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信息科学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作者:张田勘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0-1-6 22:50:29
同理心──人起源于动物的证明之一

《人类的由来及性选择》,达尔文著,叶笃庄、杨习之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出版,定价:49.00元

 
□张田勘
 
在达尔文的进化论(应为演化论)屡屡遭遇质疑之时,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达尔文的第二部重要著作──《人类的由来及性选择》。这是北京大学出版社的“科学素养文库·科学元典丛书(第二辑)”中的一本。之所以称为科学元典而不叫经典,是因为该套丛书所收入的著作是文艺复兴以来经过足够长的历史检验的科学经典,是科学经典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著作,也是在人类智识史和人类文明史上划时代的丰碑,是理性精神的载体,具有永恒的价值。
 
全方位的论证
 
《人类的由来及性选择》是达尔文继《物种起源》之后的又一部阐述生物进化论的重要理论著作。在时间上,前者初版于1859年,后者初版于1871年,相差整整12年。然而,与人们的想象和常识相左,达尔文并非是在《物种起源》中提出人是由动物进化而来,只是在该书的末尾暗示,“人类的起源和历史,也将由此得到许多启示”。
 
真正提出并予以全面论证人是从动物进化而来的是《人类的由来及性选择》。该书的结论是,人类并非神创而是由类人猿进化而来。在书中,达尔文认为人类起源于类人猿是因为自然选择和性选择两种因素。当然,今天的生物学界都认为,性选择也包含在自然选择之中,只不过是自然选择的一种特殊形式。但是,在达尔文写作《人类的由来及性选择》却认为这两种选择并非一回事。
 
达尔文认为,自然选择存在于生存斗争中,即一种生物对于其他生物或外界条件的斗争中,而性选择则是存在于同性个体之间为得到交配机会而进行的争斗之中,常见的是雄者为占有雌者而进行的斗争。自然选择的结果是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或是生或是死;性选择的结果则是成功者得到与异性交配的机会,得以留下自己的后代。性选择在人类的起源中不亚于自然选择的作用。因为,性选择是导致人类种族之间在外貌上有所差别的所有原因,以及人类和低于人类的动物之间在某种程度上有所差别的所有原因。
 
无论是达尔文主张的自然选择和性选择是两种选择,还是今天生物学界统归的自然选择,都已经证明人是起源于类人猿,尽管其间还有许多过程并不能完全和清楚地证明。不过,在证明人类起源于动物之时,达尔文首先是通过人与动物的比较解剖学来证明的。但由于人与动物在心理能力上的差距较大,即使是动物中智力最高的类人猿的智力和心理活动的复杂性也和最不开化的人类相去甚远,因此达尔文不得不从人类的心理能力是如何进化而来的加以探讨,试图说明人类的心理机能与动物有连续性,人类的心理能力也是进化而来,不是由上帝来创造。
 
因此,这就可以从解剖、生理和心理方面全方位地论证人类的起源。而本书以前较少为人所关注的也是人与动物的心理比较。
 
人与动物心理的同质与异质?
 
今天我们常用一个词,同理心,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站在对方立场思考,将心比心。同理心有几个内容:一是我怎么对待别人,别人就怎么对待我;二是想要他人理解我,就要首先理解他人;三是别人眼中的自己,才是真正存在的自己,要学会以别人的角度看问题,并据此改进自己在他们眼中的形象;四是只能修正自己,不能修正别人,想成功地与人相处,让别人尊重自己的想法,唯有先改变自己;五是真诚坦白的人,才是值得信任的人;六是真情流露的人,才能得到真情回报。因此,具有同理心更容易与人沟通和获得成功。
 
不过,即使是人的个体之间,有无同理心和同理心的大小都有差异,更何况人与动物的同理心并不是一个层次。所以,人与动物的同理心只是一种在最原始的心理和行为特征上的相似。人类有哪些心理特点呢?大致有情绪、好奇心、模仿性、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理性、制造工具、抽象力、自我意识、语言(动物也有语言,但低于人类的语言)、美感、信仰、道德观和社会性等。
 
无可讳言,人与动物的心理差异是巨大的,但这种差异仅仅是程度上的,并非种类上的、根本的。因为人类所拥有的各种情感和心理能力都并非人类所特有,在低于人类的动物中也普遍存在,只不过是处于萌芽状态,并以本能的形式呈现。而且,有些动物的情感和心理能力还相当发达,例如家养的狗。通过对狼和家养的狗的研究和比较,达尔文认为情感和心理能力可以通过遗传而逐步进化。
 
但是,人们肯定会提出问题,人的高级心理,如自我意识、道德观念、对上帝的信仰等绝对是人类所特有的,动物是不可能拥有这些心理能力的。如果说人是从动物进化而来,那么人的这类心理能力是如何产生的呢?
 
达尔文的解释是,有一些心理能力可能是人类所特有的,但这些能力仅仅是其他高度进步的智能所衍生出的结果,而且这些能力并非是全人类所共有的,文明社会的人和未开化社会的人差别也很大。
 
动物与人相似的原始心理
 
爱心是所有动物与人类最相似和相通的原始心理和情感。例如,一切民族的女性与雌性动物的母爱几乎是完全一致的,这已经有大量的事实和观察,让我们不得不承认,人与动物的母爱基本是一致的,而且在细节上也是惊人地相似。
 
例如,科学家发现非洲卷尾猴会小心地守候在自己的幼猴身边,把打扰幼猴的蚊蝇赶跑。长臂猿会在河边为自己的孩子洗脸。而且一些动物的爱心也会与人类的“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相似。雌性狒狒的心肠甚至宽厚到不仅养育自己的孩子,而且养育那些失去父母的孤儿,并且把一些流浪的狗和猫收养起来。但是,雌性狒狒在对自己的亲子和养子分配食物时就存在不公正了,对于前者狒狒总是公平地分配食物,对于后者则并不公平。这同样与人类的心理相似,对亲朋好友多多关照,对陌生人却少有问及,甚至专门欺骗和损害陌生人。
 
科学家甚至发现,雌性狒狒对孩子的照顾也是无微不至的。一只猫把幼小的狒狒的脸抓破了,母狒狒深感惊讶,马上检查猫的脚,并把它的爪子咬去,为的是不让猫再抓它的孩子。同样,狒狒也与人一样有极强的报复心。在南非好望角服役的一位军官经常虐待一只狒狒。一个星期日,狒狒看到这名军官与他的部队列队前行时,狒狒便把一些水倒入一个坑中,搅拌成稠泥。当这名军官走近时,狒狒熟练地把稀泥向军官猛砸过去,逗得许多旁观者大笑不已。而且事后很长时间,每当这只狒狒看到这名军官时,还表现出胜利的欢欣。
 
也许,狒狒与人一样是灵长类,表现出与人相似的心理不足为怪。那就看看其他动物吧。欢乐和嬉戏几乎是所有动物心理特征,与人相去甚远的低等动物,如蚂蚁也有这样的心理和行为。昆虫学家早就发现,一些蚂蚁会相互追逐,彼此假装咬啮而嬉戏,从而达到快乐的目的。
 
在更为复杂的高级心理方面,如嫉妒,动物和人也相当接近。例如,如果一只狗的主人对任何其他动物表示过分亲热,这只狗就会表现出嫉妒。马也一样有这样的嫉妒心。在2009年10月召开的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上,新疆马术队的一匹马就表现出了强烈的嫉妒心,如果马的主人稍稍表示了对旁边的马的亲近和关照,如抚摸别的马,这匹马就会嫉妒发怒。
 
人与动物在高级心理上的差异
 
人类当然有区别于动物的高级和复杂的心理,如信仰和道德等,但是达尔文认为,这也是从类似动物的原始心理发展而来的,从而成为人类文明的特征。
 
例如,人类的美德包括同情、忠诚和勇气,也是人类的社会属性。这些属性也是动物所具有。一方面,人类的祖先会与动物的方式一样,即通过自然选择的方式,把些美德遗传下去,但是另一方面却也提出了一个问题,大量成员在同一部落的范围内最初怎样赋有这等社会的属性和道德的属性呢?美德的标准又是怎样提高的呢?
 
比较富有同情心和仁慈的双亲所生育的后代,其数量是否会比同一部落的自私而奸诈的双亲所孕育的后代更多,因而能把美德遗传下去?这是一个很可疑的问题。一个人宁愿牺牲自己的生命,就像许多未开化人所做的那样,也不背叛他的伙伴,他大概常常不会留下后代以继承其高尚本性的。相反,最勇敢的人在战争中心甘情愿奔向前方而且慷慨为他人献出自己生命,这样的人当然要比其他人死得多,因而这样的人的数量和美德并不能通过自然选择,即适者生存来增多,因此美德的遗传就很难实现。
 
但是,达尔文认为,美德是通过部落成员的共识和推崇而慢慢成为所有人的行为准则并遗传下去的。因为当部落成员的推理力和预见力有所进步时,每个人就会知道,当他帮助同伙时,通常也会得到回报的帮助。从这个低等动机出发,每位成员都会获得帮助其他成员的习性,也即人的一种美德,也是今天我们所说的同理心的根源之一。因为,将心比心的第一条准则就是,我怎么对待别人,别人就怎么对待我。
 
另一方面,社会美德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强有力的刺激,即同伙的褒贬,这也是源自与动物一样的心理动机,例如狗也希望主人夸奖它。人们经常对他人加以赞扬或谴责主要是由于同情的本能。如果这是施于我们自己,我们当然爱赞扬而怕谴责。这种本能无疑像所有其他社会本能一样,最初也是通过自然选择而获得。也即通过群体的自然选择而获得。
 
不过,到底人类是在多么早的时期认识到和形成这样的美德的,这是不太清楚的地方。不过,能够感受到同伙的赞扬和谴责并被其所激励,连狗也有这样的心理本能。最原始的未开化的人也有光荣感,例如他们保存那些英勇获得的战利品,有过分自夸的习性,他们甚至极端注意个人容貌和装饰,这就明确阐明了人类社会性中的爱赞扬而怕谴责的感觉,否则人们就不会出现自夸和注意容貌的习性。
 
为他人谋利益是人类一种基本道德形成的基础:你如何施于人,人亦将如何施于你。所以,一个人如果为了他人的利益而牺牲自己的生命,并非被任何深刻的本能情感所推动,而是被一种荣誉感所激起。那么,他就会以自身榜样唤起其他人要求荣誉的愿望,而且还会以施行这种行为来加强对其称赞的高尚情感。这样,他给部落带来的好处远比他留下一些倾向于继承自己那样高尚品格的后代还要多得多。而且,人类的这些美德或高级的心理能力还受到理性、宗教情感的支配,更被教育和习性所巩固。
 
所以,从心理层面看,人与动物的关系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科学时报》 (2010-1-7 B2 科学 文化)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