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信息科学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作者:李芙萼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0-2-4 23:14:20
一切为了国家的需要
——记中国科学院院士沙国河

沙国河院士

 
■李芙萼
 
中国科学院已经走过了60年的辉煌历程,捷报频传、硕果累累,这是全体“中科院人” 共同奋斗的结果。此时,我们不由得想起一位在科学领域辛勤耕耘半个世纪的科学家,他就是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沙国河院士。
 
“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
 
沙国河毕业于北京石油学院人造石油系,在他几十年的科研生涯中,曾涉足多个学科,承担过诸多项目。当国家任务随形势而不断变化时,他的研究方向也随之从“水煤气合成石油”转到“高能燃料” (即火箭推进剂)、从“激波管化学动力学”到“微波吸收材料”、从“化学激光、激光化学”到“分子反应动力学”……无论学科领域怎样多变,在沙国河心目中,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只要是国家需要的课题,无论自己如何“一窍不通”,都义无反顾地“迎着困难上”,“在实践中学”……
 
上个世纪90年代末,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拟开展“化学激光新体系”的研究,这是探索性相当强的课题,他深知,完成这项任务困难重重,这也许是他科研生涯中最大的一次挑战,可能要担很大的风险,“弄不好,什么也做不出来……”面对这一情况,已成为院士的沙国河引用了一句名言:“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来表示他勇挑重担的决心,充分展示了沙国河不计个人得失、敢于迎接挑战的大无畏精神和豪迈气概,这是何等感人,何等无私啊!
 
“老外”眼中的沙国河
 
上个世纪80年代初,分子反应动力学已成为国际上化学物理领域的重要前沿,而国内这方面几乎是空白。为了尽快缩短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按照中科院与德国马普学会的学术合作协议,沙国河于1984年被派遣赴德深造,在马普量子光学研究所Proch博士的研究小组工作。在这个比国内条件优越得多的研究所内,沙国河如鱼得水,他潜心研究,精心设计实验方案,从实验操作到数据处理等,基本上都是他自己独立完成的。由于沙国河构思巧妙,设备简单实用,研究工作很快取得突破,得到了世界上第一个多光子电离光谱。根据实验获取的有重要意义的结果,短短的17个月内他就在美国的化学物理杂志上发表了2篇文章。而几乎与此同时,Proch 小组在一台花费几十万马克的复杂的离子束装置上,进行了一年多的实验,却未得到任何结果。Proch博士开玩笑地对沙国河说:“咱们换一换,你用这台离子束,我们用你那台小装置。”Proch 博士为了挽留沙国河,对他说:“你愿意在这里呆多久,就可以呆多久。”在那儿工作的中国同行也说:“在这里多干一年,得到的报酬拿回国内吃利息也够了。”而沙国河牵挂的是“国内的科研任务”,因此在德工作告一段落后便毅然返回了祖国。
 
沙国河以自己的优异表现赢得了“老外”的高度赞扬和信赖。
 
始终战斗在科研第一线
 
从德国载誉归来的沙国河未停止探索的步伐,继续在双共振多光子电离光谱领域坚持不懈地钻研,仍然使用类似在德国工作期间的简单的静态池装置,发现了一氧化碳激发态分子碰撞传能过程中取向分布的倾向性规则等许多新现象,研究工作撰写成系列文章陆续刊登在美国化学物理杂志(JCP)上。1993年,由张存浩先生、沙国河联合撰写的论文在Science上发表。就在这年稍后,沙国河与研究生一起做实验时,发现有些光谱很不合“常规”,在约一两年的时间里,他始终没有搞清其中的缘由,为此沙国河经常苦苦思索,直到有一天半夜醒来,突然明白了,这可能就是量子力学“波粒二象性”理论的物质波干涉效应的结果。接着他设计了一系列实验,完全证明了这一猜想。JCP的评阅人称“这是首次证明了碰撞中的量子干涉效应”,并邀请他去世界著名的“高登”会议作报告。
 
改革开放以来,沙国河共获各类奖项、荣誉11个,其中包括1999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03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在海内外颇具影响的“分子碰撞中的量子干涉效应”被评为2000年中国十大科学进展新闻……
 
面对这一连串的荣誉、桂冠,他并没有觉得自己有多聪明、多伟大。沙国河仍然继续“深入实验第一线”,他不迷信文献,喜欢亲自动手做实验,在实验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大家看来,沙国河已经功成名就了,稍微放松一点也无关紧要,但是他从来也没有“懈怠”过,总是与同事、学生一起加班熬夜,一起体验其中的甘苦。2002年4月9日,恰逢夫人余老师64岁生日,沙国河本该与家人好好祝贺一番,但是下班时间到了,组内的实验还没有结束,他毫不犹豫地留了下来,晚上时钟敲过了八点,实验仍在继续进行……,余老师只好提着大蛋糕来到实验现场,与全组成员一起过了一个特别的生日。直到深夜2点实验完成后,沙国河才拖着疲惫的身体返回家中。
 
最近几年,沙国河年老多病,尤其是上个世纪70年代,因实验接触氟氢而中毒,导致白血球下降,至今仍在3000左右,常感力不从心,只好“看”学生做实验,但他对科学问题的思考一刻也没有停止,经常和大家讨论疑难问题,提出建议……
 
与少年儿童“打成一片”
 
沙国河和其他院士一样,在科研之余做了许多科普工作。
 
在一般人看来,院士讲课的对象至少应该是大学生,而且往往高薪难请。然而,沙院士却热衷于孩子们的科普知识推广,分文不取。他的“听众”涵盖了高小学生、初中生和青少年。这里有一份“清单”,记录了沙院士曾经的“科普足迹”:黑石礁小学,黑石礁青少年科普俱乐部,沙河口区天河中学,甘井子区格志中学,旅顺光荣小学等几所小学……
 
说到沙院士的“讲课”,实际上就是他和夫人余老师(高级实验师,已退休)再加上他的一名研究生,拉上一面包车“玩具”或仪器为学生们展示的一堂堂生动的科普“实验课”。提起这些“教学道具”, 还真挺有意思,五花八门,丰富多样,如各种激光器、光纤通讯、三棱镜、平面形“马德堡半球”、高压放电、静电除尘、磁悬浮……大大小小有20多件,其中不少是沙国河的“小发明”。当你带上这样一堆“东西”走进孩子们中间时,原本平淡的生活也会变得生动起来。沙国河的“表演”紧紧地吸引了孩子们的眼球,并经常令他们大吃一惊。例如在演示二氧化碳红外激光器时,人的肉眼看不见红外光,而把木头一放上,就立刻烧起来,甚至把耐火砖也烧红发出亮光,这让学生们感受到了“激光”的神奇力量。再如,为了“环保”,工厂的烟筒多采用静电技术除去其中的灰尘。为了给孩子们演示“静电怎样除尘”,沙国河拿出对待科研工作的那份痴迷和热情,又是计算又是画图,然后请工人师傅做了一个小静电除尘器……随着沙国河的操作,在除尘器“开关”的一关、一开中,浓浓的黑烟时有时无……孩子们对“静电除尘”有了感性认识。
 
这些新奇而有趣的实物表演确实引人入胜,连我这位老者听了沙国河的介绍后也跃跃欲试,恨不得到现场去摸一下开关、转一把飞碟……这就是沙国河“科普实验课”的魅力。
 
沙国河为培养青少年倾注了大量心血。他认为,孩子们天生有好奇心和创新精神,经过开发、启迪、引导,他们就会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长大后才可能成为科学迷、发明迷。
 
爱心无处不在
 
在大家眼中,他是一个和善的小老头,不认识沙国河的人经常叫他“老师傅”。
 
而就是这位不起眼的朴实无华的老人,总是默默地奉献着爱心。多年来,他积极响应所工会号召,为患重病的职工慷慨解囊;2003年,他从获得的“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的奖金中拿出10万元捐给了化物所,作为研究生的奖励基金。在四川汶川地震中,他一如既往,多次捐款,以实际行动支援灾区人民。
 
最令人难忘的是:沙国河偕同夫人余道容资助失学儿童、贫困生重返校园的事迹。
 
2005年8月下旬,沙国河院士赴新疆乌鲁木齐参加中国科协学术年会,夫人余道容同行。当得知当地因家庭困难失学、辍学的儿童较多,尤其女童居多时,他们决定向“春蕾计划”捐助,每年出资2800元,资助7名新疆特困学生的学杂费、书本费,直至她们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随后,沙国河夫妇又陆续资助了四川5名汉族学生和5名藏族学生,每年出资7000元,直至他们完成九年义务教育。这样,沙院士夫妇目前共捐助新疆、四川等地的17名贫困儿童,除了按时将学杂费、书本费寄去外,沙国河还经常为孩子们邮寄有教育意义的书籍。尤其令人感动的是,为了使一名聋哑儿童走进校园,年过七旬的沙国河夫妇不顾体弱多病,劳苦奔波,多方联系,终于使这位残疾孩子能够享受与同龄人一样的受教育权利。
 
结束语
 
有人问沙国河,你能当上院士,有什么秘诀吗?他回答:“其实,我从来没有立志要当院士,也没有想到自己会有幸被选上。我国各行各业优秀的科学技术人才很多,但院士的名额有限,所以‘幸运之神’只降临在少数人头上。我当然不是叫你坐待运气来临,我的意思是只要你努力学习,有了扎实的基础,又能在科研工作中开动脑筋,有创新精神,为国为民作出了贡献,就是个优秀的科学家,而不在于有多高的‘桂冠’。”
 
沙国河的一番话让我们联想到“水到渠成”、 “功到自然成”这一句句成语。也使我们想起沙国河1999年为他的母校“成都石室中学”校庆而作的题词:
 
“求真理,淡名利;爱科学,喜创造。
 
炼意志,健身体;为人民,永不疲。”
 
研究所15室研究生将沙国河的题词作为座右铭悬挂在墙壁上。我门欣喜地看到,沙国河一生追求的目标正在影响着化物所年轻的一代,成为他们奋斗的方向。
 
《科学时报》 (2010-2-5 B2 科苑走笔)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