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信息科学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作者:刘欢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0-5-30 21:25:50
秸秆做动力 老树开新花

▲郭慕孙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
 
在二战时期的欧洲国家,使用生物质燃料的汽车相当普遍,仅在德国,二战结束时,就有约50万辆采用发生炉装置的汽车投入使用,为了方便驾驶员添加生物质燃料,还建立了数量众多的“加木站”。包括小轿车、卡车、公交车、拖拉机、摩托车、轮船和火车在内的交通工具都被安装了发生炉装置。
 
追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生物质驱动技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郭慕孙显得兴致勃勃,“把古老的上世纪40年代的技术拿出来,改进以后,马上就可以用,而且我们现在有一个有利的条件,即秸秆已经做了压块处理,除掉了一部分水分,发热值按单位重量计算比直接燃烧木块还要高一些。”
 
秸秆动力大有可为
 
秸秆综合利用问题是我国农村面临的难题之一,一方面,农作物换季时茬口紧,为了不耽误下一季茬口,农民往往就地焚烧秸秆,造成一定程度的环境污染;另一方面,秸秆等农林废弃物不能得到有效利用,农民还要以很高的成本进行能源消费。
 
“生物质驱动的汽车、农用机械可以使农民少用汽油,甚至不用汽油,就地利用了多余的秸秆,补充、替代石油等不可再生的燃料,还可以把秸秆燃烧以后的炉灰作还田处理,保持土壤原有成分,减少矿物质流失。”郭慕孙说。
 
从技术的角度考虑,要想推广使用生物质燃料驱动的汽车或农用机械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把秸秆压成什么样的大小和形状,以及气化炉的造型应如何设计,才能保证均匀反应,从而提高能量利用效率;一是高温煤气的净化,即如何去除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焦油等杂质,减少其对活塞和机器的损害,保护好内燃机械。
 
“现在总在讲创新,大家都想要追求高精尖,像这样可以实实在在给农民带来效益的技术反而没有人去做。”郭慕孙并没有小看这样的实用技术,他建议,科研机构可以选择与乡村合作,在选定的区域认认真真做3~5年的试验,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观念、技术、应用缺一不可
 
在解决技术问题的同时,还要转变观念,郭慕孙对此深有感触,他以使用生物质燃料为例向记者作了说明,在美国的农场,喜欢动手的美国人自己改装车辆,在车上加一个用于燃烧生物质的发生炉,就用自己农场的废弃物替代汽油做燃料。而在中国,这样的举动是很少见的。
 
郭慕孙表示,工程研究分三块,一块是基础的,称为道;一块是术,做很多事情都是先有术,行之见效的不一定知道得很透,但工程需要做出产品来,要达到一个目的,它要有判断的能力和实践的能力;然后就是要有到应用的输出,如果没有输出,就很难产生社会价值。
 
使用秸秆就地驱动内燃机机械这样的研究属于“术”的范畴,应当在实践的过程中看到底应当怎么做。现在的问题是没人愿意动手做这样的事情,一些研究人员更愿意在计算机上玩数字游戏和拼凑游戏,而不是踏踏实实从实践中的需求出发来搞研究,从长远来看,这样做的危害是很大的。
 
我国在秸秆利用方面已有很多实践,如以秸秆为主要燃料发电、推广户用气化炉等,但以压实秸秆为燃料驱动汽车或农用机械还十分鲜见,在郭慕孙看来,这种秸秆利用方式虽然显得有些朴素,却可以有效解决农村的能源利用问题,既节能环保,又降低农民的能源消费成本,他希望,在不久的将来,秸秆动力的利用从观念到技术到应用都能有实质性的推进。(刘欢)
 
《科学时报》 (2010-5-31 B1 中国生物产业)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