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詹媛 来源:光明日报 发布时间:2017/6/7 12:43:25
选择字号:
2017年全球航天探索大会开幕
国际合作是全球航天大势所趋

 

 
  
嫦娥五号探测器对于中国深空探测有什么意义,是否需要成立一个“全球航天局”,普通人什么时候能承担得起飞上太空的费用……6月6日,由国际宇航联合会和中国宇航学会主办,主题为“分享与合作”的2017年全球航天探索大会在京开幕,近千名来自世界各地航天领域的专家云集北京,对全球航天的未来进行探讨。
 
中国载人探月值得期待
 
“嫦娥五号探测器将于2017年底发射,实施月球无人采样,并携带样品返回地球。”在大会上,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吴燕生表示,嫦娥五号已蓄势待发,而这次任务成功之后,我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中的最后一步——“回”的目标也将实现。届时,即便还不能实现载人登月,但中国人也能目睹自己的探测器从月球上带回“土壤”。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中国古人为月亮写下过浪漫、梦幻的神话故事和优美的诗词歌赋,为地球这位比邻而居的天体蒙上一层神秘面纱,也因此,看看月球上究竟是什么样,成为我国探月工程科学家们的夙愿。
 
据吴燕生介绍,目前我国探月工程已经成功实施了多次飞行和实验。嫦娥一号实现了“绕月”飞行,嫦娥二号获取了全月表三维影像和虹湾区高分辨率影像,又拓展实施了日地拉格朗日L2点的环绕和对图塔蒂斯小行星的飞越探测,嫦娥三号带着“玉兔”月球车实现了“落月”和月面巡视。
 
同时,载人航天工程也分别将杨利伟、聂海胜、刘旺等航天员成功送入太空。吴燕生表示,目前我国已经“掌握了载人天地往返、空间出舱、交汇对接、航天员中期驻留和空间货物运输与补给等关键技术”。
 
自美国的阿波罗登月计划停止之后,月球已经数十年未有人类踏足,中国目前的航天探索已为载人登月储备了一些相关技术,但中国人究竟何时能登上月球一览究竟呢?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杨利伟透露,中国载人登月尚未在国家层面取得立项,不过目前正在做一些前期的准备工作,在他看来,这个准备时间“应该不会太长”。
 
我国已开展大量国际合作
 
北京时间6月4日凌晨,北京理工大学的科学实验项目,搭乘美国“龙”飞船飞往国际空间站。这次搭载项目的实施,被视作中国空间科学项目首次登入国际空间站,标志着中美空间科学合作取得“零”的突破。
 
在此次大会所举办的全球航天局长会议上,来自欧洲空间局等国家和地区的航天局代表也就“是否有必要成立一个‘全球航天局’”进行了探讨,这个话题体现了国际航天界对合作的渴望。
 
这是国际宇航联合会全球系列会议与中国“阔别”7年后的再重逢,尽管来自全球的航天专家们将就空间站、空间探索,月球、近地小行星、火星及其他目的地探索等诸多议题进行探讨,但空间科技的国际合作始终是他们最关心的话题之一。
 
对此,杨利伟也表示,国际合作是整个航天发展的大趋势,中国与很多国际航天组织以及国家建立了非常好的关系,也开展了大量合作。
 
据了解,我国目前已经与欧洲空间局及俄罗斯、巴西等国和国际组织建立了双边航天合作机制,签署了一系列合作大纲,明确在深空探测、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等领域加强交流与合作。
 
而我国的空间科技国际合作也取得了累累硕果——我国与欧洲合作的第一个科学探测卫星项目——双星计划,已于2003年至2004年连续发射了两颗地球空间探测卫星,根据合作协议,双星计划与欧空局的磁层探测计划密切配合,在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相同或相似的探测器对地球空间进行六点立体探测,用于研究地球磁层整体变化规律和爆发事件的机理。而将在2018年发射的嫦娥四号也会搭载荷兰、瑞典、德国和沙特分别研制的4台探测器,开展科学实验。
 
全球商业航天蓬勃发展
 
近年来,以美国商业航天企业——太空探索技术公司、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为代表的商业航天公司时常会给人们带来惊艳的成果。例如,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在2016年成功回收“猎鹰9号”火箭后,又在近日成功利用回收的火箭将一艘“龙”飞船送入太空,这被视作全球航天经济发展和技术革新的重要一步,人们寄望这能终结昂贵的航天发射,使普通人也承担得起飞往太空的费用。
 
我国在商业航天领域也取得了很多进展,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研制的使用便捷的固体运载火箭系列,已经在2017年成功完成快舟一号甲、开拓二号甲两次火箭发射任务,近地轨道运载能力达到1吨的快舟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也将于2017年年底首飞,商业运载火箭“班车化”有望成为现实。
 
该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刘石泉在大会上还透露,基于创新思路研制的空间货物返回舱进展也很顺利,计划于2019年搭载发射入轨进行验证;而聚焦于水平起降、可重复使用的新一代天地往返飞行器,已完成发动机等多项关键技术地面试验,取得显著进展。
 
“由于引入新兴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航天系统建设,商业航天可以说给航天探索带来了全新的思维方式、发展理念和商业模式。”刘石泉认为,“在未来一个时期,太空技术探索与产业发展将双擎并举,驱动太空经济快速增长,甚至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新亮点、新动能。”
 
(本报记者 詹媛)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