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洪蔚
在嫦娥二号发射前3天,记者来到了西昌卫星发射场,在这个牵动人心的时刻,发射场从表面上看格外地平静。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组建于1970年12月,如今已经将近40周年。发射场位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冕宁县境内,距西昌市60公里。
1969年,中央决定再建设一个航天发射场。经过对9个省25个地区81个地点的考察,最终,因西昌海拔高、纬度低、气候条件好被选中。1970年冬,一支队伍从戈壁出发,穿越河西走廊,翻越秦岭,渡过大渡河,来到满目荒凉的大凉山深处时,这里只有枯草、怪石和零星分布的简陋房舍。
5年后,1975年,国家“331”通信卫星工程立项,重任便落在了西昌航天人的身上。
说起通信卫星,年长一点的体育迷们应该还记得,1981年3月,香港男排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上,中韩两队进行到决赛的关键时刻,由于比赛超时,租用国际通信卫星的时间已到,电视台不得不停止转播。
其后3年,1984年,我国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从西昌成功发射。聂荣臻为这颗卫星的成功发射给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出贺信说:“我国的国防科技事业,从一张白纸,到能发射同步卫星,这是了不起的飞跃。”1986年2月1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又将我国第一颗实用通信卫星送入了预定轨道,从此结束了我国租用国际通信卫星的时代。
而1986年却是西方“航天灾难年”: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爆炸,法国阿里亚娜火箭和美国德尔塔、阿特拉斯、大力神火箭相继失利,国际商业发射市场出现真空。这一年,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接下了几经转手的“亚洲一号”卫星的发射任务。隐匿于深山的保密单位忽然对全世界开放了。1990年,西昌卫星发射场,“亚洲一号”被准确送入预定轨道,发射后的检验数据表明,在休斯敦公司此前发射的32颗卫星中,这是入轨精度最高的一次。
1989年,美国大力神火箭的总设计师到中心考察时,看到乱石林立的河滩,看到人背、肩扛、毛驴拉的原始施工方式,怀疑地说:“你们是不是吃了鸦片,产生了幻觉?”1990年,当他再次来到中心,看到眼前屹立的“亚洲第一塔”,禁不住惊呼:“奇迹!”
几十年来,西昌发射场从乱石河滩变成了现代化的航天城,几代西昌人把自己的岁月留在了深山中。
40年来,作为我国三大卫星发射中心之一,西昌中心共组织了57次卫星发射任务。从第一代“天是罗帐地是床”的艰难创业,到如今“白天看大山,晚上数星星”的孤寂,都只是家常便饭。由于工作的危险性,更有人在这里献出了生命。
如今,西昌发射中心有一位名叫谢兆胜的加注系统操作手,被人们称为“活烈士”。1992年因一次设备故障,他在昏迷了七天七夜后,奇迹般地苏醒了过来。捡了一条命的谢兆胜,没有选择离开,而是又在这个危险的岗位上干了18年。
西昌发射中心书记孙保卫说,西昌还有不少“夫妻同行,子承父业”。老一代操作手姜秋江,1990年牺牲的时候年仅31岁,他的儿子姜于当年只有5岁。2002年,姜于随母亲再次来到了西昌,继续坚守起父亲工作过的岗位。
9月28日,西昌卫星发射场的“平静”只是一种表象。紧张而危险的常规推进剂加注的准备工作正在“地下”忙碌地进行着。
孙保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如果把卫星的发射比做一场芭蕾舞,火箭与卫星分别是男女舞者,所有的灯光、目光都聚集在它们身上,而它们的华丽表演需要舞台,发射场就是这个舞台。尽管嫦娥二号的发射难度较大,孙保卫说:“我们对自己的要求是,零窗口发射,误差以秒计。”
10月1日,18:59,随着发射场传来的“5、4、3、2、1”的倒计时口令,长征三号丙火箭带着嫦娥二号,华丽升空……西昌航天人实现了他们的承诺。
《科学时报》 (2010-10-08 A4 本周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