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纾 来源:《心理学报》 发布时间:2010-9-13 12:50:04
选择字号:
模型检验风险决策研究获新进展
 
人类如何进行风险决策一直是经济学和心理学的未解之谜。行为决策研究者通过建构不同的模型来描述、解释、预测及指导人们的行为。这些模型可以根据代偿性(compensatory)vs.非代偿性(non-compensatory)的特征分为两大类:整合模型(integrative model)和启发式模型(heuristic model)。整合模型是基于“无限理性”观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它假定人们愿意,也能够对各种信息进行整合,最后选择一个总体价值(value)或效用(utility)等等最大化的选项。整合模型家族以规范性决策理论中的期望效用理论(Expected Utility theory)以及2002年诺贝尔奖获得者Kahneman等人提出的预期理论(Kahneman & Tversky, 1979)以及累积预期理论(Tversky & Kahneman, 1992)为代表。启发式模型则是基于“有限理性”观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它假定人们不能,也不会对各种信息进行整合,而是通过诸如满意性法则(Simon, 1955)、占优启发式(Brandstatter, Gigerenzer, & Hertwig, 2006)等各种启发式或经验法则来做决策。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通过4个实验,从齐当别模型的视角,以决策过程反应时为指标对两类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决策者在模糊决策过程的反应时反而快于风险决策过程的反应时;决策过程反应时并未随着选项之间的总体值(CPT值)差值的变大而变快,这意味着,决策者并未对选项的整体期望价值或效用进行计算,并据此作决策。同时,研究结果还表明,决策过程反应时也未随着占优启发式模型所假定的决策步骤的增加而变慢而是符合齐当别模型的预期,即,决策过程反应时随着维度之间差别的变大而变快,这意味着,启发式模型能够较好地解释人们的决策过程,但绝不是Brandstatter等人提出的占优启发式。本研究从决策过程的角度对包括期望价值理论以及预期理论等经典行为决策理论提出了挑战,为检验及构建新的行为决策模型提供了借鉴。
 
该研究受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SCX2-YW-R-13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70871110)、北京市重点学科建设等项目资助。研究论文已发表于《心理学报》:汪祚军, 欧创巍, 李纾 (2010). 整合模型还是占优启发式模型?从齐当别模型视角进行的检验. 心理学报, 42 (8), 821-833.(来源: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汪祚军)
 
更多阅读
 
 
论文作者:李纾 DOI: 期刊:《心理学报》
论文摘要链接:http://journal.psych.ac.cn/xuebao/qikan/Cpaper/zhaiyao.asp?bsid=3128
论文新闻作者:汪祚军 联系人姓名:李纾 电子邮件:lishupsych.ac.cn 联系电话: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读后感言:

验证码: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