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张慧 徐心成 陈子妍 来源:澎湃新闻 发布时间:2022/5/22 22:36:22
选择字号:
守护生物多样性宝库,华东师大科学家跋涉在常绿阔叶林间

 

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作为一种独特的植被类型,常绿阔叶林被科学界普遍认为是重要的物种起源中心,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生物资源。

中国的常绿阔叶林在世界上分布最广、面积最大,类型最为复杂多样,是全球常绿阔叶林的主体,并维持着较高的生产力。

澎湃新闻记者从华东师范大学了解到,该校科研团队从开启常绿阔叶林研究之路至今,已有数十年。为开掘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保护、恢复和利用提供人才智力支撑。

位于浙江宁波的天童国家森林公园坐落在中国常绿阔叶林分布区的最东端,植物物种相当丰富。这里长期受东亚季风影响,海洋性气候特征显著;同时,因地处我国东部高度城市化地区,位于我国最大的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中,其生态系统类型具有显著的城镇化干扰特征。

在这里开展长期定位观测和研究,可以揭示在城市化和海洋气候因素共同影响下,亚热带东部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动态,也可开展受损森林生态系统生态恢复与重建的科学实验。

上世纪80年代,华东师大教授宋永昌带领团队在天童国家森林公园开展植被定位研究。90年代,华东师大天童生态试验站设立,成为我国成立较早的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之一,由华东师大教授王希华担任首任站长。如今,实验站已成为浙江天童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简称天童站)。

在这里,研究人员通过一次次的野外调查,摸清植被“家底”。

在20公顷的观测样地内,天童站的研究人员需要对胸径达1cm以上的树木进行逐棵记录,包括树种、个体大小、树的生长情况、空间坐标等,胸径测量误差不能超过0.1cm。光这一项研究,十几个人的团队就要花整整一年时间。

天童站工程师杨庆松博士说,从监测结果来看,他们在天童20公顷森林样地测量到近10万株植物,记录的木本植物多达154种,数量超过海南尖峰岭热带60公顷森林样地木本植物种类的一半以上(290种),这在亚热带森林中种类算相当丰富了。

目前,天童站已经围绕生物多样性、全球气候变化和植被恢复构建了七大观测研究平台。

全面的生物多样性研究数据离不开新技术的发展支撑。王希华带领科研团队围绕天童野外观测中心建设,搭建了地空一体化的森林生物群落观测系统,采用先进仪器设备获取个体生理生态、形态、功能和群落结构等不同类型的生物多样性观测数据。

经过长期的野外观测,宋永昌指出,在长期的人类干扰下,中国常绿阔叶林面临着分布面积日益缩小,群落类型和物种数量逐步减小的局面,绝大多数表现出群落结构趋于简单、固碳保肥能力减弱等退化特征。

随着全球变化,生物多样性正以空前的速度减少,严重威胁着人类福祉。“片断化是当前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最主要的因素之一,主要通过改变物种赖以生存的环境,而对生物多样性产生重大影响。多途径和角度探索常绿阔叶林生物多样性奥秘,可望为有效保护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华东师大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院长陈小勇教授说。

此外,通过学科交叉探讨全球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科研团队进一步发展了生物多样性-生物入侵关系的研究框架,发现气候变化下森林恢复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的多维效应的限制作用,揭示了植物叶片功能性状间的权衡关系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规律,为全球变化背景下森林恢复和多样性保护措施的制定提供了理论支撑。

天童站夏建阳教授说:“我们研究发现,面临干旱威胁,常绿阔叶林较其他生物群落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因此,常绿阔叶林的保护对于稳定全球植被生产力以及未来更为极端的气候条件下的陆地碳汇的重要意义。”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