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晴丹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1/3/23 13:53:02
选择字号:
世界一流大学不能只看重“学业热情”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是一句我们从小到大听老师、家长说了无数遍的谚语。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欧洲、北美很多学校里,学生常被老师和家长教导要发现自己的梦想,找到自己真正感兴趣、有热情的事业,正如苹果公司前CEO史蒂夫·乔布斯曾说过的:“有热情的人能改变世界。”

那么,国际一流大学在录取本科新生时,最看重的特质是什么呢?

由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研究者李星煜率领的研究团队首先分析了2019年U.S. News排名前20的学校,发现其官网上最重视的特质是“学业热情”——每所学校的官网招生页面上,平均提到“学业热情”相关的关键词至少2次。

但是,这样的录取标准,对于来自不同文化的学生来说,其实并不公平。

“因为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文化。文化会深刻影响到中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业成就。李星煜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表示,在欧洲、北美等个人主义文化盛行的地区,学生可以为了自己的热情而奋斗。对自己选中的科目越有热情的学生,学业成就(考试分数)就越高。但是,并不是对全世界所有地区的学生,学业热情都有同等的重要性。

该研究团队量化分析了59个国家、120万中学生的数据。数据中包含学生在问卷中自我报告的对学习科目(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以及学生在对应科目中的考试成绩。近日,最新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

研究结果表明,在东亚和东南亚(如中国、新加坡、韩国、泰国等)、南美(哥伦比亚)等盛行集体主义文化的地方,学生为了让家人、老师感到骄傲而好好学习,也可以获得好成绩。在这些地区,对学业更有热情的学生,考试分数也会更高。但是,在集体主义地区学业热情对学习成绩的预测力,要显著低于在西方个人主义地区(如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

因此,如果世界一流大学只认可“对学业有个人热情”的学生,那么他们也会同时错过许多来自多元文化的英才。这些英才可能并不仅仅是为了自己个人而奋斗。他们是为了自己的家庭、甚至是社群和国家而奋斗,并拥有同样优异的学业成就。

最后,研究者指出,文化差异不仅存在于国家之间。每个国家、城市内部,也都有不同的文化。例如,工薪阶级的学生通常更多地为了自己的家庭而非个人在奋斗,而中产阶级的学生则更多追求个人热情和兴趣。

总的来说,任何一个国家的顶级教育机构在录取学生时,都值得考虑不同学生所处的不同社会文化背景,并尊重多元背景和多元学术动机,这样才能发掘出学生的潜力。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73/pnas.2016964118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