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学科学 化学科学 工程材料 信息科学 地球科学 数理科学 管理综合
 
作者:杨德广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0-11-22 21:31:32
有感于“千名‘状元’无顶尖人才”

 
就高校自身而言,得天下英才而育之是他们的天职。
 
□杨德广
 
调查报告显示,1977年至2008年32年间的1000余位高考 “状元”中,没发现一位是做学问、经商、从政等方面的顶尖人才,他们的职业成就远低于社会预期。这无疑给热衷状元的国人们浇了一盆凉水。这些状元们怎么了?这些金榜提名的状元之才,理所应当成为各行各业的佼佼者才是。即使以概率论来推算,这些状元中有一部分不成功者或可原谅,而出现全军覆没的情形实在有些匪夷所思了。
 
追根溯源,首先让我们来看看这些状元是怎么诞生的。高考录取时唯分是举,只认分不认人的政策,使得每年高考分数公布之时,几家欢喜几家愁的局面丝毫不逊色于科举状元揭榜。目前高校录取时按一、二、三、四批次,从高分往低分录取。各档分数线一旦划定,前多少名考生进入一类本科学府开始他们的深造之旅,按着次序往后来,一分之差隔着一批人的差距,甚至带来天壤之别的录取结果。于是最后的高考分数成了学生们比拼的唯一硬通货,1分、0.5分都具有决定性的作用。高考状元正是诞生在这种极端的考分比拼的环境之中。颇有一将功成万骨枯的味道,他身后还有很多和他平时成绩相仿,甚至平时成绩要优于他的同学,然而考分决定一切,同时否定另外的一切。多了0.5分你可能就是状元,可能跻入名校行列;差了0.5分状元头衔就与你无份,甚至名落孙山。
 
这种只认分不认人的录取政策引导中学采用只认分不认人的培养政策,中学由此展开了愈演愈烈的应试教育大战,学生都在为高考分数而拼搏课堂,拼搏考场。至于与考分无关的其他综合素质渐渐被抛到九霄云外,无人关注。一切与高考无关的科目在高复阶段销声匿迹;各科教师轮番上阵占满学生每天二十四小时中的三分之二以上的时间;各种模拟试题、高考密卷应接不暇;校区联考、随着高考接近而不断密集的模考成为学生生活的主旋律。“夯基础、多锤炼、出成绩,上一流大学”成为学校为学生设置的生活目标。所谓的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成为一句空谈。学生们只能死读书,读死书,他们迫不得已放弃了自己的兴趣爱好,放弃了自己的课余时间,选择与一堆堆的试卷和练习册为伴,与一潭死水的学习氛围为伍。为了“关键时刻不输一分”,他们甘心忍受这样的压力和环境,只为在高考考分上多出来一分、半分。他们在应试中失去了个性和文化素养,得到的只是高分。因此,绝大多数只会考试。等到他们走上工作岗位以后,工作现实要求他们必须具备全面的素质和能力,而不仅仅是“会考试”。此时,状元光环开始失去效力。他们成功地成为了高考状元,也止于高考状元。可见,分数不能取代素质,高分者未必胜任工作,状元们日后无缘成为顶尖人才。
 
表面看来,以分为本、追逐高分产生于中小学,然而根源在高校。我们的高校,在这股盲目追求高分,热捧高考状元的浪潮中扮演着推波助澜的角色。学校以招到高考状元为荣,“抢状元”之风盛极一时。至于我们的高考状元,不经意间沦落为各个名校争夺的筹码,高校用以来炫耀并巩固自己的名校地位。
 
名校热衷于抢高分、抢状元,目的不是为了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而是为自己扬名立碑。导致广大学生拼命追求高分和名校,成为了不折不扣的牺牲品。特别是近年来愈演愈烈的“高分复读”之风,不难想象这些学生们再战一年的压力和代价。已是高分,然而还要更高分才能梦圆名校。也许他们今年的成绩和名校录取分数线只有一分之差,然而,就是为了这一分之差,他们愿意赔上自己一年的青春,忍受极大的心理和课业压力,来换取来年考场上可能会多出来的几分。新华网7月20日以《高分复读生2010年预计超10%,高招进入战国时代》为题,发文指出某些省市高分复读中有一部分专门以冲刺清华、北大为人生目标的“定向考生”,于是高考分数越炒越高。
 
正是名校抢夺高分者与高考状元,导致中小学以分为本的应试教育愈演愈烈,导致许多学生为高分而不惜一切地拼搏。然而名校抢状元的结果,考生拼高分的结果如何呢?千名状元,无一顶尖人才!实在令人慨叹。如果说这些高校花大代价才吸引过来的高考状元,最后均负众望,那人们还能期待什么呢?整个状元之争都不免成为一场闹剧。
 
笔者认为,应该认真反思才是。学生和家长最终追逐的是成功。他们以为进入名校就能保证成功,或者说成功的几率会更大一些,于是他们追逐名校的录取通知书。而高招时的录取政策决定了名校只会青睐高分学生,于是学生和家长追逐高分。既然高考分数成为了最重要的关卡,于是题海战术与应试教育开始大行其道,学生、家长和高中学校都奋战在题海之中、应试教育的一线。如此看来,应试教育该反思;高考录取政策该反思;高校抢状元之举也该反思,更要反思的是状元们失利的原因。他们的经历告诉人们:一个成功的人所要求的,绝不仅仅是会考试,会做题而已。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有其异于他人的气质、爱好和长处,他们均有成才、成功的潜质。而“人才”,单从这两个字来看,就含着清楚明白的逻辑关系。“人”在“才”前。分数不等于“才”,成才不等于成人,育才先育人,成才必先成人,这才是成功的基础。那么我们的中小学教育,高考录取政策以及高校该如何调整方向,为学生的成人成才铺平道路呢?
 
就我们的中小学教育而言,不顾学生而施教的教育,注定是失败的教育。刚刚离世不久的钱伟长先生谈及对自己影响深远的苏州中学时,对苏州中学的莘莘学子们提出了这样的期盼:“中学阶段是人生的金色年华,你们要首先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全面的人,是一个爱国者,一个辩证唯物主义者,一个有文化艺术修养、道德品质高尚、心灵美好的人;其次才是去立志成为一个拥有学科专业知识的人,一个未来的工程师、专门家……”这也是对我们目前的中小学教育的要求。学校应该帮助学生成为一个全面的人,看重每个学生的潜质,着重引导,并鼓励其特性特色的发展。刚刚出台不久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提出,“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强调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就高考录取政策而言,以分量人,一刀切绝不可取。而要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的不同要求,根据考生的综合素质来考量是否录取。仍以钱伟长先生做例子。钱伟长高考时,物理仅5分,数学和化学加起来共20分,虽然中文和历史是满分100分,然而总分算下来,还不如门门60分的同学。放在今天以分量人的招生制度下,钱老连踏进大学的门槛都困难,然而他却进入了著名的清华大学。不是“状元”的他,后来却成为了我国力学领域真正的顶尖人才。因此,我们的录取政策,在看重学生的高考分数之外,更需用全面与发展的眼光来评判学生。不“唯分数论”,也不“唯名校论”,要注意考察学生在高考分数之外的其他素质的发展。让学生能够各得其所,充分发挥他们自身的优势。
 
就高校自身而言,得天下英才而育之是它们的天职。名校之所以成为名校,不在于它网罗了各地的高考状元,而在于它培养出了真正的顶尖人才。这需要我们的高校有清晰的学校定位和发展方向,并结合学校的发展录取学生,让每一位被录取的学生在大学期间都能得到最适合的教育。据报道,今年在国内高校状元争夺正酣时,北京理科状元被美国11所名校拒录。无论那11所国外名校拒绝此位状元的原因究竟如何,可以明确的一点是,这些名校录取学生时所看重的绝不仅仅是完美的高考分数,而是看这位“状元”是不是适合在本校培养。这对我国高校状元之争不无启迪。
 
教育是培育人的社会活动,育人是各类学校的根本任务。千名状元无顶尖人才告诫我们,学校要把育人放在第一位,不能把高分放在第一位。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不能片面追求分数。大学要立足录取适合本校培养的人才,不要立足于仅录取状元和高分者。考生们要注意发展自己的特长,关注全面素质的提高,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专业和学校,不要只盯住名牌高校。
 
《科学时报》 (2010-11-23 B4 视点)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