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信息科学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论文作者:王喜全等 期刊:《中国科学D辑》 发布时间:2008-12-11 15:44:38
城市化进程对北京冬季降水分布的影响
 
城市化对降水的可能影响问题,存在两种相反的观点:多数研究者认为城市的动力、热力作用使城区和城市下游地区降水增加;少数研究者认为城市大气污染物的微物理过程使城市下游地区的降水效率降低。
 
北京及其周边地区是我国快速发展的城市群之一。在上世纪80年以前北京城区集中在现在的2环路以内;80年以来北京城市化进程加快,1984年三环路通车,1990年四环路建设,2003年五环路全线通车,到现在的六环路建设,北京市中心城区从约60 km2发展到目前的约300 km2。最近几年,东起定福庄,西到石景山,北起清河,南到南苑,方圆1040 km2内的城市化进程发展迅速。虽然已有许多关于北京“城市热岛”效应方面的研究工作,指出北京的“城市热岛”强度有随城市化进程增强的趋势,但城市化进程对北京地区降水影响的研究并不多见。由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竺可桢-南森国际研究中心王喜全副研究员担任第一作者撰写的,发表在《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8年第11期上的《城市化进程对北京地区冬季降水分布的影响》一文部分回答了这个问题。
 
他们根据北京地区城市化程度,将北京城市化进程分成两个时期,即以1980年为分界点,将1961~1980年划分为城市化慢速期,1981~2000年为城市化快速期,利用北京地区14个标准气象站40年的降水量资料,研究了城市化进程对北京地区降水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地区冬季降水分布发生了显著的、系统性的变化,即城市化缓慢期,北京地区南部为降水相对较多地区,北部为降水相对偏少地区;城市化快速期,相对降水量的分布则正好相反,南部地区为降水相对较少地区,而北部变为降水相对偏多地区;之所以发生这样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是,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北京冬季“城市热岛”和“城市干岛”效应增强,特别是在城市化缓慢期冬季的“城市湿岛”转变为城市化快速期的“城市干岛”,这一转变加速了云下降水物的蒸发过程,使城区及南部地区的地面降水相对减少。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以及人口的增长,加上华北地区的连年干旱,北京的城市供水及工农业用水出现逐年紧张的状况,成为北京及周边地区发展的制约因素。降水是水资源的重要来源。因此,研究城市化对北京及其周边地区降水的影响,对了解北京水资源现状及其变化趋势,解决北京水资源短缺问题会有很大帮助。(来源:EurekAlert!中文版) 
  
(《中国科学D辑》,38(11) 1438-1443,王喜全,郭虎)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相关论文 一周论文排行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