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学光电创新教育实验基地 |
|
理论结合实践 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 |
|
找到自己的方向
北京理工大学通信技术与网络研究所2009级研究生宋哲,仍然记得自己刚上大一参加入学教育时参观学校光电创新教育实验基地的第一印象,宽敞的实验室里一台台仪器分布其间,还有仪器后同学们专注的表情。“当时就觉得,作科研是件很‘神圣’的工作。”宋哲说。
进入大二,宋哲可以进入实验基地学习了,早已迫不及待的她第一时间就报了名。第一学期,她和其他的同学一起,先跟着已经有75岁高龄的实习基地创始人张忠廉教授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及科学写作方法。
一开始,宋哲还对那些仪器有些敬畏,生怕碰坏了,可张忠廉说:“没关系,这里所有的仪器都可以随便摆弄、操作,不动手就没有创造力,即使犯错也有价值。”每个周一,张忠廉指导他们进行一些简单的电路制作与调试,而到周三晚上,宋哲运用周一学到的知识,帮助没有完成电路的同学进行调试。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让宋哲有了飞快的进步。
第二学期,宋哲开始学习单片机智能系统,这已是她第一接触到软件和硬件结合的电路系统,她还清楚地记得自己的作品——音乐盒,唱出《生日快乐》时候她那种激动的心情,它证明宋哲逐渐掌握了科学研究的能力。
经过两个学期的基础学习,她在第三个学期开始自主参与科研过程并进行一定的创新设计,参加了一系列学科竞赛。2008年6月,她作为项目负责人,与同学们历时一年半完成的“废旧电视回收机”项目,参加了北京市机械设计创新大赛,获得北京市一等奖,被选定为代表北京市参加全国第三届创新设计大赛的7个作品之一。同年10月,在武汉举行的全国第三届机械设计创新大赛上,她的小组又以优异的表现获得了一等奖。
“在实验基地里,我收获了很多。首先我跟张忠廉老师学习理论和参与实践,掌握了科研的基本方法;其次通过学科竞赛,我增强了自己的综合素质、开阔了眼界;最重要的是,我在张忠廉老师身上学到了面对科研应有的态度——诚实、执著、严谨。”宋哲说,“在大一的迷茫期,是基地让我找到了方向。”
新理念催生新模式
“宋哲同学是在基地学习学生的典型代表。”张忠廉说。
据他介绍,北京理工大学教育实验基地于2000年立项投资创建,并于2001年1月1日面向全校各专业学生开放。基地以培养学生工程意识,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就业能力为目标,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继续学习和提高自身素质能力的实验基地。2005年,创新基地又创建了光电与信息研究生创新教育平台,为提高研究生的科学研究能力提供了环境和条件。
“这一面向全校10个学院26个专业本科生的教学培养体系,分两个阶段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张忠廉说。
第一阶段,夯实基础实践能力,学习科学研究方法,掌握实验技术。在这个阶段中,配合基础理论课程和专业基础理论课程的学习,面向全校各工科专业学生开设一系列实践教学课程,。
第二阶段,提升科学研究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基地在通用平台培养的基础上,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依据所学专业,结合学生兴趣,引导并指导学生参加不同类型的科学研究项目。结合教育部等部门主办的各项学科技术竞赛和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发挥研究型大学的科研优势。
“这种教学理念成为培养高层次具有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的基础,弥补了现在教育教学模式的一些不足。”张忠廉说,自他创立创新基地以来,参加开放实验课、实验选修课等实践课程的学生最多时达到千余人,该培养模式已逐渐在全校的工科专业普及,受教育学生的覆盖面逐渐加大。
近年来,张忠廉教授和他带领的团队多次获得国家、部级奖励和荣誉称号。张忠廉教授2002年被评为北京市科普志愿服务先进个人、2003年被评为北京市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2003年荣获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优秀征题奖;光电创新教育实验基地2004年获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05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06年被评为全国学习型先进班组;2007被评为北京理工大学“三育人”先进集体;2008年获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袁建胜)
《科学时报》 (2010-4-27 B2 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