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烈军 霍向东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7/9/8 9:16:03
选择字号:
致真立人 中华骄傲:纪念柯俊先生

 

编者按

在第33个教师节即将到来之际,在喜迎党的十九大的热烈气氛中,我们推出华南理工大学教授李烈军和江苏大学副教授霍向东撰写的《致真立人 中华骄傲——纪念柯俊先生》一文,学习柯俊先生的创新精神和立人情怀,学习他“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君子人格,学习他“知行合一”的人生历程和“致真立人”的崇高境界。

希望我们一起继承先生的事业,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勇于担当、奋发有为,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努力奋斗!

■李烈军 霍向东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我国著名科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金属物理、冶金史学科奠基人,北京科技大学教授柯俊,于2017年8月8日7时29分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101岁。

柯俊院士逝世后,习近平总书记致电表示哀悼,对家属表示慰问。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等领导同志,对柯俊先生逝世表示哀悼,对家属表示慰问或敬献花圈。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柯俊的贡献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柯俊院士是我国金属物理专业奠基人,古代冶金现代实验方法开拓者和我国工程教育改革领航员。”已故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两院资深院士、著名金属学及材料科学家师昌绪曾这样评价柯俊。

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匡迪认为:“柯俊先生是一位坚定的爱国者,是一位具有战略思想的科学家、教育家。柯俊先生学风严谨、淡泊名利、提携后学,为广大科技工作者做出了光辉榜样。”

创新精神 立人情怀

柯俊先生祖籍浙江黄岩,1917年6月23日出生于吉林长春。七岁开始在吉长铁路子弟小学、附属中学接受教育,14岁进入沈阳郊区北岭的辽宁三中读高中。“九一八”事变后,他流亡到天津,在河北一中继续学业,后考入河北工业学院。1937年7月20日天津沦陷后,柯俊在武汉大学理学院化学系借读,1938年毕业。抗日战争中,柯俊先是负责民营工业的搬迁工作,后赴越南、缅甸、印度组织抗战物资的运输,曾到印度塔塔钢厂考察、实习。

1944年,柯俊赴英国留学,博士毕业后取得伯明翰大学的终身教职。1951年,柯俊首次发现并提出钢中贝茵体(或称贝氏体)的切变机制,后来《钢铁金相学》以他的姓氏将无碳贝茵体命名为“柯氏贝茵体”,而柯俊本人则被国外同行称为Mr.Bain(贝茵体先生)。

1953年8月,柯俊携妻挈子绕道印度,经香港返抵广州。1954年,在北京钢铁学院(现北京科技大学)任教,创立了中国第一个金属物理专业,参与创办了第一个冶金物理化学专业。他还是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的创始人之一,积极倡导并亲手组建电子显微学的师资队伍。

1974年,柯俊组织并亲自参加利用现代仪器研究考古金属文物进行中国冶金史的研究,并在北京科技大学创设了科学技术史国家重点学科。

20世纪90年代初,柯俊积极推动中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1996年在北京科技大学组建了被誉为“大材料”的教育改革实验班。

柯先生有着深沉的钢铁情怀,年轻时国破家亡、山河破碎的残酷现实,促使先生树立了“科技报国、钢铁强国”的志向,并终生知行合一、筚路蓝缕、矢志不渝。上世纪90年代中期,“钢铁工业是夕阳工业”的论调甚嚣尘上,先生一面痛加批驳,科学地论述了“钢铁发展和人类文明”的关系,同时考虑到钢铁发展给资源、环保、交通等带来的巨大压力,积极推动新一代钢的发展,并于2000年10月至2003年9月亲自指导了“973”项目组“新一代钢的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基础研究及材料性能特征研究”,我们都有幸参与其中。

我们曾用一首七言律诗总结了柯先生的主要成就和贡献。当然,先生的功业绝不仅这些,科学出版社出版了《柯俊传》,冶金工业出版社出版了《柯俊画传》,对先生的生平、情怀和成就进行了更为详细的报道。

百年钢铁强国梦,一世慈柔育人情。

四海贝茵传美誉,五洲电镜聚良朋。

冶金考古辟蹊径,材料通识大道行。

金物神州遍桃李,恩师欣慰笑东风。

在“沉痛悼念柯俊先生”微信群里,我们看到这样一段话:“柯俊先生是跨界创新的丰碑:20岁理学,40岁工学,60岁史学,80岁教育学,100岁投身医学。”创新精神的确贯穿了先生的一生,他的创新精神源于深深的家国情怀,祖国和人民的需要就是先生的追求,因此先生老当益壮、老益弥坚,然而“投身医学”是怎么回事呢?

8月17日,柯俊先生的遗体捐献仪式在武昌举行。根据其生前遗愿,他的遗体捐献给母校武汉大学用于医学教学和科学研究,为国家的教育科学事业作出最后的贡献。我们几乎要落泪了,这是一项最艰难、最高尚的人生抉择。

很多人都知道了先生的伟大,但我们怎样去学习先生,践行人民教师的光荣使命,做好学生的引路人呢?“父母赐我骨肉,恩师教我树立”,教师肩负着传递文化、思想和精神的使命,因此教育不仅是一种事业,而且是一种传承。毋庸讳言,人早晚都会离开这个世界,也很少有人能取得柯先生这样的功业,但是人类历史就是这样薪火相传,要尽量地发光、发热,为文明和进步增添一束明亮的火焰!

在第33个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我们呼吁广大教师思考、学习和践行先生的创新精神和立人情怀。正是由于博大的立人情怀,才为创新提供了源源不竭的动力;而正是由于不断创新,才使先生具有了山高海阔的胸怀!为此,我们撰联一副,以敬先生:

一腔热血,两袖清风,百年曾有先生在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九州更待后人来

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出自中国群经之首的《周易》,意思是说:对目标和理想的追求要像天体运行一样永不停息,同时要像大地一样具备承载万物的品德。它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标识,定义了中华民族个人和集体的君子人格,也是柯先生一生的写照。

柯先生不但在科研上,而且在教育中努力进取,敢为人先,并且到晚年仍旧勤奋好学,不断更新知识。由于日寇入侵,他两次中断学业,两次被迫流亡,仍旧顽强地坚持到大学毕业,并毅然选择了“科技报国”的道路,远赴英伦求学。在“文化大革命”中,柯先生受到不公正待遇,甚至被体罚、打扫厕所,但先生有着坚定的信仰,默默承受着,并且在花甲之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坚持学习、坚持创新、坚持信仰,体现了先生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正如屈原《离骚》中的名句:亦余心之所向兮,虽九死其尤未悔。我们在思考,是什么支撑了柯先生的坚定信仰和蓬勃向上?正是从古老的神州大地上、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才使先生成为国家的栋梁。

西风东渐,对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传统文化造成了很大冲击。的确,对自然世界的探索需要自强不息的精神,但是离开了文化自信,缺少了厚德载物,个人成长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今,柯先生的离世,标志着北京科技大学以魏寿昆先生、柯俊先生、肖纪美先生为代表的大师时代的终结!有人感叹大师级的人物越来越少了,这其中的原因很复杂,但对大师的定义绝对不仅是学术上的成就,还包括传统意义上的“厚德载物”,而这离不开传统文化的滋养。

《柯俊传》中收录了先生的发言和信件,文采斐然,书法美观。如勉励毕业生的报告中“万里始足下,高山起微尘;无绵绵之事,则无赫赫之光”;感谢柳得橹教授的书信中“虽属残烛余芒,难尽移山之功,仍存衔石之愿,用极管鲍深谊,池草厚望”。大师级别的人物一般都写得一手好字,许多擅长作诗为文。如果听过肖纪美先生讲座,一定会对先生的诗词印象深刻。据说数学大师华罗庚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留下了许多诗文。而现在的理工科学生对传统文化略知皮毛就很不错了。

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涵养着深厚的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传统文化典籍浩如烟海。我们一直在思考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并且不揣冒昧地总结了一个字——“真”。被人们所熟知的“三纲五常”并不是儒家的核心思想,它只是一种维护封建统治的秩序设计。儒家思想的“修平治齐”是积极入世的,但是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为基础,只有具备以“真诚”为内涵的君子人格才能有益于社会。佛教讲“实相”,道家做“真人”,儒释道的核心内涵可以归结为“真”。而现代的科学研究是为了追求真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个人层面部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就包含了对“真诚”的表述,甚至可以说,“真诚”是作为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素质。

有人说中国人没有信仰,其实中国人是有信仰的,我们相信自己,不依赖外部的力量。盘古开天、夸父追日、精卫填海等神话故事体现的是中华民族用自己的双手改天换日的认识、勇气和追求。“悟”成为东方文化的性格气质,通过领悟每个人都可以超凡入圣,这说明传统文化滋养下的中国人有无限的可能性。“悟”主要是突破思想的局限,逐渐放下自我,断除私欲,不断提高自己的境界,开阔自己的胸怀,最终实现人格的圆满。王阳明讲“满大街都是圣人”,佛教讲“人人皆可成佛”,说的是同一个意思。

但“悟”是一个过程。“人非草木,孰能无过”,能像颜回那样“不贰过”已是很罕见了,中国人向来“隐恶扬善”,但说一个人没有缺点本身就是虚假的。在北京科技大学上学时,也偶尔会听到对柯先生善意的评论。先生并不是生而知之,也并非天生完人,他正是在“为学日益,为道日损”的过程中达到别人难以企及的高度。我们在这里学习先生,不但要学习先生的成就和情怀,也要学习先生的成长和圆满的过程,逐渐放下私欲。圣人并不是可望不可即的,就像攀爬高山,只有“知行合一”,才能逐渐接近目标。在努力追求的过程中,逐渐放下自我——“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超凡入圣的途径。

抗战期间,柯先生在印度工作将近三年,一定对佛教有较深的了解。印度人相信来生,因此通过佛教努力修行是把希望寄托于来生;中国人骨子里没有来生的概念,中国哲学是积极入世、积极进取的,“厚德载物”是“自强不息”的保障。王阳明把佛学归为“五溺之学”,重归儒家正统,实现了三不朽,并且创立了心学,正是回归传统的过程,但他的思想明显受到了佛学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有海纳百川的胸怀,立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洋为中用,古为今用,大力弘扬创新精神。

柯先生在生死之际做出捐献遗体的选择,不是一时冲动,而是深思熟虑的结果。弥留之际,先生勇于直面生死,没有把希望寄托于来生,也不再贪恋俗世的荣华富贵,而是选择了为国家和人民奉献,把最后的一丝光和热留在了人间。先生实现了人生的圆满,境界得到了升华。我们现在还达不到这个境界,但我们可以向先生学习,是怎样努力追求、放下自我的。“见贤思齐”是不够的,还需要“知行合一”。

最近看到一篇《向死而生》的文章,通过思考死亡得到人生的平静和快乐。这恰如缘木求鱼,烦恼产生正是由于私欲,渴望平静和快乐还是为了“自我”。有人说中国缺少创新精神是由于单一的价值取向,财富和地位是衡量成功的唯一标准。其实中国人不乏理想主义色彩,孔子这样评价他的学生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从挂瓢洗耳的许由,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齐,“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到近代饿死不吃美国救济粮的朱自清,以及我们正在缅怀的柯先生,我们要从中学习、挖掘、践行,恢复传统文化清澈和活泼的源流。

有人发表文章,言及人们关注娱乐明星的绯闻,而没人评论柯先生的离世,并引发“英雄枯骨无人问,戏子家事天下知”的感慨。我觉得文章本身有失公允,其一娱乐明星也有对社会的贡献,其二作者还是用名利这一把尺子衡量成功,没有建立多元价值取向的概念。柯先生淡泊名利,肯定也不愿看到这种争论。

知行合一 致真立人

柯先生是当之无愧的教育大师,不仅“授人以渔”,而且教育思想已上升到哲学高度,语言更充满了智慧。记得在“柯俊院士百岁华诞座谈会”上,有位领导发言讲到柯先生的点点滴滴,其中先生总结进行科学研究的体会,“为了生存,必然不深;为了名利,必然不真”,真是发人深省、振聋发聩。当今,国家加大科技的投入,科研人员不再为“五斗米折腰”,“名利”就成了每个人的试金石,弄虚作假等学术道德问题引起社会的关注。

社会呼唤真诚,科学追求真理,但为什么还有弄虚作假的现象发生?著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认为,人类携带了“自私、贪婪”的遗传密码。社会发展是释放私欲和对治私欲协调统一的结果。不同于宗教的外部依赖,中华传统文化强调通过个人修养可以实现人生的圆满。有一定阅历的人,都会领悟到人生需要“放下”,要逐渐放下私欲、放下自我,“真”不但是科学和社会的需要,而且是个人快乐、解脱的唯一途径,弄虚作假无异于饮鸩止渴,火上浇油。一般认为,真善美是人类的理想和追求。不同于善恶、美丑,真和假之间没有过渡,非假即真,或说“假”是人类偏离“真”的一种认识和行为,有客观有主观,或被动或主动。远离假就趋向真。

《道德经》中讲明了“致真”的途径——“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从《柯俊传》中我们可以看到先生“为学日益”的过程,通过学习、实践、创新追求真理,“远离客观的假”是现代自然科学的动机,日心说、进化论的产生都是趋于“真”的结果。我们没有机会进入柯先生的内心世界,也无法臆测先生的心路历程,但先生的人生一定是逐渐圆满的,先生一定是逐渐放下“小我”,才能对国家和人民做出这么巨大的贡献,并最终做出捐献遗体的重大抉择。“为学日益”是东西方文化共有的;而“为道日损”,放下自我,却是东方文化所独有的。“真”不是天生具备的,世界上也没有绝对的“真”,“致真”没有终点,我们永远都在路上!

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崇高、伟大的理想。那时人类对自然界有深入的认识,生产力高度发达,物质极大丰富,并且根本不需要自私,各取所需,远离了主观、客观、主动、被动的假,处于“真”的状态,因此可以说,共产主义社会也是全人类的“致真”追求。党的十九大召开在即,五年耕耘、砥砺奋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国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我们的“致真”追求,就会融入到社会主义的伟大建设中。共产主义社会尽管遥远,但“万丈高楼,起于垒土;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涓涓细流可以汇成共产主义的伟大事业。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重要讲话中倡导“知行合一”,并且在多个场合勉励大学生要在“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我们认为,“致真”也要在“知行合一”上下功夫。

“知行合一”是明代大儒王阳明亲身体悟后的理论创新。有人说它是道德哲学,我们认为: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只局限在道德层面是不够的,从事科学研究,理论和实践结合也是“知行合一”的过程。更为重要的,它是行动哲学,既要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每个人都应成为“知的践行者,行的思考者”,身体力行。“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指手画脚不解决任何问题。

柯先生的一生是“知行合一”的过程。他在求学路上排除万难,完成学业;在抗日期间不畏艰辛,救亡图存;在科学殿堂勇于探索,登峰造极;为教育事业呕心沥血,桃李芬芳。他锐意创新,不断超越自我,达到自己生命的高度,终成一代宗师。并且他在生死之际,完全放下自我,达到人生的圆满。

然而“知行合一,致真立人”仅作为人生追求是不够的,它已经成为我们的教育理念。引导学生把“知行合一”作为方法论和人生指南,不断探索,努力追求,深化、内化成真正的才能、思想和精神,实现几个层次的独立:勤奋学习,拥有真知,实现经济独立,这是创新的基础;博采众长,追求真理,实现思想独立,这是创新的前提;体悟真心、展示真诚,实现精神和人格独立,这是创新的必要条件。

柯先生还讲过:“老师能教给你他不会的东西吗?”当然不能!“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需要学生有独立的思想,而老师要有开放的心态,互相切磋,教学相长,这样才能不断进步。精神独立是有丰富的精神世界,不依赖于社会地位和社会评价而存在,才能“板凳要坐十年冷”,坚持创新,矢志不渝,这也是创新的必要条件。

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把帮助学生立人作为最高目的,苏格拉底讲“教育的技艺在于给学生提供最完美的利益”,教师的职责所在是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技艺,使学生最大地获益,报酬只不过是一种副产品。德国伟大的哲学家康德说过“人是目的,不是手段”,教育工作者必须把“立人”作为目的,立人就是立己。

教育者在引导被教育者“致真”的过程中,自己也一起进步,“立人”本身就是“致真”。人执著于自我,但不可能为别人执著,因此“立人”是“放下自我”的最佳途径,并最终获益。《金刚经》上讲“无住相布施”的“福德不可思量”,其实就是“致真立人”能够取得不可估量的成就。教师的职责是让被教育者获取最大的利益,其水平由学生的成就衡量,就像医生的水平通过救死扶伤提高一样。“无利不起早”的人永远不会成为顶尖高手。

柯先生从教60多年,为国家和人民培养了许多院士、科学家、工程师等,成为各行各业的栋梁,在冶金、材料界何止“三千众弟子,七十二贤人”!用下面的对联表达我们对教育大师的敬重:

春风化雨,沐材料后生学子,灼灼桃李满天下

流水朝宗,仰冶金北斗泰山,赫赫精神炳千秋

我们都有幸聆听过先生的教诲,是名副其实的“钢铁人”,并且现在都成为光荣的人民教师,在教育和钢铁研究两个领域继承先生的事业,我们无比的骄傲、自豪。“先生,您在或不在,有何关系?因为,我们已成为了你。”

当年,正是看到“落后就要挨打”的残酷现实,先生毅然选择了“钢铁强国”的道路。让先生欣慰的是,我们不再为没有“铁和钢”发愁,尤其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历经了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我们实现了“钢铁大国梦”,以先生为代表的每个“钢铁人”都功不可没。目前我国虽然面临钢铁产能严重过剩的困局,但我们对我国在不远的将来成为钢铁强国充满信心。我们只有通过更加努力地进行钢铁研究,为“钢铁强国”的目标努力奋斗,来告慰先生。

最近有个消息令“钢铁人”振奋,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科学》杂志于8月24日发表了中国京港台三地科学家的合作科研成果,他们发明的一种超级钢实现了钢铁材料在屈服强度超过2000兆帕时延展性的“巨大提升”。具有超高强度的金属材料通常应用于汽车、航空及国防工业,但材料的强度与延展性通常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这项工作解决了一个世界级难题。

我们于8月30日赴港大访问了该论文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之一的黄明欣博士团队,这也是对黄明欣博士团队6月30日访问我们课题组的回访。在参观和交流后,形成了全面的合作共识,先进钢铁材料大有可为!

有人说钢铁产业是夕阳行业,不会再有发展;有人说钢铁材料是传统材料,难以取得突破,不能发高水平的论文。但我们中国人有改天换日的认识、勇气和追求,把不可能变为可能。中华民族和中国人相信自己,我们的未来有无限的可能。柯先生是老一辈科学家和教育家的代表,我们有责任把教育和科学事业继承下去。我们要像先生一样,在这片古老而生机勃勃的神州大地上演绎精彩人生,用无数的精彩人生描绘出绚丽多彩的伟大中国梦!

作者手记:敬爱的柯俊先生已经离开我们一个月了。2017年8月8日,《中国冶金报》郑洁编辑约我写一篇纪念文章,我以先生再传弟子的身份,连夜写了《秋风夜雨忆先生》一文,发表在8月18日的《中国冶金报》上。还记得去年6月23日,在我的博士生导师柳得橹教授的倡导下,我们在《北京晨报》发表纪念文章《世纪巨匠 仰之弥高》。“柯俊院士百岁华诞座谈会”上,我还和柯先生、柳老师交谈,合影。

音容宛在,斯人已逝,至今我仍旧处于悲痛之中!华南理工大学李烈军教授是我的至交好友,我们共同形成了“知行合一,致真立人”的教育理念和人生追求,他曾在北京科技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经常聆听先生教诲,非常敬重先生。

在第33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我们觉得应该做点什么,宣传先生的事迹、践行先生的精神、继承先生的事业。这就成了此文的缘起。(霍向东)

在《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基础及材料性能特征研究》项目鉴定会上,本文作者李烈军(后排左三)、作者霍向东(后排右一)与柯俊先生(一排右三)等院士专家合影。

《中国科学报》 (2017-09-08 第7版 专题)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