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晨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0/12/21 17:30:58
选择字号:
脱贫攻坚的“农科力量”

 

       2020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影响了扶贫产业食用菌的销售和生产,成为脱贫攻坚的严峻挑战。

张金霞(左一)深入安康市食用菌企业开展技术指导     中国农科院供图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张金霞带着她心爱的蘑菇,扶贫攻坚33年。疫情期间,她和团队每天都保持着与贫困户的联系,了解生产和销售情况,开展技术指导,疏通销售渠道,为全国食用菌不误农时、安全生产提供重要的技术保障。

不仅仅是一个张金霞,在近日举行的中国农业科学院脱贫攻坚与成果转化工作会上,中国农科院(以下简称农科院)院长唐华俊介绍,该院“集成运用八种帮扶方式,精心打造四种帮扶模式,强力支撑五大主导产业,为现有标准下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摘帽贡献了农科力量”。

集成运用帮扶方式

我国是世界马铃薯第一种植大国,60%以上的种植区分布在贫困区域。从1997年开始,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员金黎平就带领团队配合国务院扶贫办,在贵州省开展马铃薯产业扶贫工作,开辟了科技扶贫和产业扶贫相结合的新路子,让马铃薯实实在在成为了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金蛋蛋”。

她从贫困地区对品种资源和科研人才的迫切需求入手,在连片贫困区宁夏固原市原州区、湖北恩施和内蒙古乌兰察布市等地建立研发示范基地和专家工作站,率领团队常年奔波在乌蒙山区、六盘山区和燕山太行山区等马铃薯主产县,为贫困区开展科研和农技人员技术培训。

金黎平在田间考察             中国农科院供图

金黎平多次参加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和地方政府等组织的各类科技咨询和服务活动,每年新品种新技术试验展示3000多亩;先后培养510余名农技人员,为毕节地区培养了第一个马铃薯博士,为坝上地区培训科技人员320余名,为宁夏、内蒙古、青海、新疆、西藏培训了多名“西部之光”访问学者和农技人员。

位于陕西省南部的宁陕县是“南水北调”的重要水源地和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区。该区域内有大量优质蜜源植物,是中蜂的天然栖息地,载蜂量至少10万箱,年产优质蜂蜜至少1000吨,产值可超过1亿元。

养蜂承载着当地百姓的脱贫致富梦想,全县有2160余户农户从事中蜂养殖。蜜蜂所专家团队深入宁陕调研,并委派研究员李建科作为对口帮扶责任专家。

李建科发现,当地主要靠传统观念养蜂,饲养技术不过关,蜂病防治难。他带着先进的养蜂理念和养蜂技术,在8个月时间内先后6次深入宁陕开展科学养蜂技术、蜂病防控、蜂种选育和产品加工等环节技术指导,开展现场培训,向贫困地区群众培训便于管理的活框取蜜养蜂方式,有效解决了中蜂的现代化饲养技术问题、疾病防控问题。

有了科学养蜂的保驾护航,短短几年,宁陕全县中蜂数量由不足4000箱发展到1.8万箱,蜂蜜产量126吨,实现销售收入超过1000万元,产业初具规模。

转化科技成果、组织技能培训、实施科技项目、扶持经营主体、加强产销对接、开展驻村帮扶、积极捐款捐物、培育人才队伍,农科院在扶贫攻坚中灵活运用八种帮扶方式。

唐华俊介绍了一组数字。十八大以来,中国农科院为贫困地区开展规划咨询3100余次,现场指导农业生产2.2万次,建设示范基地1100个,推广新品种新产品新技术2000余项,培训各类基层技术人员和农牧民60余万人次,在贫困地区实施各类项目近600个,帮扶生产经营主体5000多个,辐射带动9.7万个贫困户增收,帮助销售农产品1.83亿元,累计派出180多名专家长期驻村帮扶,捐赠种子、肥料、农药等生产资料200余吨,临床兽医用品3万余套,培养“西部之光”访问学者154名,西藏、新疆特培学生28名。

精心打造帮扶模式

从“田间课堂”传授技术帮扶农民的“桦川模式”,到为农民供良种、送技术的“临潭模式”,再到农科院多所联动造就的“阜平模式”,以及发展富硒产业的“安康模式”……农科院科技扶贫行动遍布全国各地。

唐华俊说,四种帮扶模式带动贫困地区林果、蜂蜜、香菇、蔬菜、富硒茶、肉鸽等特色产业发展,涌现出了“林果”县长等一批科技扶贫先进典型。

玉米是桦川县种植面积最大的旱田作物。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李少昆带领团队调研发现,玉米生产存在品种老化、肥料配比欠佳、种植密度偏低等多个问题。

但是农民对专家们的到来似乎并不买账。“技术管不管用,农民说了算。”李少昆带领团队在玉米试验基地设计了不同品种、不同密度、不同肥量的10组地块,并将种植过程中产生的详细数据及时通过村委会展示公布。一年下来,玉米栽培技术试验结果让新胜村种植大户打心眼里服了。

依托技术示范基地,项目团队在春季播种、夏季田管、秋季收获等重要时节组织田间技术培训,因地因苗讲解田间管理技术,让农民一看就懂,一听就明,一学就会,一用就灵。

通过“专家讲给能人听,能人种给农民看”,进一步辐射带动了周边农户和农业科技人员掌握绿色生产技术。

两年来,共派出专家200余人次,与当地农技人员和种植大户一起,进行技术培训70余次,培训农民和农技人员2万余人次。

田间课堂给农民传授新技术        中国农科院供图

2019年9月,农民在田间地头自发拉起了“中国农科院科技扶贫桦川县玉米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田间课堂”的横幅。

在桦川,中国农科院建立了核心基地1100亩,示范区面积1.5万亩,实现作物平均增产10%~15%,节本增效大约5000万元,组织开展技术培训与观摩活动40多次,累计2万多人参加。2019年5月,桦川县正式宣布脱贫摘帽。

而甘肃省临潭县地处甘南藏族自治州高寒山区沟壑地带,高寒干旱、山地多川地少,是“三区三州”国家级深度贫困县。2020年2月28日,临潭县正式脱贫摘帽。这意味着农科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8年来科技支撑临潭县脱贫攻坚取得了实效。

陈化琦(左二)在贫困户摸底调查     中国农科院供图

在农科院党组的领导和大力支持下,中国农业科学院临潭县科技支撑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联络组和专家团成立了,实行兰州牧药所与临潭县委县政府牵头的“双组长”负责制,科研院所与地方政府合力确保帮扶工作长期顺利开展。

农科院独创的“3+N”科技扶贫体系,由一个院领导、一个院机关部门、一个研究所,加上多个产业指导专家组组成。在农科院党组书记张合成的带领下,在人事局组织下,由兰州牧药所牵头,联合蜜蜂所、兰州兽医所、饲料所和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等单位的14个科研创新团队组成“联合舰队”,通过“派专家、送技术、出主意、做示范”等科技帮扶活动,推动领导干部和科研人员深入农村,发挥农业科研国家队作用,助力临潭县特色产业发展。

在河北省阜平县,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果树专家刘济伟被人们称为“林果县长”。2014年,他到阜平县挂职任副县长,负责农业、林业和扶贫产业林果业等工作。

刘济伟深觉责任重大,坚持把“挂职”当“任职”,把“异地”当“故乡”,全身心投入到阜平脱贫致富建小康的事业中,把自己专长与阜平实际有机结合,积极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晚熟桃、苹果、葡萄等优质、高效水果种植,蹚出了一条产业扶贫的新路。

为了让阜平人民吃到当地自己种植的新鲜绿色蔬菜,由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牵头,在当地重点开展小型节能温室建设,示范推广设施蔬菜生产技术等。

为了解决阜平县畜禽养殖的粪污处理工作,农科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牵头对养殖方式进行了改革,确定了构建农业循环产业链为目标,以原位发酵床生态养猪技术、生猪和肉牛异位发酵床养殖污染控制技术、养殖垫料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为主的科技扶贫技术。

阜平农业的蓬勃发展得到国务院扶贫办和省市主要领导的充分认可,国家、省、市先后在阜平召开产业扶贫现场会。颗颗饱满的水果成了致富的“金蛋蛋”,人们的生活越过越好。

安康位于陕西省最南端,是全国最大的天然富硒区,全国富硒茶、绞股蓝之乡和优质烤烟、魔芋、蚕桑生产基地。

但是安康属秦巴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有22.6万户88万人居住在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基础设施落后的中高山区,产业基础薄弱。

农科院多名主管院领导、专家多次到安康实地调研,为生态富硒农业会诊把脉,帮助安康编制了《安康市国家级特色(富硒)高效农业发展院地合作示范区总体规划》,为安康生态富硒产业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农科院副院长王汉中介绍,按照规划建设目标,新建富硒农产品基地87.3万亩,孵化富硒企业46家,培育富硒品牌产品34个,直接经济效益26.1亿元。

院地合作开展以来,先后20余位首席专家带领团队多次到安康进行手把手培训和帮扶,研发富硒新产品23个,转化科研成果10余项。

“陕茶1号”是陕西省茶树主推品种,也是中国农科院与安康市委市政府进行院地合作的成功范例。经过5年院地合作共建,在农科院指导和帮助下,一些高端富硒农产品走出安康,带动了安康富硒产业的快速发展,成为牵引安康乃至辐射带动整个秦巴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金饭碗”。

强力支撑主导产业

湖北省恩施市田凤坪村是全市19个深度贫困村之一,共有建档立卡贫困322户1018人。自2015年,农科院油料研究所在这里开展驻村帮扶以来,四批精准扶贫工作队员始终坚持以产业发展为主线,以多维度科技扶贫为途径,为产业兴旺和乡村振兴奠定了良好基础。

油菜是田凤坪村常年种植的冬季作物之一,但存在良种使用率低、种植技术落后、种植规模小、效益差等问题。

田凤坪村油菜花海     中国农科院供图

经过四年探索积累,工作队依托油料所科技资源的技术保障、合作社负责种子生产的制度保障和公司订单收购的效益保障,实现了“统一免费提供优质种子、统一技术指导种植、统一繁种质量标准、统一加价订单回收、统一油菜花海打造”,带动油菜种植水平和产量大幅提升。

2018-2019年,收购良种7万余斤,为种植户带来经济收入20多万元,惠及贫困农户100余户;良种使用率达80%以上,播种面积增加35%以上,辐射周边村镇。

在良种繁育基础上,工作队探索油菜“花用”功能,尝试将田凤坪村“油菜花海”打造成硒都“小婺源”;通过“油菜花海”的优质蜜源,进一步发展中蜂养殖,让特色蜂蜜成为脱贫致富新产业;油料所首个硒高效菜用杂交种“硒滋圆1号”发布后,工作队及时引入种植,让富硒菜薹成为乡村旅游另一张“名片”;利用油料所7D加工工艺打造的高山富硒菜籽油,为油菜“油用”功能打开新的大门……一片花海“开出”了五个产业。

唐华俊介绍,农科院借助科技力量,强力支撑5个主导产业,为扶贫攻坚工作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例如,蔬菜产业在河北、西藏、新疆等多个国家级贫困县,建立科技示范基地和示范点20余个,推广高效高产技术45项,辐射推广2万余亩。农科院专家助力湖南龙山县百合产业成为支柱产业,目前年总产值达9.8亿元。

在林果产业方面,农科院面向全国贫困地区累计推广苹果、葡萄、甜瓜等瓜果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190多个,应用面积达30万亩。

在牦牛产业方面,兰州牧药所培育出了“大通牦牛”和“阿什旦牦牛”,在青藏高原的牦牛产区覆盖率达75%以上,其中在甘南藏族自治州推广应用,新增总产值2.1亿多元。

在家禽产业方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联合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相关企业,生产商品肉鸭超过4.8亿只,新增经济效益2.2亿多元,累计带动3万多贫困户发展。

在茶叶产业方面,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在武陵、乌蒙、秦巴等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持续开展科技帮扶,使湖北省鹤峰县成为“中国有机茶第一县”,2019年全县14万茶农人均茶叶收入8571元,为鹤峰县产业扶贫做出重要贡献。

“扎实开展了科技助力脱贫攻坚工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做出了积极贡献。”唐华俊说。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