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梁璐等 来源:《PLoS综合》 发布时间:2010-10-25 10:16:15
选择字号:
禽流感时空传播规律研究获进展
 
最近,由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清华大学牵头的一项科学研究表明,在全球尺度上,高致病性H5N1型禽流感长距离迅速传播的主因是候鸟迁徙。与先前一些研究的观点有所不同,该研究认为导致欧洲和非洲禽流感流行的变异H5N1病毒可能是由西伯利亚东部的候鸟之间的交叉感染所致。该研究论文发表于10月22日的《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PLoS ONE)上。
 
2003年至2007年间暴发的高致病性H5N1型禽流感,席卷亚洲、欧洲和非洲55个国家和地区。科学界对其传播主导因素以及病毒发源地至今争论不休。对主导因素的观点集中在候鸟迁徙和家禽运输传播,起源地的争论矛头多指向中国南方的家禽散养区。
 
为解决上述问题,牵头单位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大基金项目——“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研究传染病时空传播与流行规律”和科技部“973”项目——“利用遗传地理时空模型预测H5N1禽流感病毒的传播及控制策略研究”的支持下,联合军事医学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瑞士伯尔尼大学、美国加州大学两个分校的学者,经过三年的努力,首次结合空间信息与生物信息领域的技术,取得H5N1型禽流感传播机制和路径研究中的新进展。
 
研究组开发了基于球面地理坐标的新型地理信息分析软件——Global Analyst,并用其对2003年至2006年期间3000多例发病点病例进行了时空一体化分析,发现候鸟犹如疾病“导火索”,可以将病毒迅速带至其他地方,并引起局部区域的大规模暴发。结合空间分析结果,利用空间化的系统发育学数据,分析热点区域H5N1病毒毒株序列间的遗传进化关系,认为传往欧洲和非洲的H5N1病毒的主导株可能是西伯利亚东部候鸟之间的交叉感染造成的变异所致。作为东亚迁徙通道上鸟类最大的繁殖区,加强西伯利亚地区候鸟的监控,将对认识H5N1疾病传播机制并对其进行预防起到关键作用。
 
公众健康是人类最为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随着全球变化的加剧,流行病的传播扩散已不单受几个因子的影响。该研究突出了大学科跨度,强交叉力度的优势,为流行病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来源:科学时报 张巧玲)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读后感言:

验证码: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脂肪沉积相关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40亿年前生命如何产生?室温水中找答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