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渝生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8/3/16 9:47:38
选择字号:
王渝生:让百姓享受更多科普红利

 

“科普教育一定要重视传承和体验,每个搞科研的人,都要考虑如何促进传播、如何影响大众。要让更专业的人来参与科普,科学家要起到把关作用,科普工作就会事半功倍。”

■王渝生

科普历来是两会的重要主题之一,这可以追溯到几十年前的一届人大和一届政协。

1949年9月,新中国成立前夕,全国政协一届一次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第43条就明文规定:“努力发展自然科学,以服务工业、农业和国防建设。奖励科学的发现和发明,普及科学知识。”

新中国成立以后,1954年9月举行的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总纲第20条明文规定:“国家发展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事业,普及科学和技术知识,奖励科学研究成果和技术发明创造。”

重视科普由来已久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科普和科普立法工作。早在新中国成立以前的艰苦战争环境中,党中央就把科普和科普立法工作列入了议事日程。1941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批准公布的《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明确提出:“奖励自由研究,尊重知识分子,提倡科学知识,欢迎科学人才。”边区政府第二届参议会通过的《边区科学事业案》,则规定要“组织科学团体,开展科学活动”,“出版通俗科学读物,普及科学知识”。

抗日战争时期在解放区成立的科技团体,大多以科普工作为己任。如1938年成立的延安国防科学社的宗旨是:“研究与发展国防科学,增进大众的科学常识。”1940年成立的陕甘宁边区自然科学研究会的主要任务是:“开展自然科学大众化运动,进行自然科学教育,推广自然科学知识,使自然科学能广泛地深入群众。”1942年成立的晋察冀边区自然科学界协会的中心任务是:“普及自然科学知识,推广先进生产技术。”

当时,我们党的领导人也多次强调科学和科普工作的重要性。1940年2月,毛泽东主席在陕甘宁边区自然科学研究会成立大会上说:“今天开自然科学研究会成立大会,我是很赞成的,因为自然科学是很好的东西,它能解决衣、食、住、行等生活问题,所以每一个人都要赞成它,每一个人都要研究自然科学。”并指出,“马克思主义包含有自然科学,大家要来研究自然科学,否则世界上就有许多不懂的东西,那就不是一个最好的革命者。”

陈云同志也提出:“自然科学的研究可以大大地提高生产力,可以大大改善人民的生活,我们共产党对于自然科学是重视的,对于自然科学家是尊重的。”“科学要人众化,要在广大群众中去开展科学工作。”

1941年8月,朱德总司令在研究会第一届年会中说:“现在中华民族正处在伟大的抗战建国过程中,不论是要取得抗战胜利,还是建国的成功,都有赖于科学,有赖于社会科学,也有赖于自然科学。”他指出:“自然科学,这是一个伟大的力量。……谁要忽视这个力量,那是极其错误的。”

1941年10月,延安《解放日报》副刊《科学园地》创刊,德高望重的革命老前辈徐特立撰文《祝科学园地的诞生》:“科学!你是国力的灵魂,同时又是社会发展的标志。所以,前进的政党必然把握着前进的科学。”当我们重温这些精辟的论述时,真能深深感到数典切莫忘祖,继往才能开来。

科普进入新时期

进入21世纪,我国的科普工作也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由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于2002年6月29日通过并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科普事业进入了一个法制化的发展新阶段。《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由国务院于2006年2月6日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科普事业进入了一个有计划性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

前些年,我在全国政协会上,亲自见证了各界委员对科普工作的满腔热忱和殷切期望,受到了极大的鼓舞。在今年两会上,代表、委员们热议科普,见诸新闻者甚火,《中国科学报》也多有报道。

近日,在两会科技界、科协界的小组讨论中,又有不少代表、委员发表了新的真知灼见。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锐呼吁:“让科研工作者走到科普前台,让那些真正懂行的人站出来以正视听,再联合媒体以及全社会的力量一起做科普,在全社会推动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让更多的老百姓享受到科普红利。”

中国科协科普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武向平认为:“科普工作虽然取得了很大进步,可是科普读物,无论数量还是质量,与发达国家有着数量级的差距。在一些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上,科学家更应该主动站出来讲话。要把科学语言转化为老百姓听得懂的语言,实事求是讲真话。如果连我们都不愿意、不敢讲话,真相缺失、谣言扩散,就会引起公众的恐慌和困惑。”

中国科学院院士丁奎岭说:“科普工作要跟上形势,与时俱进。” “信息传播的手段和方式都改变了,提升全民科学素养,培养孩子们的科学兴趣,还要借助新技术和新的传播手段,才能更好地发挥科学引导作用。”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用系统总指挥高铭说:“科普教育一定要重视传承和体验,我们每个搞科研的人,都要考虑如何促进传播、如何影响大众。要让更专业的人来参与科普,我们科学家要起到把关作用,科普工作就会事半功倍。”

科普,需要大师级科学家的示范和引领。

现在,我们满怀豪情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2006年5月30日全国“科技三会”上指出:“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开辟了科普事业的新局面。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所有的科技工作者已信心满满,科普工作也必定前程似锦。

(作者系中国科技馆原馆长)

《中国科学报》 (2018-03-16 第3版 科普)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