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冯丽妃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0/2/13 20:09:06
选择字号:
心理战“疫”,别被情绪裹挟

 

新冠状病毒疫情仍在肆虐,伴随着史上空前的封城大隔离,以及群体性聚集活动的禁止,由此产生的恐慌情绪也在弥漫,因心理压力导致的各种极端行为和社会矛盾也在凸显。

“由于新冠肺炎具有不可预知性、不可抗拒性,疫情带来巨大负性信息或影响会随着人际传播,产生剧烈的心理震荡,引起全社会的恐慌,给防疫工作带来的巨大社会压力。”中科院心理所研究员刘正奎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说。

对此,北京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副教授徐凯文表示:一个成熟的国家和民族。在遇到灾难性事件或者重大公众事件时,不被极端情绪所裹挟,能够做出理性的判断和行为,对抗击疫情乃至于其他重大事件,至关重要。

那么,应如何疏解此次战“疫”过程中积酿的一些社会情绪和矛盾,使社会心态不被非理性情绪淹没?《中国科学报》就此采访了心理学、公共卫生学和公共管理学方面的相关专家。

舆情之猛不亚于疫情

政府卫生部门被指信息不透明或工作不力,科学家发声后遭遇质疑和谩骂……伴随着疫情,一些社会情绪和矛盾正在酝酿。

在这个过程中,信息传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病毒通过多种途径影响着我们的健康,疫情通过一种途径——信息,影响着整个社会。”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副所长陈雪峰说。

陈雪峰表示,社会心理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如疫情发展、科研进展和政府应对情况,这些关键信息会在很短时间内引发关注,引起一定的社会情绪。

“最初,由于信息公开不够及时和准确,引发了非理性恐慌和愤怒;由于信息发布不够严谨和规范,引发了非理性抢购行为。”陈雪峰说,但随着媒体信息的发布、过滤、澄清机制的完善,信息在风险沟通中的积极作用日益体现。

“毫不夸张地说,这些天漫天铺地应接不暇五花八门的舆论舆情所造成的恐慌丝毫不亚于病毒疫情本身。”病毒性疫苗研发专家、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深圳)教授孙彩军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说。

在他看来,善意的提醒、合理的争论是非常必须和有益的,但恶意的嘲讽、无理的谩骂不仅于事无补,还会导致众口铄金积毁销骨的悲剧。“如同疫气可以传播生物学意义上病毒一样,戾气可以传播感染和毒害心灵的恶之病毒。”孙彩军说说。

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朱旭峰看来,这些现象涉及到民众对政府卫生部门和科研人员的信任,以及对全国战胜肺炎的信心问题。“面对这样的全国性甚至全球性疫情,我们的民众如果不相信政府卫生部门、不相信医务工作者、不相信科研人员,还能相信谁?”他问道。

增进信任 缓解焦虑

社会层面的恐慌、愤怒和积攒的压抑情绪的爆发,人与人之间情绪的相互影响,将导致极端行为的增多。刘正奎表示,尽管疫情严重度因区域不同,情况也会有很大不同,但这些负性情绪均会给防疫工作产生巨大的社会压力。

“社会心态的引导应当特别注意疏解社会焦虑和增进社会信任。”陈雪峰说。在肺炎疫情防控中,疏解社会焦虑,需要尽可能给公众传递可靠、确切的信息。无论是疫情防控相关的信息,还是与生产生活相关的信息,及时发布都有助于缓解社会焦虑。

“社会信任很难建立,但很容易被破坏,同时又是社会发展中必不可少的社会资本。”陈雪峰举例说,彭宇案、毒奶粉事件、电信诈骗等社会事件的不断发生,已经屡次让人们感受到了社会的信任危机,此次疫情也不例外。

她表示,在社会信任中,政府信任至关重要。在疫情相关的政策和举措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应当准确把握各类群体的利益诉求和心理需要,及时解决集中诉求和社会焦点问题,注重疏导不公平感,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矛盾,这是增进政府信任和社会信任的关键。

而在个人层面,孙彩军则表示,公共卫生不仅要保障民众的肉体不受病毒感染,预防和矫正民众的心理健康同等重要。

“对抗人性之恶最好的武器也许就是爱心、关怀和理解。”孙彩军说,“如果每个人从小就先被接种上爱之疫苗,让人人内心充满着爱意、关怀和理解,那戾气自然就找不到滋生的土壤,恶之病毒也就不会感染我们的心灵。”

社会心态也是一国竞争力

“从社会治理、国家进步的角度来说,近些年,国民良好的社会心态实际上也是一个国家重要的竞争力。”徐凯文说,如在一次大灾难面前,国民能否齐心协力去抗击疫情;疫情结束后,能否用科学的态度反省和总结经验教训。

在此次抗疫工作中,影响人们的不仅仅是病毒,还有公众的心态。徐凯文表示,目前需要有一个完善的社会心态预测机制,监测和评估在什么情况下,公众的心态可能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从而及时或提前给予相应的心理干预。

“这种干预不是针对个体,而是通过宣传报道和各种措施,去影响整个社会和国民的心态,从而鼓舞士气,勇于面对和战胜困难,而不是被恐慌操纵。”徐凯文补充说。

在这场心理战“疫”中,科学家的扮演着十分关键的角色。对于如何与社会公众更好地互动,陈雪峰认为,科学家应区分开两件事,科学知识普及与科研进展宣传。

她表示,科研进展的宣传通常是实验室完成的工作和阶段性的进展,往往不是马上可以应用和解决社会问题的。“在向公众宣传时,如果不够严谨和慎重,会导致误解,以为马上就能解决问题。科学家也容易因此而被‘误伤’。”陈雪峰说。

科学家应该严守自己的科学立场,实事求是地给出科学的判断,不要去迎合公众的心理或期待,不要在意极少数非理性攻击的声音。”徐凯文说。他表示,在现阶段疫情发展过程中,大家都希望听到好消息,如某药物能有效治病,疫苗很快会研制出来。这是一种公众期待,无可厚非。

但如果科学家不坚持科学立场,在这样一种期待的压力下,给出不准确的信息,虽然短时间内可能有安抚群众的作用,但一旦这种期待落空,随之而来的不信任和愤怒可能会更加强烈。”徐凯文说。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