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信息科学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作者:杨新美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8-4-9 23:36:35
科学传播是什么?
 
在《中国科学传播报告(2008)》的首发式上,来自我国科学传播界的学者以及科技决策部门领导,给出了目前“科学传播”的涵义。
 
中国科学院规划战略局局长潘教峰
 
科学传播主要是以公众理解科学的理念为核心,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传播渠道和手段,向社会公众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以提升公共的科学知识水平、技术技能和科学素养,促进公众对科学的理解、支持和参与。
 
过去说“科普”,更多的是指科学家给公众传播知识。在科技已经成为支撑当前发展、引领未来发展主导力量的今天,科技创新大众化趋势日益凸显,科技创新不再是一部分科研机构或者大学里的一些人的专利,它的大众化趋势已经日益凸显,已经成为全社会的活动。因此,现在不仅需要公众理解科学,更需要公众广泛地参与到科学中来。
 
所以,从过去科学普及是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到进一步转变成支撑科学技术自身发展的需要,除了单向向社会公众传播知识、新发现和新技术到科学家与社会公众的双向互动,随着我们国家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进一步加快,这个特点会凸显。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虚拟世界的出现,为科学传播提供了全新的手段、方式和平台,这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科学传播新特点。
 
清华大学科技传播与普及研究中心
 
主任曾国屏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报告中曾指出把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利用看成是同等重要的。把传播概念的理解大大扩大了,把它的重要性也更加凸显出来。
 
中国科普研究所副所长雷绮虹
 
从科技传播的角度来讲,科普或是科学传播至少应该包括三方面。一是学术界的学术交流,实际上它也是一种科技传播。二是国际上常说的公众科技传播的概念。三是产业技术转移方面的科技转播,这个作用也确实是非常大的。
 
北京大学科学传播中心主任吴国盛
 
科学传播、科技传播和科学普及3个词没有那么大的区别,是历史原因带来的不同的习惯叫法。以科技新闻为代表的团体,从“新闻”升级到“传播”,所以出现了科技传播;有人喜欢叫科普。还有一类是科学传播交流,没有太大的差别,但是存有微妙的差别。
 
这三拨人,应该和而不同,加强合作,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向,不同的研究路线,不同的风格,要相互协作。
 
(整理 杨新美)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