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信息科学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作者:群芳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0-4-25 22:4:57
小行星采样飞船6月到家

日本“隼鸟”号探测器在“丝川”小行星上降落并起飞,并将于6月13日返回地球。(图片提供:A. Ikeshita/MEF/ISAS)
 
曾一度被认为面临夭折的“隼鸟”(Hayabusa)号小行星样本采集返回任务如今正在飞回地球的路上!
 
当这艘探测器于2005年降落在一颗名为“丝川”(Itokawa)的小行星上时,科学家们对于它能否安全返回地球充满了疑问,这是因为当时“隼鸟”号探测器的姿态控制装置发生了故障,并且探测器的燃料也出现了泄漏。
 
然而4月22日,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在东京宣布,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采集了小行星岩石碎片的探测器将于6月13日在澳大利亚的一处偏远地区——伍迈拉沙漠地带着陆。如果 “隼鸟”号的密封舱真的像期望的那样携带了小行星的碎片,那么这将是继美国“阿波罗”号飞船上的宇航员在40年前最后一次登月后将月球上的岩石带回地球以来,首次有一颗行星天体上的样本被带回地球。
 
由于正好处在地球引力牵引的范围之内,“隼鸟”号密封舱是第一艘在除了月球之外的天体上降落并又起飞后返回地球的探测器。
 
“隼鸟”号探测器于2003年5月升空,2005年在地球与火星间的“丝川”小行星上着陆,并成功采集了小行星岩石碎片。“丝川”小行星约500米长,由松散的碎岩石构成,刚刚能在小行星的引力作用下聚在一起。许多天文学家曾预言大多数的小行星都是这种碎石堆积的结构(这是几百万年来深度空间撞击造成的结果),这是这种类型的近地小行星第一次被直接观测到。“丝川”小行星可能是由那些较大的天体相互撞击所产生的碎片结合而成的。和所有的小行星一样,它的矿物成分让科学家可以一瞥太阳系的构成成分。地球和其他内部行星由与“丝川”小行星相似的大块岩石构成,组成硅酸盐橄榄石、辉石和铁。
 
2007年4月,“隼鸟”号开始了回归地球之旅。在“隼鸟”号的探测过程中,虽然主发动机数次出现故障,但最终都化险为夷。
 
这份公告说,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是本月16日获得澳大利亚政府的航天器着陆许可的。“隼鸟”号目前已进入地球轨道,正为在伍迈拉的沙漠地带着陆修正轨道。预计在着陆前3个小时,装有小行星岩石碎片的密封舱将在地球上空4万公里处与探测器分离,然后开始着陆,探测器主体将在进入大气层后因空气摩擦而烧毁。
 
(群芳 译自www.science.com,4月25日)
 
《科学时报》 (2010-4-26 A3 国际)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