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信息科学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作者:群芳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9-5-26 23:6:43
早期生命在“地狱”重生

 
 
    根据一项新的模拟结果,即便在最近的大撞击时期,与被天体碰撞加热的地区(红色)相比,地球上可供生命存活的地区(蓝色)仍占统治地位。 
40亿年前,小行星和彗星像冰雹一样砸向地球,以至于科学家将这一时期称为地球的“地狱”时代,可见当时的“暴行”造成了多么惨烈的后果。然而一项新的研究却显示,尽管身处这恶魔般的境地,早期的生命依然顽强地活了下来,甚至在入侵者留下的一些温暖而潮湿的地界里茁壮成长。
 
地球生于暴力。在其于46亿年前形成后不久,一颗火星大小的天体便与年幼的地球发生了猛烈碰撞,并抛出了大量残骸进而形成了今天的月球。随着地球在这一事件后逐渐冷却,那些由太阳系自身形成的残骸便周期性地轰击地球。这种“地狱般的暴风雨”最终逐渐消逝,但在大约39亿年前曾又出现过一次短暂的高潮,地质学家将这一时期称为“最近的大撞击”。
 
对地球上任何刚刚出现的生命而言,这种撞击可能意味着末日的到来。实际上,较早前的计算结果曾显示,一些最大的撞击天体——其直径可达几百千米——能够造成海洋蒸发,并且使地表下1千米范围内的生物死亡。但是最近几年,对保存在小水晶中的化学同位素记录进行的分析表明,在月球形成几亿年后,当时的地球环境可能相对温和,适宜生命的发展。
 
新的模拟结果支持了这一假设。美国博尔德市科罗拉多大学的地球科学家Oleg Abramov和Stephen Mojzsis,对巨大天体碰撞产生的热量——除了蒸发自身,还能够熔化撞击点的地壳——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进行了计算。在这项模拟中,巨大的天体碰撞并没有像之前推测的那样产生持续不变的热量。即便在最近的大撞击期间,足够的水也能够透过刚刚被加热的地壳从而使后者冷却下来。研究人员在5月21日出版的《自然》杂志上报告了这一研究成果。研究人员同时推断,对生活在地表深处的现代微生物进行的研究显示,这些生命在地表下4千米的深处依然能够生存下来,这远远超过了撞击热量所能达到的范围。
 
然而Abramov和Mojzsis并未就此止步。他们表示,地球上的生命不但能够躲过最近的大撞击,它们甚至早在43亿年前便在这颗行星上出现了——这一时间比根据地质记录得出的判断早了数亿年。这或许能够解释为什么现代生命最早的祖先被认为是喜热的有机体——两位科学家表示,这样一种生命形态可能依赖于比最近的大撞击早很多的由天体碰撞形成的温泉。
 
进行过类似计算的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斯坦福大学的地球物理学家Norman Sleep说:“我认为我们基本就‘地狱’是可以居住的观点达成了一致。”但他依然相信,最大的天体碰撞能够毁灭地球上的大部分生命,并且会抹去除喜热有机体之外的所有生物。
 
(群芳 译自www.science.com,5月26日)
 
《科学时报》 (2009-5-27 A4 国际)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