与信息学院(2010年5月该校进行院系调整,现该院已更名为地球科学学院)根据报名参加当年“1+1”助学工程的教师人数确定接受资助学生的名额,从认定的已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挑选出接受资助的学生,并由教师选择受助学生,每月向该生提供100元的生活费,至大一学习结束。大一以后,老师通过其他方式向结对学生提供帮助。
“1+1”助学工程自2004年实施以来,院里每年有60%左右的教师参加该项活动,有将近20%的新生得到资助,6年来资助金额近50万元,截至目前已有183人次的教师参与资助,363名学生接受资助。
“有了老师的资助,我的早饭比原来增加了一个鸡蛋和一个包子,午饭和晚饭也分别增加了一个荤菜和一个素菜。寒假回家,一称体重,胖了。” 2009级新生于家松面对笔者时,脸上露出了憨憨的幸福的笑容,这个来自贵州大方县贫困山区的寒门小伙子大一刚入学就接受杨桥老师每月100元的资助。
于家松身上体现了“1+1”助学工程的初衷。早在2004年,该院院长朱筱敏教授看到有的贫困学生生活非常困难,就在教授会上倡议教师们每月拿出100元来帮助这些学生。他说:“一个月100元钱不算多,但至少可以让他们每天能买点有营养的菜,吃饱了肚子安安心心地坐在课堂上听课。”
对于贫困生来说,大学第一年是最为困难的一年。“一是因为对大学的不适应,二是因为人际关系差,对周围学生也不熟悉,经过大一之后,慢慢地就有经验了,有很多学生去做家教或者勤工俭学。”该院主管学生工作的党委副书记周子勇说。
实际上,进入大学二年级之后,学生可以通过努力学习,争取奖学金或助学金来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据悉,该校优秀学生奖学金的获奖比例已达42%,平均每人获奖金额超过2000元;助学金的获助比例已提高到30%,覆盖了全部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平均每人获助学金超过2000元。同时,学校提供的勤工助学岗位也比较多,可以通过这些途径获得相应的资助。
但是,对于刚刚跨入大学校门的贫困学生来说,特别是一些来自经济相对落后的偏远山区或农村的孩子,筹措学费和住宿费都相当困难,一进校就能得到老师在经济上的帮助,无疑使他们获得了巨大的心理慰藉和精神鼓励。
给予学生科研项目支持
因为工作上很能干、能吃苦,同学们都叫郑志鹏“小铁”,“小铁”也被资助他的康永尚老师亲切地喊了近4年。2006年,郑志鹏从福建泉州来到人生地不熟的昌平,经济上的窘迫,精神上的无助,生活上的不适应,一度令他失落。“1+1”助学工程使他与康永尚老师结缘。大学第一年,康老师每月给他100元,并经常与他谈心,帮助他顺利地度过了新生所面临的一些困难,完成了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转变。
进入大学二年级后,康老师不再直接给郑志鹏发钱了,而是让他利用空余时间参与一些科研项目,主要是处理一些地质图件或是一些较为简单的科研工作,以勤工助学的形式对他进行资助。大二时,郑志鹏和三位同学组团申请参加了康老师的科技创新项目“开发过程中地层结垢和酸化解垢机理分析与定量模拟”;大三时,康老师开始让他参与到科研项目中,修改、整理科研项目成果图件的汇编。在这期间,他每月能获得好几百元的“劳务费”。
有了这些钱不仅缓解了郑志鹏经济上的压力,更为重要的是,他在参与科研项目的过程中,“提高了自身能力,学到了专业技能,培养了积极进取的心态。”康老师说。扶贫,更要扶能,这是康老师等老师们对结对学生最衷心的期望,也是“1+1”工程的关键所在。
一个本科生能够提前参与到大型科研项目中,能够提前置身于严谨的学术氛围中,能够耳濡目染亲身体验优良的科研环境,这对于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专业素养的提高,个性品格的培养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身教重于言传,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自然会受到熏陶和教育。”康永尚老师告诉笔者。
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有调查显示,对于贫困学生,除了经济上的压力,更多的是精神上、心理上的问题。因此,参加“1+1”助学工程的老师把扶贫与扶志结合起来,都很注重对学生人格的培养,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
现已在该校地质工程专业攻读研究生的张文彪,自2005年开始接受周子勇老师的资助。据周老师介绍,张文彪原本是一个很内向的男生,家庭的贫困使他有一种自卑感,初入大学的不适应也使他内心有些压抑感。为此,周老师以自己的求学经历为例子开导他:“路是要靠自己一步一步走过来的。学习很重要,但也要适当参加一些学生社团活动,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学会与人相处。”
受到周老师的鼓励,怀着为学生服务的初衷,张文彪在大一时就竞选班级的生活委员,他说:“我只想实实在在地为同学做点事。”因为工作出色,大三时,张文彪还做了班级的心理委员,同学有心理困惑也总是找他开解——一个当初有些自卑自闭的大男生,经过了三年的“磨炼”,内心逐渐成熟,变成了一个从“被开导者”到“开导别人”的人。
大四快毕业时,面对到底是读研还是找工作的问题,张文彪有些犹豫。想到自己的经济压力,他想找工作,但放弃读研又有些不甘心。对此,周老师语重心长地告诉他:“经济上的困难都是暂时的,最终都能挺得过去,在人生的岔路口作选择时,要给自己准确定位,树立远大目标。”最终他吸取了老师的意见,读了研究生。“可以说,在我进入大学后作出的每个关键选择,都离不开周老师的指导和帮助。‘1+1’助学工程让我结识了一位好老师,他给了我源源不断的动力,这种动力驱使我更加自信勇敢地面对人生。”张文彪告诉记者。
看到张文彪的成长历程,资助他的周子勇老师欣慰地说:“从我自身来讲,能够通过自己一点微薄的力量让学生一步一步走过来,看着他们成长,这是作为老师来讲最大的幸福。”
既教书又育人,彰显师德风范
“现在能够为学生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解决他们学习和生活中的一些实际困难,这是一件令我很高兴的事情,也是一件很简单很平常的事情。”肖立志老师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参与“1+1”助学工程的众多老师中,长江学者肖立志老师是最不寻常的一位,他差不多每年资助10名贫困学生。
肖老师也是寒门子弟,他的故事可能和现在石油大学贫困家庭的学生有一些相似之处,上大学时亲朋好友和老师给了他很多的帮助,他才顺利完成学业。肖立志在大学时一直信奉“学习上向最好的同学看齐,生活上向最艰苦的同学看齐”的原则,他也经常这样勉励学生:“贫困是一生当中最宝贵的财富,它并不低人一等,也并不是一个难堪的事情,如果没有这笔财富,也许就没有后来的努力,后来的专注以及后来的这些成绩。出身不是自己能够选择的,但是未来所走的道路完全可以自己选择,不要被眼前的困难所吓倒,要相信这个社会有真情,有关爱。”
每每有学生找到他,或者通过短信或邮件的方式向肖老师表达谢意,他总是很耐心地跟学生讲:“第一,你不要感谢我,你只要记住,在人生的某个阶段有石油大学的老师帮过你一把,这就够了,至于这个老师是谁,这不重要,但我也希望以后在某个阶段你有机会帮助别人的时候你能够去帮助别人;第二,老师微不足道的帮助能帮你解决困难,老师很高兴;第三,如果还有什么困难需要老师帮助,老师也一定会竭尽全力去帮助你;第四,老师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你能够融入到石油大学的大家庭里来,感受到师生之间的关爱,集中精力去学习,早日成才,回报社会。”
肖老师是参与“1+1”助学工程的教师群体的一个缩影。他们既重教书,又重育人,他们身上体现了一名教师的责任与使命、朴实与伟大。有的学生在毕业后还与老师保持着很好的联系,经常沟通交流思想,听取老师的建议。
如曾接受曾溅辉老师资助的郑林,2009年本科毕业后,选择了到胜利石油管理局工作,后来被分到了采油三矿采油九队,这是一个再基础不过的岗位,而他的具体工作也很基础——抄表。面对“枯燥乏味”的工作,他经常打电话和曾老师沟通想法。“现场容易锻炼人,也容易把人的意志消磨。你不要停留在抄表这个工作本身,你要把自己每天抄的数据琢磨出道道来,比如你抄的注水压力、注油压力都是多少,油井采的哪个层位、哪个区位、地质情况如何,你把这些数据好好拿出来分析规律,别人想不到的事情你把它想到,而且能够说出一二三来,这个事情你看起来没什么,但是说不定哪天你就能用上。”就这样,在曾老师的启发和点播下,郑林放弃了原来“工作枯燥乏味”的想法,以一种全新的心态投入到工作中,计量间、井架旁都能看到他专注测量的身影和他若有所思的神情。“我现在工作得很快乐,充分感觉到了自己的个人价值!”郑林高兴地说。
回报老师、学校和社会
老师们参与“1+1”助学工程,都是想让贫困学子安心学习,顺利完成学业,成为国家和社会的有用之才。实际上,受助学生也没有辜负老师们的期望,他们在结对老师的帮扶下,不仅克服了经济上的压力,而且培养了健全的人格,他们以优异的成绩和感恩的心回报老师、学校和社会。
曾接受狄帮让老师资助的韩珠峰2008年本科毕业后在北京市石油化工产品开发供应有限公司工作,如今已是单位的业务骨干。大一时,韩珠峰的家庭经济很困难,家里有两个妹妹也在上学,母亲体弱多病,三个孩子的学费及生活费都要靠父亲一个人的工资承担,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1+1”助学工程无疑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他的经济拮据状况。狄老师经常找他谈话及时了解他的生活和学习状况,在受资助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关怀和温暖。于是,大学期间的韩珠峰在学习上加倍努力,全面完善自己、发展自己,曾获得“优秀学生干部”、“社会实践先进个人”、“优秀毕业生”等荣誉称号。
毕业之后,怀着感恩之心,怀着对生活和未来的无限憧憬,韩珠峰以饱满的热情和旺盛的斗志积极投身到工作中去。工作中,他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石油人”精神,自愿到艰苦的一线实地锻炼,连续两年获得公司授予的“优秀员工”称号,2009年度获得四个季度绩效考评“A”级。同时,他埋头苦干、勇于创新,独立完成了全公司加油站IC卡工程建设项目,工作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看到自己今天的成绩,韩珠峰感慨地说:“感谢资助我的老师,他们的无私与慈爱让我倍感亲切,他们的支持与鼓励让我倍感温暖,我会永远将这份恩情铭记于心,我会踏踏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做事,用我的实际行动去报答曾经帮助过我的人们。”
据悉,“1+1”助学工程自2004年开展以来,已成功开展了6期,在受助的363名学生中,2004级和2005级的115名本科生已经全部顺利完成本科学业,其中33名同学以优异的成绩被保送或考取研究生,其他同学也在祖国的石油石化行业或其他行业努力工作,成绩突出,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除刚入学的2009级学生外,其他296名同学中有172名同学获得过各种级别的奖学金。
《科学时报》 (2010-6-22 B3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