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郑金武 齐寄 来源:科学网 www.sciencenet.cn 发布时间:2017/4/27 12:09:12
选择字号:
许强:科创中心建设从“设计图”走向“施工图”

 

4月26日,北京市委、市政府召开2017年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工作会议。科技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北京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办公室副主任李萌,北京市委常委、副市长、北京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办公室副主任阴和俊,市政府副秘书长刘印春,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许强,北京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办公室部委成员单位代表等出席会议。

许强作了题为《谋篇布局,系统推进 北京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开启新篇章》的报告。报告回顾总结了北京全国科技创新中心三年建设情况。三年来,全市科技系统推动北京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突出表现在从“设计图”到“施工图”,顶层设计系统有力; 加强央地协同,建立组织架构; 深化先行先试,改革取得新突破; 坚持创新引领,驱动经济转型发展; 完善生态环境,激发创新创业活力等几个方面。

据介绍,三年来,北京市加快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主要做了5个方面工作。一是央地协同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全面承接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及成套工艺、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等11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以及子午工程、凤凰工程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培养吸引了王晓东、施一公等一批领军人才,在基础研究领域产生了一批重大成果。我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219项技术中,北京占比55.7%。北京地区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项目占全国的31.5%。中关村示范区企业累计发布国际标准229项,比2013年增长40%。

二是打造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编制实施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工作方案和行动计划。支持曹妃甸示范区、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北京•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等“4+N”功能承接平台建设,中关村科技型企业在津冀设立分支机构近6000家。技术辐射带动作用明显,三年来向津冀输出技术合同成交额实现翻番,年均增速29.5%。

三是持续探索制度创新。外籍人才出入境管理政策中10项为全国首创试行,通过新政为336人办理“绿卡”,实现突破性增长。工商登记改革、投贷联动试点启动实施,中关村银行获批筹建,中关村硅谷创新中心、中关村并购资本中心成立。全市125家机构入选国家级众创空间,活跃在中关村的天使投资人占全国的80%。以政策与制度为先导的创新创业生态已成为全国典范。加快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持续支持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北京国家蛋白质组科学中心建设发展,推动成立北京协同创新研究院、北京石墨烯研究院等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增设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创新基础研究领域PPP投入模式。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已累计促进800余个国家级、市级科技创新平台价值227亿元科研仪器设备对外开放共享。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的72%向其他省区市辐射和出口。

四是引领支撑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制定实施技术创新行动计划和《中国制造2025》北京行动纲要。三年来高技术产业、科技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速分别达到9.1%和12.9%。产生了高温铁基超导、55nm全系统多核高精度卫星导航定位芯片等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创新成果。建设12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北京成为国内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集成电路创新基地。高性能大型钛合金构件激光增材制造技术首先实现了在航空发动机、汽轮机等装备上的应用。推动机器人整机在汽车制造、物流搬运、医疗健康、文化教育等领域广泛应用。生物医药成为新的千亿元级产业,销售利润率连续13年居全国首位。

大力培育新能源汽车产业,首个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家动力电池创新中心落户北京;累计推广纯电动汽车10.9万辆,规模全国第一。与科技部共建北京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搭建了5个国家农业科技支撑服务平台,本市农业科技进步率达到71%。深入实施首都蓝天行动、清洁空气行动计划等科技惠民专项,开展垃圾处理、生态功能提升等领域的技术开发和示范应用,支撑区域污染物浓度下降和本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9.8%。利用物联网技术加强对燃气、热力、电力、给排水等“城市生命线”信息的实时监测。率先建成全国规模最大的重大疾病临床数据和样本资源库。开展冬奥会食品供应与质量安全保障关键技术研究,推动科技成果惠及民生。

五是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切实增强“四个意识”,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服务意识不断增强。坚持依法行政,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强对“三重一大”等事项的主动监督,科学技术奖励、自然科学基金等评审实现连续七年“零投诉”。

许强对2017年的重点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他介绍,今年一季度,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任务和项目已启动99%,下一步的重点任务是围绕六个方面狠抓落实,一是加快建设“三城一区”、二是加强创新源头供给、三是加强改革攻坚、四是建设区域创新高地、五是构建高水平人才团队、六是做好服务保障。

北京市委常委、副市长、北京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办公室副主任阴和俊作了题为《坚持和强化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功能,争当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排头兵》的讲话。

阴和俊指出,要深化认识,提高站位,进一步增强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使命感、责任感。要从历史发展的深度,深刻认识全球科技创新态势。我国要成为世界科技强国,要有若干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作为支撑。要从国家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北京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重要意义,站在国家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和把握其丰富的内涵,旗帜鲜明地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全国科技创新中心。从服务大局的角度,深刻认识自身使命责任。“主力要出征,地方须支前”。创新主体和科研人员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我们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主动提供精准服务。要对标全球领先的创新中心城市,构建统筹协调的创新治理体系,营造激励创新的市场环境和政策环境,倡导开放宽容的创新创业文化。要合理布局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成果转化,为国家重大科技创新基地落地建设创造条件,并完善科技服务、综合配套、生态环境等多方面保障。

阴和俊强调,要着眼长远,聚焦重点,高水平地谋划和推进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面向未来谋篇布局,提升源头创新供给能力,积极争取并主动服务中央在京布局国家实验室,高标准规划建设三大科学城,实施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大项目和工程,超前部署基础、前沿和应用技术研究。要面向全球引才用才,培养造就高水平人才队伍,超前布局重大引才工程,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实践中激励人才。要面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服务京津冀和全国发展,发挥好中关村示范区改革试验田作用,建设好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加快推进京津冀全面创新改革试验。要面向全球开放合作,打造引领创新新引擎,积极参与到全球创新治理,加快建设亚欧创新中心、中意技术转移中心等一批国际合作平台,积极打造全球创新网络重要节点,瞄准国家战略需要,加快推进服务标准、市场规则等制度规范与国际接轨,围绕“一带一路”和国际产能合作,通过共同开发、海外并购、建设第三方市场等方式,积极推动我国先进适用技术和产品走出去,积极打造中国标准和中国品牌。

阴和俊强调,要扭住关键,持之以恒,扎扎实实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落地见效。坚持主动作为,在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大舞台上,施展才华、作出业绩。持续深化改革,政府部门要“敢为天下先”,持续深化改革攻坚,加强自身建设,加快职能转变,抓战略、抓规划、抓政策、抓服务,切实把创新发展的理念转化为推动改革的具体行动。落实主体责任,北京办公室已建立央地协同、跨部门、跨层级的协同工作平台和机制,各成员单位要齐心合力,共同推进。北京办公室下设的“一处七办”是工作任务和重点项目的责任主体,要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落实,既要各司其职,又要协作配合。强化舆论引导,运用媒体宣讲政策主张、了解创新诉求,大力宣传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进展和成就。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增强对外话语的感召力、公信力。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