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郑金武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1/2/13 22:28:18
选择字号:
魏世杰:脚踏实地解决量子科学前沿问题

 

大年初二一早,当许多人还沉浸在春节的喜庆氛围中时,魏世杰和团队的同事就来到了单位,重新投入到了科研项目的调研工作中。

作为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北京量子院”)与清华大学联合共建(共同培养)的博士后,魏世杰虽然刚刚30岁出头,但却已经是北京量子院量子应用算法方向的核心人员,是北京量子院兼聘研究员、清华大学教授龙桂鲁团队的骨干成员。

“响应国家倡议,我们今年就地过年。”魏世杰告诉《中国科学报》,因为回不了河北保定的老家,“对家人的思念是必然的,今年就通过视频向家人问好”。

魏世杰所在的“量子应用算法团队”中,全职的研究人员还有张江、张飞昊、林再盛、周增荣四名研究人员,今年也都在北京就地过年,“今天他们也都来加班了。”

近年来,量子计算领域不断取得重大进展。推动量子计算开展有实际价值的应用,成为量子计算机领域的科学家们和大公司机构研究的重点问题。

“量子应用算法研究方向”的主要工作,包括发展新型量子算法;开发定制性量子算法软件,推进产业应用;搭建量子云平台,构建量子生态等。

“作为科研人员,要脚踏实地,严谨客观,瞄准科学前沿,解决国家所需,做一些有社会价值的研究工作,为科技强国贡献一点力量。”魏世杰说。

魏世杰所在的北京量子院,成立于2017年年底,是一个由北京市发起,联合中科院、清华、北大等多家顶尖学术单位共建的新型研发机构。

在组织架构上,北京量子院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在运行机制上,量子院积极在人才兼聘、存量资源整合、知识产权共享等方面探索体制机制创新。

值得关注的是在人才引进与培养上,北京量子院打破原有的科研单位人员编制化、工资额定化的模式,实行与国际科研机构接轨的人员聘用制、薪酬灵活化等模式,引导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人员以全职、兼聘等方式参与量子院工作,推动人才自由流动。

从清华大学博士毕业后,魏世杰进入北京量子院。“量子院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个比较稳定和宽松的平台。而且在这里可以联合高校等各方力量,做一些交叉性研究。”

2020年,龙桂鲁、魏世杰、李行等人以“用于量子化学模拟的全量子本征求解器”为题在《Science》的伙伴期刊《Research》杂志发表论文,宣布构造了一个“全量子本征求解器”,相当于开发了一款量子计算机“应用软件”,使量子计算机能够计算分子基态能级和对应的电子结构。

2021年新年伊始,龙桂鲁、魏世杰等人对“量子梯度下降算法”作了改进提升,降低了该算法对量子线路等资源的需求,且该算法在复杂的高维数据的优化方面明显超过经典算法。相关成果发表在Nature子刊《量子信息期刊》上。

魏世杰觉得,北京量子院相比于高校,其科研方向更加注重国家所需和实用化,有助于推动自己的科研成果真正服务于社会发展。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这表明国家越来越意识到科技创新的重要性。”魏世杰说,“目前,国家积极加大投入,为广大科研人员提供了良好的待遇和科研保障,创新创业的氛围越来越好了。”

谈及新一年的期盼,魏世杰说:“希望量子院今后更加积极主动地引进人才,壮大量子科学研究的队伍。同时进一步健全绩效激励机制,激发现有科研人员的创新潜能。祝愿量子应用算法方向能不断取得科研突破,量子院科研事业蒸蒸日上。”

大年初二,魏世杰(右一)团队在讨论研究问题。量子院供图

魏世杰与团队成员在讨论研究问题。量子院供图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