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信息科学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作者:李自然 汪寿阳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8-10-15 1:24:12
金融海啸带给中国的挑战和机遇
 
上世纪90年代美国的新经济推动了全球生产力的发展和技术进步,而2000年纳斯达克泡沫破裂标志着这一轮全球繁荣以产能过剩而告终结。作为对全球经济格局的再平衡,2003年以来,美国房地产市场和金融市场支撑起的终端需求重新引领全球经济实现了5年的快速增长。在这期间,中国等发展中国家以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在全球产业链中找到了自己的定位,通过和美国经济的“挂钩”,搭上了经济全球化红利的快车,并积累了大量的外汇储备。
 
然而美国房地产泡沫破裂和次贷危机的爆发导致美国金融市场流动性紧缩,依靠借贷支撑的美国需求遭受了重大打击,进而让世界各国挂钩美国需求的增长模式面临着巨大挑战。美国乃至全球经济不得不通过货币政策的再调整来实现全球各国金融资产负债表的再平衡,不得不通过产业链的重新配置来实现全球实体经济格局的再平衡。中国面临的金融冲击、实体经济冲击,正是这个全球再平衡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次贷危机恶化对全球的影响
 
继续打击全球金融市场。美国次贷危机正在逐步向“正贷”扩散,受到打击的金融机构也从投行、基金扩散到商业银行。欧洲金融机构持有美国大量的机构债券,同样遭受到严重损失。全球银行业由于现金流的密切往来,导致资金流动性受到美国金融机构破产的影响。东亚银行、北岩银行的挤兑事件只是一个开始。
 
华尔街金融创新模式的破灭。继美林被美国银行收购、贝尔斯登被摩根大通银行收购、雷曼兄弟破产保护后,美联储9月21日又批准摩根士丹利和高盛集团从投行转型为传统的银行控股公司,至此美国有史以来最著名的五大投行实际上已经全部从华尔街的版图消失了,这意味华尔街投行昔日以金融创新为特征的辉煌可能已经到了尽头,而传统银行将再次复兴。
 
美国政府救市,全球买单。美国国会最近通过了财政部7000亿美元的救市计划,但美国政府机构的资金已经在前期救市中消耗殆尽,新的资金来源要么是印钞,要么是发行美国国债。前者直接导致美元贬值,后者短期导致美国国债价格下跌。由于国债加重了财政部赤字,将增加未来美国开动印钞机的动力,因而从长期而言也增添美元贬值风险。因而无论哪种情况,都对美元资产的持有国构成潜在损失,这也是全球资产负债表的一个再平衡过程。
 
影响美国实体经济。金融机构破产导致从业人员大量失业,美国8月份6.1%的失业率创造了2003年9月份以来的新高。失业进一步影响到消费需求,并逐渐向高端地产、电信服务、IT服务、风险投资等领域传播。例如,不少手机生产商和IT软件服务商的重要客户是投资银行,如今销量大幅下滑。
 
拖累世界经济。美国房地产和衍生品支撑起的虚拟财富泡沫,正是过去拉动全球经济增长和产业链重构的动力。次贷危机终结了这个泡沫,也就意味着全球的这一增长动力正在消失。次贷危机的恶化,不仅会压平泡沫,还会引起信贷紧缩,加速作为全球产业链终端的美国需求的衰竭。
 
对中国的一些特殊影响
 
金融机构受到冲击。虽然美国金融机构破产给我国银行的资产造成直接的损失不是很大,但是如果有更多的美国商业银行破产,我国银行在与其进行货币互换、利率互换、汇率互换等衍生交易时可能面临交易合约无法履行的风险。此外,金融服务创新模式需要进一步探索。次贷危机中传统银行业务优势凸显,高盛和大摩被迫转型,国内中金公司也正开始从华尔街模式向国内传统经纪、自营业务转型。因此,中国金融服务业过去向西方“模仿式的创新”进程可能会短期受阻,需要探索真正适合中国本土环境的自主创新模式。
 
股市暴跌。尽管中国金融市场在资金上和国际金融市场联通,但股市依然由于投资者对经济基本面形势的担忧而出现大幅下跌。财富缩水的效应对房地产、汽车等高端消费造成了不利影响,对金融服务行业从业人员的收入和就业创造构成了不利冲击。
 
外资行撤资的示范效应冲击股市和楼市。近期,摩根士丹利遭遇困境,出售上海地产,雷曼兄弟也在给在华业务寻找买家,QFII出逃股市。这些危机缠身的西方金融机构在华投资的实际金额并不大,但由于外资行对中国股市、楼市的话语权较强,其一举一动产生的联动影响不容忽视。
 
中国政府将不断受到美国要求救市的政治压力。中国和日本是美国最大的两个债权国,拥有庞大的外汇储备,美国政府正在通过各种渠道对两国施加压力。例如,日本所在的G7会议和中国所在的G20会议等。
 
中国实体经济被迫转型。美国消费和中国制造成为2003年以来全球经济发展的典型模式,然而这一模式将随着次贷危机而转变。不仅如此,中国的内生性增长动力,房地产投资也面临着巨大挑战。按照亚洲国家人口红利对经济贡献的历史经验看,作为生产型的国家,劳动力人口的快速增长给各种经济发展政策提供了有力支持,其中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就是房地产市场和对外贸易。房地产市场繁荣的基础是劳动力转移带来的城市化需求,外贸市场繁荣的基础是劳动力比较优势在全球产业链的合理定位。而中国过去5年的发展模式正是人口红利背景下的比较优势和美国需求的一次完美结合,然而美国需求的破灭同时伴随着中国人口红利效应的减速,从而对中国内生、外生经济增长的动力同时造成冲击。
 
经济危机往往导致着政治危机和军事动荡,周边地区形势日益紧张,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国际环境产生不利影响。俄罗斯在经济崛起后要进一步重塑起政治军事大国的世界地位,美国也需要通过海外战争维系美元储备地位和刺激军工需求。而与此同时很多小国面临着经济危机,例如冰岛、巴基斯坦、韩国等已经面临着国家破产的风险,正给大国重新划分势力范围提供了契机。中国全球外汇储备第二、奥运金牌第一的大国地位,受到了全球的关注,其政策的执行将面临着政治、军事和经济等多方面的利益权衡。
 
中国可采取的应对策略
 
经济发展模式的积极转型。例如,大力发展高科技行业和服务业,减少国民经济运行对资源过度的依赖。大力发展公交系统,舒缓汽车超前消费造成的环境和交通紧张。提振农村消费需求,从金融、医疗、社保等方面保障农村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通过制度创新激励农村生产力的提高。
 
适当调整宏观调控政策,完善金融体系。以减税、降息等积极的货币财政政策抵御经济下行周期的不利影响。通过制度完善优化金融市场资源配置效率,协调债市、股市的均衡发展。向股市注入优质的资产,从而提振股市整体业绩的未来增长动力。
 
协调世界各国共同应对美国金融危机。中国由于持有大量外汇储备成为美国寻求救市资金的焦点,此时中国更应谨慎运行外汇资金,不能过多地为美国买单,而应协调全球各国共同承担损失。
 
积极把握中国在全球经济重新定位的机遇。首先,全球经济危机给中国提供了面向全球的收购机遇。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也为中国收购欧美金融机构和实体经济部门的廉价资产以及网罗优秀专门人才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会,但重要的收购需要进行科学论证,要有严密的制度作为风险控制的保证。其次,改善中国与欧洲和日本的贸易关系。欧洲和日本的出口受到美国需求衰退的影响后,会积极开拓中国市场,中国被动地成为了挽救这些发达经济体的“救命稻草”,恰可以利用这样的有利局面,进口一些过去存在贸易壁垒的高技术产品,并学习印度的经验让这些出口国把收入的一部分投资在中国建厂,帮助中国制造业升级。
 
《科学时报》 (2008-10-15 B2论坛综合)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