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彬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7/3/22 13:14:50
选择字号:
高校心理工作为何“不得人心”

 

■陈彬

近日,某公益基金联合其他机构在京发布了一份《中国大学生成长白皮书》。这份白皮书显示,当前高校中,有95.7%的大学生存在迷茫和困惑,其中大一和大四学生更为明显。

高校学生在初入高校和即将毕业时,有些心理上的迷茫,这是一件都可以理解的事情,但如此高的比例还是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但在笔者看来,白皮书上还有一个数字同样令人出乎意料。那就是在面对成长问题时,有90%以上的大学生会选择“专业学习机构”或者去问有经验的学长学姐和行业专家(即“过来人”),而不会选择老师或辅导员。

之所以说这一数字同样令人吃惊,是因为近些年来,国内高校普遍加强了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检测,大量教师和辅导员也被赋予了随时留意学生心理健康、及时排解学生心理问题的职责,有些学校面对心理健康出现问题的学生,甚至做到了“一对一帮扶”。然而,学生们在遇到类似问题时,首先选择的却依然是“过来人”。

在帮扶有心理问题学生的工作中,为什么高校的工作如此“不得人心”。

在笔者看来,高校的相关工作不可谓不认真,但“认真”并不代表着“走心”。换言之,高校很多老师在这方面其实是在很认真地做一些表面工作。以找学生谈心为例,试问,有多少老师真的认为仅仅通过几十分钟的聊天,学生就可以真正敞开心扉,向老师倾诉自己内心深处的纠结?

受中国传统师生关系的影响,在中国学生的心中,老师始终是一个“父辈”的角色,也因此会产生一定的距离感和戒备心理,而要消除这种心理,必须打破师生间的“辈分”限定(当然,只是在特定情况下)。为此,老师们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与学生相处,彼此频繁交流,使学生从心底对教师产生认同感。

但是,目前高校的老师和辅导员们有如此多的时间吗?

必须承认,人力不足依然是困扰高校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要因素,更令人尴尬的是,这份工作对教师的专业素质要求还相当高。因此,对老师的培养成本也会比较高,当学生心理健康并不是众多高校排名的参考因素时,学校是否有魄力在这方面花费更多的资金和精力,也就成为了考验高校领导者的一道难题了。

《中国科学报》 (2017-03-21 第7版 视角)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