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信息科学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作者:铁铮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0-5-6 20:25:57
拯救中国大鸨之战

 

■铁铮
 
4月10日~11日,100多位从事大鸨保护、管理与研究的中外专家在北京聚首,召开“首届中国大鸨保护国际研讨会”,共商保护这一濒危物种的大计。
 
在公众的视野中,大鸨还十分陌生。但它是世界珍稀物种,在我国也早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由于近年其种群数量迅速下降,更加引起了科学家们的高度关注。
 
俄罗斯、美国、西班牙、英国、蒙古国等都派出了代表参加了这一研讨会,国际鹤类基金会的代表也参加了研讨。
 
此次研讨的主题是:大鸨濒危机制及其保护措施。中外专家们围绕大鸨种群和栖息地所面临的威胁、大鸨东方亚种的保护问题、如何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开展中国大鸨保护与监测、大鸨研究中新技术的应用等核心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研讨。
 
全球大鸨知多少?
 
从国际研讨会获得的最新数据:2010年,全球大鸨数量估计在43900~53100只之间。
 
据专家介绍,按大鸨的分布来说,在西班牙最多,大约在56%~66%;其次是俄罗斯,占16%~25%;有6%~10%分布在中国、蒙古和俄罗斯的东南部;匈牙利、葡萄牙各有3%;1%~3%分布在土耳其;另有小部分分布在其他国家。
 
最新的研究表明,全球大鸨数量并没有像预期的那样减少,而是在过去10年维持了相对稳定的数量变化。在禁止狩猎的条例颁布后的几十年间,大鸨经历了显著的恢复阶段。66%~71%的大鸨所在国家的统计是稳定的(比如西班牙、葡萄牙)。
 
在伊比利亚半岛的若干区域,大鸨有明显的分布区聚集和缓慢的同种集群趋势。这种情况在栖息地保护较好的地区被观察到。只有10%~11%的地区里的大鸨明显下降,其原因和集约化的农耕方式有关。
 
但有关人士称,准确的调查亟须在一些国家开展起来,以便能更好地确定大鸨的全球数量和变化趋势。
 
大鸨在中国仅有数千只
 
大鸨(Otis tarda)为古北界种类。在中国境内分布有两个亚种:其一是指名亚种,分布在新疆的喀什、天山和吐鲁番一带,是留鸟,约有1600~2400只;另一亚种是繁殖于东北和内蒙古地区的东方亚种,越冬地主要在黄河流域以及长江中下游地区,在中国的数量不会超过1000~1200只。
 
历史上,东方亚种的大鸨在我国分布很广,数量也很多。20世纪60年代以前,从松嫩平原到呼伦贝尔、科尔沁、锡林郭勒草原,以及完达山地区和兴凯湖地区都有分布。20世纪60年代初,还在河北省赞皇县发现过卵和巢。这是已证明的大鸨在我国繁殖地最南的记录。最近几年,在河北沧州地区、河南郑州等地发现有几群越冬的大鸨。
 
历史进入20世纪80年代初之后,社会发展,人口增加,人类活动频繁,草原被大面积开垦为农田,大鸨的繁殖区域不断缩小,种群数量急剧下降。
 
专家告诉记者,大鸨东方亚种有3个比较集中的繁殖区域。第一繁殖区:嫩江以东明水至肇东等地;第二繁殖区:嫩江以西的科尔沁草原,这是大鸨东方亚种在中国较多的繁殖地;第三个繁殖区:大兴安岭西侧呼伦贝尔草原南部的新巴尔虎左旗。
 
大鸨东方亚种大部分为候鸟,在我国北部和中部地区迁徙。迁徙经过吉林的四平和辽宁的朝阳、河北的北戴河,以及天津、北京、石家庄等地向南迁徙。
 
20世纪90年代大鸨东方亚种在我国境内的越冬地主要集中在山东黄河三角洲、鲁南的南四湖、内蒙古乌梁素海地区、江西鄱阳湖、湖北龙感湖、湖南洞庭湖、安徽升金湖、江苏泗洪及沐阳地区。
 
大鸨的另一个亚种——指名亚种,在我国主要为繁殖鸟,在新疆地区繁殖。繁殖区有阿尔泰山前地区、额尔齐斯河与乌伦古河间地地区、塔城盆地北部地区、伊犁谷地查布察尔地区;在准噶尔盆地东部南缘木垒、天山北麓山前丘陵(农田) 有人见过大鸨的个体。
 
大鸨指名亚种大部分为夏候鸟,少量在新疆吐鲁番、乌鲁木齐为留鸟。这个亚种除少数留在繁殖区越冬外,其余的越冬区尚不清楚。
 
对大鸨研究尚不深入
 
总体来说,我国大鸨研究人员缺乏、研究深度不够、对研究重要性的认识不足,相关研究亟待启动。
 
我国的大鸨科研工作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增多,1997年对大鸨的关注加强,文献数量有所增加。但截至2009年末,关于大鸨的研究文献总计才有94篇。
 
我国对大鸨的研究内容包括野外行为观察、行为节律、种群数量、栖息地情况以及人工饲养条件下的大鸨繁殖生态学研究等。2001年,哈尔滨动物园首次成功繁殖大鸨,开创了人工饲养条件下大鸨繁殖工作的先河。
 
对于大鸨的野外研究主要集中于宏观生态学研究,缺乏系统性,在分子生态学和生理生化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应加强宏观和微观研究的全面结合,深入研究大鸨野外生态与其内在遗传因素的关系和相互作用,为该物种的进化和科学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目前的研究发现,大鸨具有集群炫耀的特点。对求偶场有一定的选择性。
 
近几年,在图牧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鸨的种群数量呈逐年下降的趋势,目前保持在100只左右,是中国最大的大鸨繁殖栖息地;通过对大庆市的生物多样性调查发现,大鸨的数量在当地也呈明显减少趋势。
 
大鸨每年9~10月中旬开始集群,由散布的个体或小群集聚成十几只或上百只的大群,于10月中下旬离开繁殖地,到11月份基本迁离完毕。每年都有部分种群留在繁殖地越冬,个体多为成年雄性。
 
我国对于大鸨东方亚种迁徙的研究基本上处于空白。2009年10月份,图牧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始了大鸨的无线电跟踪研究。这对迁徙研究有重要意义。
 
哪里是大鸨栖息的家园?
 
大鸨是典型的草原荒漠鸟类。专家发现,其栖息地多为开阔平坦的荒漠、草原草甸、灌丛疏林草原和农田。
 
大鸨繁殖期主要栖息于开阔的干旱草原。大鸨的越冬地多邻近湖泊和河流,为沿岸滩涂、草甸、草原和麦地等。
 
大鸨繁殖力低限制自身发展
 
专家认为,大鸨分布区退缩、种群数量下降和栖息地破碎化严重,是大鸨面临的三大威胁。
 
造成大鸨濒危的内部因素很多,在专家看来起码有7个内部因素,致使大鸨的繁殖力处于较低水平,限制了其种群的发展。
 
一是性成熟晚。野生状态下雄性大鸨繁殖年龄为5~6岁,雌性为3~4岁。二是婚配制度。大鸨为一雄多雌的婚配制度,雄鸨不参与孵化和育雏,大大降低了孵化成功率和幼鸨的成活率。三是窝卵数少和受精率低。四是巢址裸露。五是保守性强。大鸨是起源较古老的物种,其遗传基因保守性强,对生境变化的应变能力弱,对故土的眷恋性强,传统的栖息地遭到破坏后,很难找到他处栖息。六是警戒性强。大鸨是一种高度神经质的鸟类,正在孵卵的大鸨受惊吓飞走后,弃巢的可能性极大。七是遗传多样性低,可能出现种群退化,基因流失的危险。
 
大鸨生存面临众多外部威胁
 
大鸨濒危的外因,主要有草原开垦、过度放牧、油田开发、农药污染、环境的喧嚣、非法狩猎和捡卵、自然灾害和天敌的威胁等。
 
使得大鸨濒危的外部因素,首推其生境消失和破碎化。栖息地环境的恶化和丧失,是大鸨濒危的主要原因。中国大鸨的东北亚种在20世纪60年代前曾广泛繁殖于东北地区和内蒙古东部的大片连续地区,而如今已经急剧下降为3个隔离的繁殖区。大庆油田的开发和人口的增加,使大鸨失去大片的松嫩平原中部的繁殖地,大鸨的食物来源不能保证;而油田开发造成了松嫩平原土质变化以及机器噪音的影响,导致大鸨数量减少。由于天气干燥少雨,草原植被生长状况不佳,草场退化,牧民饲养的牛羊进入大鸨领地,将大鸨吓走。
 
人为干扰也对大鸨产生了极大威胁。农田中繁殖的大鸨巢、卵被破坏,机械化操作导致雏鸟死亡增加,农田劳作对大鸨惊吓或巢的破坏也有巨大影响。农民在麦地中发现卵后便筑堤保护,结果造成亲鸟弃巢。牧业生产干扰也特别严重。除踩踏卵巢外,过度采草破坏了大鸨繁殖的隐蔽条件,导致巢址数量减少。
 
偷猎拾卵现象经常发生。如在新疆地区,当地群众对鸨类的珍贵性一无所知,不知其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随意捕猎、拾蛋、捣巢。
 
环境污染也是祸首之一。专家指出,大鸨东方亚种在华中及华东一带越冬,那里是中国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来自城乡、工农业的污染对大鸨越冬地的水源、食物和栖息地环境均造成重大的影响。农民在耕作农田中喷洒农药,导致大鸨中毒死亡的事件时有发生。
 
在被救助的大鸨当中,除了中毒外,还有相当一部分的大鸨出现胸大肌撕裂的情况。专家分析说,这些可能与迁徙飞行过程中撞到电线杆、草场围栏或风力发电设备等设施有关。草原上的大火对繁殖期的大鸨也是严重的威胁。
 
对于体形较大的成鸟来说,基本没有天敌。但是对于卵和雏鸟而言,猛禽、乌鸦以及狼、狐狸、猞猁、鵰以及牧民养的猎犬都会带来威胁。
 
在干旱等极端气候影响下,降雨量减少,多数沟渠断流,导致草场沙化、退化,灌木林面积和密度逐年减少,可利用的草原面积减少,生态环境质量下降。极端的严寒气候导致大鸨个体在越冬区域很难生存;低温冻雨甚至可以将大鸨的翅膀冰住而不能起飞,极大地增加被捕食的风险。1962年,鄱阳湖的渔民曾捡到羽毛被冻住而无法飞翔的大鸨数以百计。
 
保护大鸨在行动
 
在中国,保护大鸨的相关法律有《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陆地野生动物保护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等。各地区也出台了相应的保护条例。如何健全并发挥效力是保护的关键。
 
我国已经设立了14个保护区,成为大鸨重要的栖息地。
 
1999年3月,曾在内蒙古召开过“大鸨保护国际研讨会”。会议讨论了亚洲大鸨行动计划,并计划在东北和内蒙古地区开展大鸨环志工作,对我国大鸨保护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2009年3月,在北京林业大学召开了“首届中国大鸨保护与管理研讨会”,成立了“中国大鸨保护与监测网络”,得到积极响应,为推动大鸨保护与研究迈开了关键的一步。
 
要加强大鸨的就地保护
 
专家认为,保持大鸨种群现有栖息地的面貌并加以改善最为重要,对恢复种群数量、提高种群进化潜力很有意义。专家建议,需要对每个种群间的遗传关系进行深入的研究,以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有效的保护。要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强就地保护。
 
要建立保护区、保护小区。专家建议,应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合理规划保护区并建立适当数量的保护小区。
 
在大鸨数量较低、未被划作保护区的地点,提倡社区共管和对草原的永续经营。为当地民众提供适当的损失补偿,明确责任范围,适当开展保护教育培训,形成长效的合作机制。引导牧民和农民避免在大鸨繁殖季节过度的干扰,保护有效的繁殖区域。在一定区域的休耕地播种但不收割,为大鸨提供良好的食物来源,这些相关的费用可由政府或其他部门承担。
 
大鸨保护不能只靠科学家
 
专家建议,要加强栖息地的保护与管理,尤其要坚决杜绝繁殖和越冬地内的人为活动现象;要向社会广泛宣传保护大鸨物种资源的重要性,动员广大公众参与到保护的行列中;要加大人工饲养管理力度、提高饲养管理水平;国际研讨是促进大鸨物种研究经验及教训交流的重要手段,适当地拓宽国际合作和项目研究,建立跨国界的自然保护区;设立中国鸟类协会鸨类专业组;加强大鸨保护区的建设;增加政府投入力度,加强大鸨的科学研究;限制农牧业生产规模,为大鸨繁殖提供适宜的繁殖生境;加强人工繁殖及野化实验,尽快恢复野生种群。大鸨喜居在人迹罕至的地方,野外工作环境恶劣、艰苦。要适当改善保护区工作条件。
 
要加大执法和巡护力度,杜绝狩猎、投毒和捡蛋捉雏现象的出现。加强对野外大鸨的救护,针对大鸨生性胆怯等特点,减少大鸨在救助过程中不必要的损失;在大鸨生活的区域内,尤其在大鸨迁飞的通道上,减少大型风力发电机和电器装置相关设备的使用。
 
专家建议,要限制无条件单位驯养。人工饲养的大鸨应有谱系登记,原则上不允许在野外捕捉大鸨做饲养计划。
 
《科学时报》 (2010-5-7 B1 科学与文化周刊)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