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这是科研人员每年都要考虑的一件大事,算得上科技界的“过独木桥”运动。过桥成功的人,自然高兴;不幸“落水”的人,游回起点,重整再战。科学网整理了博主们今年基金申请的一些经验心得,希望怀揣着同一份“国基梦”的人们早日实现自己的目标。
“数”说 查看详细>>
 
“2217,157986”
共有2217个依托单位提交项目申请,各类申请项目达到157986项;
 
“120,16.633,1800”
获批准的面上项目有16194项,资助经费达到120亿元;获批的重点项目为564,资助经费共计16.633亿元;重大项目1项,资助经费为1800万元;
 
“3.99,37”
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399项,资助经费3.99亿元;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5367项,资助经费37亿元;…… 
 
           
愉悦高“中” 查看详细>>
 
 
我也在周末接到了科技处的通知,很幸运,我属于激动兴奋的那一拨人,这个结果让我很高兴,也很受鼓舞,觉得是自己的想法得到了专家们的认可,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也觉得基金是公平的。
 
 
9年里,申请了8次国家自然基金。中间停了一年没有申请,每年都写,而且也不更换题目,反正经历这么多年的失败,我已经绝望了,认为不中是正常的。没想到今年我的基金成功了,真是绝望中的意外!中了虽然值得欣喜,但是也感觉一份艰巨的责任。原先准备轻松悠闲的心里又得紧张起来,必须尽力把事情做好,以不辜负评委和国家的支持。
 
 
今年,我已毕业的博士研究生有6人中标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面上项目或青年项目。捷报传来,我作为导师自然心里十分高兴。
 
 
终于得到了我的第一个基金面上项目,连续10年申请获得的第2个基金项目,到现在我还是非常激动,原来我是如此地向往它。现在基金对我来说,更多的是一种认同,一种肯定。
 
失落“分母” 查看详细>>
 
 
这位师弟2010年博士毕业,进所时他手上握有6篇SCI论文,其中第一作者就有5篇,中文核心若干篇。我建议这位师弟从国基青年项目开始申请。可是,他的老板看他的SCI论文比较多,就让他尝试国基面上项目。刚出茅庐的一个小屁孩就屁颠屁颠的直接申请国基面上,可想而知悲剧了。
 
 
我自己因忙于多头做战,也来不及认真阅读年前就下载的50份最新文献,最后主体内容是让博士后进行写作的。在提交申请书的截止期前,虽然我对申请书的许多内容进行了修改,但对技术路线等细节问题还是缺乏更多的思考,对最后的结果也是没有太大自信。因此,当看到今年入选名单中没有我的名字的时候,似乎没有特别感到意外的。
 
 
朋友进门第一句就问我,答辩得如何。我说,好像没有上。他说,怎么会呢?短时间的沉默后,他宽慰我说,没上也没关系,明年报杰青呗。对于优青,我是真的该说“永别了,优青”之类的话。大老爷们过了三十八岁就只能冲杰青和院士去了。
 
 
我坚信,年轻人的创造力绝对比我们年龄大的教师要强!!因为我自己就感觉到,我现在的思路与年轻时比要弱,我们只是写申请书经验多点而已。
 
 
我今年11月份就出站了,博士后基金永远与我失之交臂了。但这里我仍然想知道的是,我为什么总是失败?请诸位帮我指点迷津,以便为将来的自然基金做打算。另外,恳请博士后基金管理人员简化申请流程,学科方向最好由申请者本人亲自填写。这样虽然增加了有关人员的筛选工作,但可操作性和可行性将会大大提升。
 
严格“晒”选 查看详细>>
 
 
基金我评了十余年,从来不敢写一句“创新点不突出”就结束了。一旦我要指出别人的创新点不强,我就要费点笔墨,写上国内外的张三李四已经做了什么什么了,你要研究这个,因此创新点不太明显。同行评议下的任何结论,一定要有理有据,不能给申请人留下把柄和质疑的空间,也不要给国家基金委抹黑,现在我们好容易有个比较公正民主的基金资助机构。
 
 
我不明白的是:为何一个评审人有那么大的权利?为何他就敢于不顾申请人所陈述的事实而随意胡说?函评的方式是否值得改进?为何这么重要的野外发现连续两年无法获得资助?也请全国地学同行评价一下我的研究是否有重要的意义。
 
 
对第三个让人无语的评审意见,我可以写一个辩驳给基金委:评审人前半段抄自申请书摘要,随后胡乱指责,对申请书第x页、第xx页、第xxx页列出的至少四个科学假设完全无视……建议基金委拒绝支付其评审费。
 
 
项目的可行性分析缺少有力的证据,过于笼统的介绍无法判断项目具有可行性;申请项目的研究特色根本没有总结出来;研究项目的题目、研究内容与创新点之间的关系论述不是很清晰;创新点仅仅总结出分析方法的创新点,在研究思路、研究技术、理论方面创新不够……感谢评审专家,接下来的时间,努力回答18个问题,再接再厉。
 
 
从五个评审专家的意见来看,第一个是否定的意见,第五个没有给出是否支持的评价,其他三位是优先资助,但最后挂掉。想不明白的是第一个专家不予支持的理由。
 
 
看完评论之后,我想我大致已经明白了这次未通过的原因了:青年基金的研究工作,发表论文数目还不够,需要加强,这样别人才能看到实力;项目的创新性要再加突出,让别人看到本子眼睛一亮;通讯评审应该都是资助,但没有优先资助。这样在会评中,其实竞争力就下降了。
 
独到“谏”“解” 查看详细>>
 
 
科学网《2013基金申评》在线访谈 
 
 
在我自己的申请实践中,有一个深切的体会:不良评审人太害人。这种评审人的主要表现是:评审不认真,敷衍了事,甚至没有阅读申请书全文;外行评审,评审意见是不懂装懂;同行之间的恶意竞争,把别人打压下去,给自己留下机会。建立这种制度的目的就是给评审人一种压力:你的评审要负责任,否则以后你就当不成评审人了,还说不定你要面对申请人的质疑,可能会被列入“黑名单”。
 
 
少搞一些“鸡”(基金),多弄几只“鸭”(抵押,哪怕抵押人格也行)。成立比如“国家科研经费管理部”的机构,负责审核经费申请书、发放经费、获得收益。当然,有些研究可能会失败,投资自然不能收回。但是,从其他成功的研究单位或人员获得的收益,能够使整体收支平衡。所有获得资助的单位和个人,其经费数额和成果转化收入,都公开、透明。
 
 
牛教授他可以通过在不同的渠道拿钱,手里的经费‘本’有多少,他自己未必清楚,手里到底还有多少经费,可能他只知道个大数。他们的钱太多太多了,他们与主管经费的领导与办事员们及学术权力圈中的人组成了‘学术共同体’,中国的科技上不去,应该说,他们这些经费牛人要承担80甚至90%的责任。所以对普通教师的指责是没有道理的。
 
 
自然科学基金坚持支持基础研究,逐渐形成和发展了由研究项目、人才项目和环境条件项目三大系列组成的资助格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作为我国支持基础研究的主渠道之一,面向全国,重点资助具有良好研究条件、研究实力的高等院校中和科研机构中的研究人员。
 
 
近几年,因基金管理不规范造成的不良事件不断发生。据报道, 在2012年的一次教育部会议上就通报了6起科研经费贪污案件。最近浙大教授因经费问题受审,值得人们深思我们现行的国家资助的科学基金的评审,发放和管理是否规范合理。 欧美国家科技支持力度也很大,但像这种特大经费滥用事件极少发生。我们能否从他们那里学些什么?
 
 
国家对青年科技工作者的资助力度在逐年加大;青年科技工作者申报课题的难度小于中老年教师;生命科学、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术,永远是国家重点扶持的对象;冷门学科的土鳖博士毕业的青椒,在申报课题中不占优势的中年教师,这些被人遗忘的人群,也不要悲观。没有纵向课题,替别人打打工、搞点横向也能干点事。
 
成功之“道” 查看详细>>
 
 
国家自然基金鼓励创新,所以你的idea一定要有原创性。什么叫原创,有几种可能:①上者:你在10分以上杂志发表过originalpaper,而且引用率很好;②中者:国际上最热门顶尖的东西,在国内开展尚处于起步阶段,你是这个领域的先行者;③下者:在小方向上,你有了4-5年的研究经历,有资格对目前存在的难点进行深层次挖掘。
 
 
对于写本子,说认真很容易,真正写的时候总感觉有点力不从心,没那么多东西可写。写初稿的时候还好,很快就把整个框架写完了,但内容不够饱满。之后就是往框架里添加详细内容。感觉有点像挤牙膏,越挤越少。到最后就成了检查错别字、语句是否通顺。要尽量把问题说清楚:为什么要做这个项目?别人有没有做过,做到了什么程度?你打算怎么做,能做到什么程度?难点在哪?创新点在哪?
 
 
回顾整个基金申请过程,个人觉得写申请书过程就是对如何科研的领悟过程。研究首先需对要解决的科学问题有自己的认识和理解,不能人云亦云。对研究领域的概况有一定了解,并找到其关键点,只有这样研究才有了方向,研究也才有了意义。申请基金的要点就是创新性,创新点的选取更需要对本研究领域现状有充分的调研,只有清楚的认识研究现状及其不足,才能找到创新点,并制定出可行的研究路径。具备了上面要素才可以敲开研究的大门,基金申请的成功也就水到渠成。
 
 
单就申请书来说,它应该就是一份长期的实验规划。把2-3年的时间里想做的事情,系统地、逻辑性地表达出来。好的计划对课题进展无疑是有利的,但俗话说计划跟不上变化,尤其是在科研领域里表现得更加明显。在准备投入研究之前,还是要制定更加符合实际的短期实验计划。我常常做的是一些短期规划,一个月的,最多一个学期的。规划的周期越长,所用的文字就越少。因为长时期的规划其实就是一个个列出的提纲。
 
 
不要傻着把你可以解决的短板暴露出来,这事儿你自己知道就行了;优中选优不一定是指申请人的知识储备,实验技术,已经取得的成果,有时候还需要一些优越的经历支撑;不要盲从小道消息,一切以官方信息为准;无论如何,要相信国内科研的大环境是好的,只要你够硬,就果断暴露出来,不要怕风吹日晒的;做自己最重要,相信自己的智力和能力,就等于相信评委。
 
 
给申请青年基金的同仁们一个提醒,不要死抱博士期间的东西,你已经完成了博士论文,说明你的研究已经初步成型,相应的成果报道已经产出,评审专家可能对这个东西似曾相识,自然结果不会太好;此外,对于进入新的工作单位的同仁们,要考虑长远发展,能结合到新单位的研究优势最好不过,避免学术边缘化,把自己逼入死角。
 
评审“内幕” 查看详细>>
 
 
我觉得除非有强有力的证据,表明评审者借学术分歧之名,行打压异己之实,否则申请失败者最好不要对此发表过激的言论(不是从怕得罪人的角度出发),甚至得出“黑评审”泛滥的结论。整体而言我还算比较适应国家自然基金这套体系,相比之下申请其他类型基金的成绩更差。尽管我无法否认有所谓的“黑评审”存在,但根据我十余年的经历,如果说到处都是“黑评审”,那为啥我没碰上呢?难道我的运气就特别好?大概不能这么说吧。
 
谢经武:为国家自然基金委评审基金十年有感
 
国家自然基金委运行机制一流。自2000年来,我参加过许多基金的评审,除国家自然基金委外,每年参与美国卫生研究院,欧洲及香港的基金评审。从整个评审的程序,过程和收效,国家自然基金委基金的评审应是一流的。除严格的初审外,二审也很公平。
 
  
在这里,我想再一次印证很多人的一个观点:国自然是国内所有科研项目中唯一的一片净土,这次申请,我没有找任何关系(说实话,我也没有人可找)。因为上一次的失败,我仔细阅读了评审人的观点并加对标书加以改进,尤其是创新性方面,读了不少文献,添加了一些很好的idea。所以,我相信国自然的公平性,评审的专家都很清楚,你在这个标书上面付出了多少努力和汗水。没有付出,哪里会有收获呢?
 
 
我个人认为作为面上基金和青年基金项目两者评审不能采取统一标准。两者评价标准的共同点是申请人都要认真考虑项目选题的科学依据,主要科学问题与关键问题提炼是否准确,解决科学问题的技术路线设计是否科学合理。 而不同点自然主要体现在申请人的研究基础。
 
 
我自2004年开始(通讯)评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掐指算来至2013年恰好十年。至2012年不同意资助的仅有1项仍获得资助,我很为这个成绩骄傲。但2013年颠覆了,不同意资助的4项获得资助。重新审视了评审意见,除1项外,其余仍坚持之。评审人应该有独立的学术判断。
 
 
我理解,每一份基金申请书都承载着一份希望,那是血汗浇灌出的希望。作为一位负责任的评审人,在评审过程中我确实做到了对每一份申请书中每个细节都进行精心论证,对我给出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的评定意见都是建立在实实在在的事实之上,真正做到了殚精竭虑,绞尽脑汁。
 
更多故事 查看详细>>
策划/制作:张笑 方芳      题图设计:毕菲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