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信息科学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作者:刘欢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0-3-21 20:43:19
“三农”问题的生物质能解法
——来自企业的秸秆综合利用案例

 
□本报记者 刘欢
 
在农村,农业产出物的51%转化为秸秆,开展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相当于再造一个农业。这是一个不占耕地、循环利用并能解决环境问题的宝藏,其间蕴含着巨大的能量。国家亦看到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重要作用和发展潜力,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意见》,提出要基本建立秸秆收集体系,基本形成布局合理、多元利用的产业化格局,力争到2015年,秸秆综合利用率超过30%。
 
而将秸秆综合利用落到实处的是在农村一线进行生产和服务的众多生物质能企业,正是它们,用秸秆收购拓展了农民的增收渠道,用生物质能产品提升了农民的生活质量,用综合解决方案改善了农村的环境。生物质能生产企业,用自己的方式为国家长期关注的“三农”问题提供了一种实实在在的解法。其中,德利国际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的“农村合作社机制”和江苏徐州佳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压块站+户用气化炉推广模式”吸引了记者的目光。
 
农村合作社机制
 
“如何造福农民,让他们挣钱,让被放错了位置、因为焚烧而产生污染的农作物秸秆变废为宝,最终实现资源化利用需要综合的解决方案。”在德利国际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总裁杜德利看来,制约我国利用农作物秸秆废弃物发展的关键环节在于秸秆的收集、收购、加工、储存、运输等物流应用环节,为了不让秸秆综合利用的各种好处变为空谈,他认为:“必须建立生物质燃料行业专业的燃料供应商机制,以市场化和专门化的手段,组织秸秆收购,采用疏导的办法,避免秸秆的焚烧和污染。”
 
“农作物秸秆是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副产品,农民是秸秆的生产者与所有者,必须让他们积极参与,合作社这件事才能办好。”杜德利在发展农村合作社的过程中始终强调这一点。在尊重国情和地方特色的前提下,德利生物质能源产业中心以商业化和系统化的手段,探索秸秆收集、储运和预处理模式,积极和农户、农民经纪人合作,建立了“秸秆燃料生产农民合作社”。
 
农民将自己生产的各种秸秆交售给合作社,同时收购或自己将其他丢弃的秸秆捡拾起来交售给合作社,达到100吨其价值就是1万元,他还会从加工生产的人工费中得到收入。到年终结算时,合作社加工生产产品增值的利润中还有按其交售的秸秆数量返还几千元给他,股金也会有分红,并解决家庭燃料问题。
 
“这是一种以秸秆换燃料,变废为宝、节能减排,使农民省钱又赚钱同时还解决农村就业的多赢模式。”杜德利对农村合作社运行1年来已取得的成效感到欣慰。
 
对农村合作社能够产生的效益,杜德利想得更为长远,“农村合作社如果能与生物质电厂合作,还可以建立连接农业与工业、农村与城市一体化的产业链体系,提高我国农业产业化水平和工农业产业链综合竞争力,有利于城市与乡村的一体化,有利于工人与农民身份地位的趋同化与相互转化。”
 
压块站+户用气化炉的推广模式
 
秸秆的综合利用体现到终端上,就是消费。如何让农民从使用传统的炉具转向使用秸秆气化炉,并将自家田间地头所产的剩余秸秆变成生活所需能源是推广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难题。面对这一难题,来自江苏徐州佳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王春华总经理交出了一张漂亮的答卷,秸秆压块站+户用秸秆气化炉捆绑推广的模式实现了秸秆利用、节省燃料费用、提高生活质量的多赢效果。
 
据王春华介绍,原来在农村推广户用气化炉比较困难的原因主要是原有的户用气化炉是全气化的,需要用电,还会产生焦油,味道很大,并且在收购秸秆时,经常要面临价格过高的情况。现在的直燃式秸秆气化炉则弥补了原有技术的不足,降低了成本,不耗电,没有焦油,没有气味儿,不存在二次污染的问题。另外,秸秆气化炉是可以用来取暖的,这在没有暖气设施的农村可以有效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很受农民的欢迎。
 
解决了气化炉本身的技术问题后,佳谷公司选择把压块站和气化炉结合在一起推广,这样做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让用户把自己地里产的秸秆拿来作为燃料,具体的做法是让老百姓把地里多余的秸秆运到压块站免费兑换秸秆燃料。以一个三到五人的家庭为例,每年秸秆的处理量在2吨左右,一般地里所产的秸秆足够其一年四季生活所需,这样一年下来,可以为用户节省800到1000元左右的燃料费用。农户购买气化炉花费也很小,因为江苏省农机鉴定补贴目录中对秸秆气化炉的定价是1100元,江苏省补贴在400到450元,当地政府(县)投资额度在500到580元,农户自己只需要拿百八十元。而且,由地方政府出资兴建的压块站就建在村庄的边上,农户兑换秸秆燃料非常方便。
 
王春华很高兴地告诉记者,压块站+气化炉捆绑的模式在推广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布点的村镇周边产生了示范和带动作用,没有布点的村镇有很高的积极性,愿意加入到秸秆综合利用的队伍中来。
 
来自德利国际和徐州佳谷公司的案例让人们清晰地看到,现代农业不仅能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还能提供可持续发展所需的环保价值,我们有理由相信,生物质能企业在立足农村、反哺农业、服务农民的鲜活实践中能够探索出更多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模式,成为现代农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科学时报》 (2010-3-22 B2 技术 产业)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