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鹏飞 高璐 黄辛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1/11/23 9:03:37
选择字号:
割稻子、摘橘子、烤红薯、土灶饭……
上海交通大学多措并举上好劳动育人“大思政课”

 

 
 
学生参加 “收获在金秋”系列劳动实践 。上海交通大学供图                    
 
左手抓稻、右手执镰刀割下,捆扎成束、拍打脱粒……近期,上海交通大学联动校内外资源,积极开辟校外生产性劳动场所,加强劳动教育实践阵地建设,开展别开生面的劳动教育大思政课。
 
10月份以来,校团委牵头,面向全校学生开展了劳动教育专项教育,同时以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等为代表,整建制组织近2000名学生,先后前往松江区柳港镇朱定村、奉贤区庄行镇马路村、闵行区颛桥镇光明村、崇明区长兴镇潘石村、闵行区吴泾镇星火村以及松江区叶榭镇张泽四村等地开展“收获在金秋”系列劳动实践,让学生在汗水中体会劳动之光荣。
 
上海交通大学在组织学生普通农业生产劳动的基础上,还不断通过行业教育让学生增加专业前沿知识、感受领域内的大国重器,将劳动教育与行业教育有机结合,切实增强育人成效。
 
在农田体验劳动之余,同学们来到了振华重工长兴基地实地走访,在一流企业了解现代化工业生产。工厂内随处可见庞大的集装箱和正在作业的运输车,29层观景平台上能远眺0号码头气势恢宏的龙门吊,这个占地约5000亩的基地,承担着最为重要的生产任务。
 
自2020年4月启动全面加强劳动教育工作以来,上海交大融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教学资源,以劳动实践、志愿公益、社会实践、科技创新为抓手,建强第二课堂劳动教育,依托劳动教育通识课、劳动技能课、农民丰收节重要节点主题实践、劳动教育主题讲座、“劳动大接力”宣传教育等方式落实育人任务。
 
依托农业与生物学院的学科特色,上海交通大学试点打造“1+3”劳动育人模式,即以一门精品劳动教育思政课为核心,以生产性农业劳动、服务性实践劳动、创造性科创劳动三种劳动教育形式为载体,将劳动教育纳入课时,形成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融合的劳动教育模式。“走进神秘的番茄世界”立足于第一课堂,面向全校学生开放选课,将劳动元素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在满足学生兴趣的同时,实现劳动教育与专业知识的有机统一。精品社团“葡萄与葡萄酒文化”深受学生欢迎,在学生高度热情的基础上,开设第二课堂,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搭建了面向全校的劳动教育平台。
 
依托励志讲坛,学校开设系列讲座“劳模讲堂”,通过邀请“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动模范,帮助学生开阔人生视野,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和理想。其中,获得“时代楷模”闽宁协作援宁群体代表荣誉称号、扶贫剧《山海情》中凌一农教授的原型林占熺教授受邀就“我的选择”对话上海交大学子,讲述他的人生选择与奋战在菌草研究一线的心路历程,分享科技扶贫的经验,激励交大学子以之为榜样,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肩负起科技减贫、科技兴国的光荣使命。
 
劳动教育是构建“五育并举”育人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至关重要的一环,未来上海交大将进一步强化劳动教育课程建设,创新劳动技能课实践载体,积极组织校、院两级建设校内外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教育基地,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校园文化氛围,有机结合思政教育、专业教育和劳动教育,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扎实提升劳动教育育人实效。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