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辛 赵广立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0/4/2 16:56:56
选择字号:
新发明给筷子“戴口罩”

发明作品示意图.jpg

发明作品示意图 

从《工程学导论》课堂上萌生的一个思路,上海交通大学学子将“给筷子戴口罩”的想法变成现实。近日,《中国科学报》记者获悉,上海交通大学一支由学生组成的研发团队发明了“金钟叉”,为避免餐桌疾病传播和感染提供了一个物美价廉的解决方案。更值一提的是,该方案将很快从实验室走向市场。

“金钟叉”的主要发明人由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医学院等专业学生组成,项目负责人陈心佩称,牵头该项目的初衷是希望解决幽门螺杆菌患者反复治疗、反复感染的问题——他们期待“金钟叉”像武侠小说中的“金钟罩”功夫一样守护人们身体健康。

合餐制易带来疾病传播,筷来箸往常常为病菌扩散打开方便之门。为避免共餐交叉感染,公筷制和分餐制是对抗共餐交叉感染的有效途径,但是这两种方法要么操作较为繁琐,要么与我国饮食习惯不符。

受该校在线课程《工程学导论》的启发,陈心佩等人萌生了发明“金钟叉”的想法。

从人戴口罩得来灵感,研究团队最终决定为中式筷子设计一件能快速灵活穿戴的“口罩”。这个“口罩”其实是一个保护套——其前端采用叉勺形态设计,从而实现比筷子更丰富的取菜功能——用户在用餐过程中先通过筷子夹取保护套,随后通过保护套取菜到自己餐盘内后,再脱离保护套使用筷子进餐。整个用餐过程可在筷子不离手的情况下实现公筷、私筷状态切换。

实践证明,该方案比公筷效率更高,且不存在公私筷弄乱的问题。此外,他们还在保护套上采用抑菌涂层技术,以进一步降低潜在的交叉感染风险。

产品设计中最难克服的是生产工艺问题:要确保用筷子夹取保护套后在取菜过程不松动,这需要材料有一定硬度的同时具备弹性。通过与浙江餐具生产企业沟通并反复测试,他们最终找到一款弹性材料,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并完成了专利和商标注册。

近日,该团队获得相关企业数百万元投资进行产品量产,“金钟叉”产品将于近期投放市场。从课程作品设计到市场落地时间非常短,这得益于学校双创体系给予的软硬件支持。

“虽然这是学生设计的一个小发明,但却很实用很有意义。”该校工程学导论课程管理教师乐金伟表示:“工程学导论课程非常侧重拓展学生视野和外部资源整合,比如我们经常邀请各领域投资人作为评委参加学生结业课程项目展。同时,上海交通大学是全国首批双创示范基地,有非常完善的师生双创体系,在整个过程都能给予支持。”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