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星等 来源:《人类学学报》 发布时间:2012-5-22 9:53:50
选择字号:
百色六怀山遗址周边新发现旧石器

百色六怀山遗址周边新发现的石制品,图中1-2为石核,3-4为石片,5- 8为手镐,9—12为砍砸器。(徐欣、李锋供图)
 
六怀山遗址是广西百色盆地内一处重要的旧石器时代早期遗址,2008年12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广西右江民族博物馆研究人员在其周边进行考查时,新发现旧石器地点3处。石制品类型包括石核、石片、砍砸器、手镐等,石制品原料主要为石英岩、石英砂岩、粉砂岩等,石器毛坯主要为砾石,器型粗大,具有南方砾石石器工业的鲜明特征。初步分析显示,新发现地点属同一时段人类活动的结果,进一步的工作将有助于了解旷野遗址人类行为特点,丰富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研究的内涵。最新一期《人类学学报》(31卷2期)刊发了该项研究成果。
 
六怀山遗址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右江区龙景街道办事处江凤村一组六怀山,本次新发现的遗址位于六怀山遗址西北,地名为白坟的地方,距原六怀山遗址发掘区约2.8公里,均处于右江右岸第4级阶地后缘。遗址周围为起伏平缓的低山丘陵,阶地堆积被侵蚀,红土裸露,冲沟发育。
 
研究人员在3处新地点共采集石制品37件,其中6件出自网纹红土层,其余为地表采集。网纹红土地层中含有一条砾石条带,分布稳定,延续范围广。地表采集的石制品均位于该砾石条带下的小冲沟内,因此推断石制品可能均出自网纹红土地层中的砾石条带,所采集的石制品可视为同一时代产物。部分石制品表面有轻微的风化、磨蚀痕迹。
 
新采集的石制品类型包括石核16件,石片5件,断块4件,砍砸器7件和手镐5件。石器较为粗大、厚重,加工简单,多保留有大面积的砾石面,属于大型砾石工具。石制品原料为河滩砾石,岩性以石英岩、石英砂岩、粉砂岩为主。剥片以锤击法为主,多为单向剥片;石核未见预制修理,台面均为砾石面,且利用率较低。石器修理均采用锤击法,多为单向加工,由较为平整的一面向另外一面进行加工修理。刃缘加工连续、平齐,刃缘形态多为凸刃。
 
研究人员结合以往对网纹红土地层形成年代的研究及地层、地貌分析,初步推断百色六怀山附近新发现的旧石器地点的时代应为中更新世早期,与六怀山遗址基本处于同一时代。
 
新发现的材料中,石器的器型有手镐、砍砸器等,尤其手镐较为典型,为百色盆地旧石器的研究增添了新的研究资料。同时,新发现的3处旧石器地点虽相隔一定距离,但同属一个层位。从出露的地层剖面观察来看,该层位含有较多的石制品,集中分布于网纹红土中含小砾石的条带中,并且这一文化层位在调查区域内分布广泛。这暗示着当时古人类曾进行过较为密集的活动,且活动范围较广。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高星研究员说,初步的石制品分析显示其石器技术、石器类型皆十分相近,故可将其看作同一时段人类活动的产物。今后可对此地区进行详细的地貌、地层分析,选取不同地点进行发掘,并开展以探究人类行为为目的的研究,重点分析其原料选择、石器使用与食物获取方式、土地利用方式、流动组织等,这将有助于理解旷野类型遗址的人类行为特点,丰富中国旧石器考古学研究的内涵。
 
该项研究获得了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应对气候变化的碳收支认证及相关问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的资助。(来源: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