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田瑞颖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1/10/16 8:08:05
选择字号:
马克平: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研究需“走出去"

 

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期间,中国承诺将率先出资15亿元人民币,成立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支持发展中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马克平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表示,这是中国作为大会主办方对缔约方和国际社会关注焦点问题的积极响应。

他指出,与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资金机制相比,可用于生物多样性履约的资金“少的可怜”。“资金严重不足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不能如期实现的主要原因之一。急需为第15次缔约方大会即将审议通过的2020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的实施筹措资金。”

马克平告诉记者,中国政府设立基金之后,10家中国机构和企业在COP15的闭幕式上承诺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投入25.5亿元人民币。

“这展示了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的决心和行动。希望中国生物多样性研究与保护的作法和经验能够得到这些基金的资助,向发展中国家推广,以提高他们的研究和保护能力,实质性推动未来十年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框架的实施。”马克平说。

在他看来,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开展得非常出色,生态保护红线以及正在建设的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都提供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中国方案”。

过去十几年,马克平带领团队与瑞士和德国的科学家在江西新岗山镇的一个山头种了30万棵树,他们发现物种多样性越高,储碳能力就越高。他们对浙江开化的古田山上亚热带森林样地超过14万棵木本植物进行的动态监测也表明,物种多样性越丰富,植物就会长得越茁壮。

为何会开展如此大规模、长时间的研究?马克平认为:“只有更好的数据和科研积累,才能回答更重要的科学问题。”他表示,宏观生物学研究需要多年的积累、良好的研究平台和实质性的国际合作。二十年来,他与团队陆续创建了中国森林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亚热带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实验平台、国家标本资源共享平台、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安全大数据平台以及亚洲植物多样性数据库等,积极推动中国生物多样性信息学的发展,努力建设国际化团队。

在马克平看来,中国在生物多样性研究、保护方面已经形成了一系列很好的做法和经验,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大背景下,我们需要进一步“走出去”,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近年来,中国在政治、经济上的全球影响力提升非常快,但在科学方面‘走出去’仍远远落后于这一步伐。作为科技‘国家队’,中科院应该以科学为支撑,努力填补空白。”他说。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