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新 闻  论 坛 博 客 分类信息 论 文 实名举报
       直播 | 科学时报系列 | English | 电子杂志 | 邮件订阅 | RSS | 返回首页   
科学网首页>新闻中心>正文
80载人生风雨路 满园桃李尽芬芳
 作者:孙琛辉 牛晓莉 来源:科学时报(http://www.sciencenet.cn/) 发布时间:2007-12-3 22:55:15 小号字 中号字 大号字
 
作为我国第一批博士生导师,童秉纲迄今为止只培养了16位博士;他从教55年,历经生死逆境12年,学生们却很少知道他的这段经历;他在力学领域成就卓著,却像普通老师一样每天拿着公文包准时出现在实验室里。
 
在众多和他一样成为教师的学生们的眼中,著名流体力学家童秉纲院士就是这样一位治学榜样、育人楷模。
 
80载人生风雨路 满园桃李尽芬芳

 

2007年,是著名流体力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童秉纲先生八十寿辰、从教55周年,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为此组织了庆祝活动。在为庆贺童秉纲先生从教55周年而举办的“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研讨会上,童秉纲先生的学生、同事20余人专程赶来参加,他们分别来自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院力学研究所及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等单位,都已成为各自单位的骨干和相关领域的专家。
 
会后,记者采访了童秉纲先生。这位头发花白的老人,讲起话来依然是思路清晰,娓娓道来,55年的教学经历在童秉纲的讲述中越来越清晰、丰富而动人。
 
历经逆境 始终保持一颗
 
不畏曲折的事业心
 
童秉纲从教55年,前20年主要从事教学及管理工作;“文革”期间遭到迫害,耽误了宝贵的时间;当他起步从事流体力学研究时已经45岁。25年后,由于他在非定常空气动力学、生物流体力学、航天器热防护气动热力学等前沿领域做出了系统的创造性工作,于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能够取得上述成就,得益于童秉纲始终保持一颗不畏曲折的强烈的事业心,也得益于他一贯“勤奋做事、低调做人”的精神品格。
 
谈起自己的人生历程,童秉纲用了“逆境很长、服务很多、很晚创业、小有成就”16个字来形容。
 
1950年,童秉纲自南京大学毕业后被分配至哈尔滨工业大学,并读研究生,后留校任教。1956年,由于对当时的哈工大副教务长提意见,童秉纲受到批判、挨整长达5年。“文革”期间,童秉纲又被以“漏网右派”的名义进行专政,关押1年,劳改2年半,受尽了折磨,经历了多次生死考验。“许多人都经历过那段艰苦的岁月。”童秉纲表示,当时有的人选择自杀、有的人意志消沉,他的选择则是:下定决心,一定要活着出去。
 
艰苦的12年,磨练了童秉纲的意志,养成了他乐观向上的精神和不畏曲折的事业心。他抓紧一切时间做事,编教材、搞研究,只求无愧于人生。他主编的两本教科书,分别在1987年和1995年获得全国优秀教材奖和国家教委优秀教材奖一等奖。他的研究于2002年获得何梁何利数学力学奖。
 
童秉纲为自己赶上了能够有所作为的新时代而庆幸。他认为自己事业成功得益于两个大机遇:“54岁时评上第一批博导,退休年龄推迟到70岁;快退休时当选为院士,工作时间再次得以延长。”
 
关于科学研究,童秉纲总结了12个字:精心筹划、真诚合作、认真坚持。认为这是自己的成功之道。
 
童秉纲始终坚持学习新的知识,保持着科学探索精神,选择课题的时候不但考虑其科学意义,还考虑到国家需求,并作精心选择和筹划。从1972年起,特别是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童秉纲和几位志同道合的合作者组成团队,始终以国家的需求为自己科学研究选题的出发点,在流体力学前沿的一些领域中开展了富有特色的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的创造性成果。
 
直面两个挑战
 
形成独特的教学方法论
 
提及教学生涯,童秉纲认为有两件“特别有挑战性”的事情。这两件事,促成了他独特的教学方法论的形成,使他所教授的课程一直深受学生欢迎。
 
第一个挑战,是童秉纲1961年调到中国科大不久,便接到了系主任钱学森布置的任务,为首届(58级)近代力学系学生补课。
 
钱学森认为这届学生的数学力学基础不够扎实,于是找到童秉纲,希望他担负起为他们强化力学基础的教学任务。这是一项很棘手的任务,好像煮夹生饭一样。当时该年级有8个班、200多人,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程度不一,讲起课来众口难调。
 
经过认真思考后,童秉纲认为补课的关键是要引导学生学会力学研究的方法论。他最后决定讲授最基本的但有深度的内容,既帮助尖子学生加深理解,也能为一般的学生所接受,然后通过大量习题的训练,来着重解决如何从实际中来又到实际中去的理解、分析和锻炼,帮助大家真正理解并建立起力学的思维方式,真正掌握力学的方法论。
 
实践证明,这个方法是成功的。应该说,在讲课中既传授知识,又启示其方法论,是他一贯的教学特色。
 
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教授朱克勤回忆:“童先生讲课条理清晰,物理概念和数学推演并重。41年后的今天,课程仍深深留在我的记忆中,在激发专业兴趣方面使我终身受益。当时的两册讲义,至今仍珍藏在我的书架上。”他介绍,正是由于童秉纲的引领,激发了大家的兴趣,当年高速空气动力学专业的15位同学中,有多人几经周折后仍回到了喜爱的流体力学专业,终身从事这方面的研究。
 
第二个挑战,是1986年童秉纲调到中科院研究生院后,开始为研究生讲授旋涡运动原理课程。
 
童秉纲认为,在研究生阶段,课堂上仅传授知识是不够的,必须让学生学会独立学习和研究的能力。所以童秉纲将授课时间定为36个小时,而不是学校原定的60个小时,他讲课的时间只占其中2/3。课上主要讲一些基本概念,细节问题都不讲,剩下的时间让学生做大量习题,让他们自己学习钻研,最后还要写成学习总结。
 
旋涡运动原理这门课程,童秉纲讲了10年。他的学生、现任中科院力学所常务副所长樊菁说:“童先生上课主要讲关键的原理、关键的方法,所以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上课时,童秉纲总是使用投影仪,并把讲课提纲复印后发给学生。17年过去了,樊菁至今仍清晰地记得:“童先生是我上学时唯一用投影仪讲课的老师。当时先生将16开的讲课提纲发给我们,我们拿着提纲对着投影上课。”
 
循循善诱 引导学生
 
闯出自己的新世界
 
1978年起,童秉纲开始培养研究生,1981年成为我国第一批博导。然而,从1981年至今26年,他培养的博士总数也不过16名。对此,童秉纲的解释是:首先,他对博士生招生比较认真;其次,自己的每个博士生都在做不同的题目,需要花很大精力加以指导,为此自己也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此外,自己也承担着很多科研项目,在时间和精力上受到限制。
 
童秉纲认为,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并做出创造性成果,是博士研究生最根本的要求。因此培养学生富有独立自主的意识和锐意创新的能力,就成为促使他们高质量成才的关键。
 
多年来,在博士生的指导工作中一直存在着两种模式。一种是以导师的研究框架为中心,由博士生来填充和发展这一框架,前后接力,形成系列成果;一种是根据新任务或新动态,鼓励博士生去独立耕耘,闯出自己的新世界。
 
樊菁说,导师带学生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做工作,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因为情况熟悉,做出什么结果心里也比较有数。而做新的领域则难多了,甚至有一定的风险,需要导师不断学习、不断判断,否则指导难以谈起。
 
童秉纲始终坚持后一种培养模式。所以,他会为每一位博士生提出新的问题,希望他们能够独立构建一个新的研究框架。在研究的过程中,他会及时适当地给予指点,极力扶植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新努力。他鼓励交流和讨论,到现在,每周一下午童秉纲都会组织学生在一起开会,让他们汇报、交流自己的进展与心得。
 
但是,童秉纲的严格在学生中也是出了名的,他的博士生很少有按期毕业的。中国科大近代力学系教授孙德军1991年随童秉纲读博,差不多读了4年,1995年春季才毕业。在孙德军看来,童秉纲指导学生认真、严格又严谨。“我跟童先生接触,最早的印象是他对每一件事情都特别认真,交代事情都非常清楚,我们一听完就知道第一步干什么、第二步干什么。第二个印象是他特别严格,希望每个学生选择一个独立的研究方向。第三个印象是特别严谨,从选题、调研到研究的每个环节都一丝不苟。”
 
已毕业的16名博士,他们都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研究课题,在多项重要项目中取得了创造性的进展。现在,他们中的大多数已经成长为国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相关领域的骨干和学科带头人。
 
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
 
对于教书育人,童秉纲有着自己的理解。他认为,近代大学学位体制建立后有两种“教书”模式。其中本科教育属传授知识型,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教育属独立研究型。前者的主要教育方式是讲课,后者则是指导学生独立从事科研,着力培养创新能力。与之对应,“育人”也通过两种途径进行。一种是物质的,也就是唐朝文学家韩愈所说的“授业”和“解惑”;另一种是精神的,也就是韩愈所说的“传道”,着眼于养成学生良好的人格。
 
童秉纲说:“帮助学生树立高尚的人格,教师要用自己的表现来潜移默化地对学生有所启示。”
 
童秉纲把研究生也当做自己的合作伙伴。他认为合作的基础应该是建立在对事业的共同追求、淡泊名利和相互宽容之上。凡是合作者,无论是对本校的教师和研究生,还是对外单位的专家,童秉纲都身体力行、几十年如一日,使得他在流体力学界赢得广泛的尊重。
 
朱克勤目前也有了自己的研究生和创新团队,他经常和学生分享恩师的治学与育人理念。他说,童秉纲在团队精神、踏实学习和坚持不懈等方面以身作则,是学生们最好的楷模。
 
北航前副校长邓学蓥教授是该研讨会邀请的嘉宾,他这样描述童秉纲:“导师的核心作用是要在学术、人品上起到楷模作用。应该说,童秉纲这两条都做到家了!”
 
中科院研究生院党委书记邓勇表示:“物理学院是我校一个非常强的团队,我想这与童先生有着必然的联系。无论从团队人员的吸纳、工作作风的形成,可以说都打上了童先生的一些烙印。”
 
问及他的业余生活,童秉纲说,他没什么特殊的爱好,每天的生活在别人看来是很枯燥的。现在,童秉纲仍带着7名研究生,仍坚持工作8个小时;只要不外出开会,仍会在每天下午3点钟准时出现在办公室,与学生们一同讨论问题,指导学生的科研工作。也许,这些看似平常而又平凡的事情,才正是童秉纲的兴趣所在吧!
 
E-mail推荐
相关新闻 当周新闻排行
消除文化泡沫 才有原始创新
分享文学和生活感悟
素质教育面对高考无能为力
数代师承成就“清华学派”
贺绿汀:从事音乐教育工作70余年
中国科大“一帮一”走过10年
西北农林科大:为青年教师成长拓路
武汉大学社会弱者权利保护中心 科研与...
教育部公示07年度高校科学技术奖授奖项目
“嫦娥一号”专家:万万没想到照片这么清晰
叶培建:嫦娥月照不是华南虎照
张林琦:艾滋病疫苗研究为何屡战屡败
评论:要收高学费,请张维迎先拉个账单
评论:“嫦娥”与“周老虎”用照片给全民...
本网推出“真真假假华南虎”专题
邓子新专访:二十年磨一剑 打开DNA研...
京ICP备07017567
Copyright @ 2007 科学时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