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芸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中国古人文字里写尽了黄山脚下徽州的美景,也令一位法国女记者拿起自己的笔书写徽州的景色,带着异域的眼光写作了《石与墨书就的儒商中国》。12月5日,《石与墨书就的儒商中国》发布会暨张建平《徽州面孔》摄影图片展在北京举行。
这位法国女记者高丽安(Anne Garrigue)是一位中国迷,和自己的丈夫、孩子目前在中国定居。而写作一本关于徽州的书源自2006年的一次炉边谈话,当时围炉而坐的还有黄山市前市长李宏鸣、新浪副董事长汪延和摄影家张建平——几位对徽州有着特别情感的人。“徽州到处是圆圆的丘陵,到处是茶树,到处雾气迷蒙,这景色仿佛是在一幅中国的古画中。”高丽安说,“这里是‘中国的卢贝隆’(普罗旺斯山区)。我要写一本书——为我的同胞描写徽州。”这个想法得到了友人的支持,李宏鸣还建议高丽安,借助张建平的镜头丰富书的内容,更详尽切实地向法国人民介绍徽州。
于是,自2006年起,高丽安十余次深入徽州古村落,与当地人包括建筑师、资料员、手工艺人、艺术家、客栈老板、摄影师建立了友好的联系,她和他们交流、生活在一起。而当《石与墨书就的儒商中国》付梓出版之际,高丽安已经基本上能用中文与徽州村民直接交流了。
书中张建平的摄影占了很大的分量,除了徽州山清水秀的自然风光、白墙黛瓦的特色民居,张建平把更多的镜头投给了徽州人民——祠堂前嬉戏的孩童、小河边洗衣的妇女、专心致志的手工艺者、祭祀的人们……在这里我们看到了真实的徽州、生活化的徽州。高丽安的文字也多着墨于此,她说:“我写作这本书就是要让法国人、让欧洲人了解徽州。所以我不仅写了徽州有特色的建筑、迷人的风景,我还写了人们的生活,他们的文化,我想这才是真正的徽州。”
说到书名中的“儒商中国”,高丽安解释说:“中国历史上的徽州人,他们不仅有丰厚的文化知识,也有非常精明的经商头脑,就是中国人所说的徽商、儒商,他们的睿智和文化底蕴非常令人着迷,也是了解今天中国人的一把钥匙。”
对徽州今后的发展,高丽安也有一丝忧虑,因为一方面现在中国的经济发展特别快,有一部分人忽视文化的保护,另一方面是有的建筑、民居缺钱作修缮。高丽安说:“我希望用我的笔来向全世界人介绍徽州,呼吁志同道合的人来保护徽州的文化和历史。”
《科学时报》 (2009-12-17 B3 社科 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