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信息科学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作者:王静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0-5-17 0:11:18
“全世界都用惊奇的目光看着中国”
——上海合作组织首届科技部长会议侧记
 
□本报记者 王静
 
5月11日~14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首届科技部长会议在北京举行。出席会议的有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教育科学部科学委员会主席巴伊让诺夫,中国科技部部长万钢,俄罗斯联邦教育科学部长富尔先科,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驻华大使库鲁巴耶夫,塔吉克斯坦共和国科学院院长伊拉洛夫,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部长内阁科学技术发展协调委员会主席、科学院院长萨里霍夫,上海合作组织副秘书长纳斯洛夫。
 
据万钢介绍,上海合作组织自2001年成立以来,在第八次总理会议上确定了科技会议机制。这说明在世界经济新形势下科技的重要性,也表明各国首脑对科技的支持。
 
中国领导人已经意识到
 
目前处于发展关键期
 
会议间隙,富尔先科接受了《科学时报》记者的采访。当记者问他如何看待中国科学发展的现状时,他说:“全世界都用惊奇的目光看着中国。”
 
“我说这话并不是恭维,而是有具体事实的。科学研究各项指标证明,中国的科学发展正在快速崛起,论文发表数量不断上升,引用率也在提高。当然,这并非意味着所有问题都得到解决。”他说。
 
他认为,英国人曾提到,科学发展如同植物生长,需要得到经常的照顾与呵护。中国的领导人已经清楚看到,中国目前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此前刘延东在会见各成员国代表团团长时提出,中国必须继续发展,并强调希望吸收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这个观点值得尊重。因为世界上没有任何国家能够独自在某个领域取得成功,发展需要吸收其他国家的养分。因此,本次会议确定了合作的原则和方向。
 
他还表示,虽然各国部长们很高兴有机会相聚,但希望能就更多具体的实质性合作内容开展讨论。
 
据悉,科技部长会晤前,工作组已筹备了一年多时间。此前,有关专家通过非正式场合已进行了多次交流。
 
会议发表新闻联合公告
 
近年来,随着上海合作组织务实合作的深入以及成员国双边合作不断取得进展,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启动多边科技合作的条件已经成熟。由此,各方决定建立上海合作组织科技部长定期会晤机制。本次会议由万钢担任主席。在会议框架内,中国国务委员刘延东于今年5月13日在北京会见了上海合作组织各成员国代表团团长。
 
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科技部长会议上,各方讨论了关于开展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科技领域多边合作及其发展前景等问题。
 
会议结束时,多方共同发表了科技部长会议新闻联合公告。
 
各方一致认为,加强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的多边科技合作符合各方利益,对各成员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各方强调,在当前形势下开展科技合作,有利于提高成员国应对全球性挑战与威胁的能力。
 
为协调合作事宜,各方决定设立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常设科技合作工作组。
 
各方同意开展科技联合科学研究。联合举行培训班、研讨会、展览;共同培养人才,建立创新机构、实验室和科学中心,以及各方协商的其他方式开展多边科技合作。
 
各方指出,在合作过程中要遵循优势互补、合理分工、注重实效、兼顾各方利益的原则。
 
各方商定,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多边科技合作的开始阶段将在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能源和节能减排,生命系统技术,纳米和新材料,信息和通信系统等优先领域开展合作。
 
下一届上海合作组织科技部长会议举办的地点和时间将通过上海合作组织秘书处协商确定。
 
《科学时报》 (2010-5-17 A1 要闻)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