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晴丹 来源:科学网 www.sciencenet.cn 发布时间:2017/2/21 19:08:55
选择字号:
农业品牌化进入窗口期

农产品

日前,农业部网站发布了《农业部关于2017年农业品牌推进年工作的通知》,正式确定2017年为农业品牌推进年。农业品牌战打响,新一轮品牌浪潮势不可挡。

农业如何打造响当当的品牌?这对我国农业现代化是一个挑战。近日,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的专家指出,品牌战略是农业供给侧改革的一大重点,然而当前我国农业品牌的塑造还处于起步阶段,面临着许多问题,中国农业产业升级需要品牌化。农业品牌化任重而道远。

找准位置 演好角色

一提到品牌,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企业。

“品牌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品牌建设对企业而言能够放大企业竞争优势,增强企业内部与外部的凝聚力、向心力,有利于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与发挥行业引领作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东阿阿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秦玉峰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说。

但是,无论从地方政府角度还是企业角度,农业品牌的打造都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在农业领域市场化的状态下,我国品牌的数量和质量都不够丰富、不够有层次。这在未来的经营中是缺乏竞争力的。同时,消费者对于中国大农业领域的产品和服务也缺乏准确的认知,所以消费时盲目性、随意性比较大。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希望有更多更好的品牌涌现出来,能够有更创新的产品和服务推向市场。只有这样,农业发展才能走上正向循环。”北京志起未来咨询集团董事长、首农电商科技有限公司CEO李志起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政府在整个过程中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发挥有形的手的作用,去做更多的政策供给,而企业也一定要意识到市场的主体是自己。”李志起表示,农业品牌未来真正要做好、在市场化竞争中越变越强,企业需要有更加清晰的品牌战略和更好的品牌经营团队,并且努力把品牌实实在在变成好产品,这是企业必须要明确的。

中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协会副会长金其洪曾表示,企业是品牌建设的主体,龙头企业要做农业品牌的先行者。

李志起指出,在这波浪潮里,无论是龙头大企业还是创新创业的小企业,都应该找准自己的位置,发出不同的光芒。

比如首农集团这样的农业龙头企业,很大程度上承担着基本保障的任务,会站在京津冀地区的高度来定位,发挥供应链条上的主链条作用,却不能包办一切,这就给更多中小企业留下了机会。中小企业可以进一步学习龙头企业在产业链塑造、产业品牌打造方面的成功经验,从而明确自身更加细分和精准的市场定位。

又如东阿阿胶一直是农业品牌建设的成功典范,畜牧业方面的成就备受关注。东阿阿胶在全产业链上游以驴产业涵养和发展为主线,“把毛驴当药材来养”,积极推行“活体循环开发”理念;在中游,聚焦阿胶、复方阿胶浆、桃花姬阿胶糕等战略核心产品;下游积极开创滋补养生健康体验模式,为消费者提供全程服务。

整合力量 区域联动

我国农业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即丰富性、多样性和区域广泛性。农产品有其天然的区域属性,比如一些地方盛产瓜果桃李,一些地方则适合发展养殖业。

各个区域品牌建设的基础和现状都不一样,在组织化、规模化和标准化方面也具有特殊性,在资源体系、产业规模、品牌意识、品牌运营能力等方面都呈现非常大的差异。

“首先应该认识到差异性,包括各个地区、各个品牌、各个企业的差异性。不能千篇一律,也不能一刀切。”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主任胡晓云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面对目前现状,中国农业品牌的打造应该采取什么模式?区域公用品牌概念应运而生,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也强调要推进区域农产品公用品牌建设。

多年来,胡晓云一直致力于农业品牌的研究。她发现区域公用品牌的建设有助于地区致富,其非常显著的价值在于,能够整合区域的力量,充分发挥区域的整合力、集聚力和联动力。

谈区域品牌一定不能仅仅停留在传统的土特产概念上,而是要把区域品牌转化成消费者能够理解、接受和喜闻乐见的好品牌。

“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创建模式有三,针对中国农业特殊性,我们创造出一种全新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创建模式,就是全品类品牌模式。品牌打好了,产品卖出去了,接下来,把人引进来,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这对当地农产品价值的重塑、农产品品牌的溢价,甚至整个社会组织体系的改变和提升等都产生了重要的作用。”胡晓云说。

在李志起看来,区域性品牌的背后是政府和企业共同的努力,创造出的一个好结果。比如新西兰奇异果,既是区域品牌又是企业品牌,恰恰是这两种力量较好的结合,从营销、从品牌入手,反向改造了整个产业链条。

胡晓云表示,打造品牌是系统性工程,要一以贯之,充分发挥我国特种种质资源,科学打造农业品牌,切勿盲目和急功近利。

国家品牌 走向世界

以农立国,品牌强国。中国是世界农业大国,农耕文化源远流长,农业品牌具有非常深远的战略意义,可以成为品牌强国的重要支撑,丰富国家形象。

近年来,中华特色农业文化正以产品这种物化的形式“走出去”。胡晓云认为,打造远近闻名的农业品牌,实际上也是在支持整个国家品牌的打造,塑造整个国家的品牌形象,从而进入全球化竞争,赢得国际平台的话语权。

在国际市场上,有中华文化价值支撑的农产品越来越受到其他国家的关注和喜爱,中国的农业龙头企业将有更大的机会施展拳脚。

不过,中国企业要想走向世界舞台仍然存在诸多困难。相对于世界水平,中国品牌大多缺乏个性鲜明的精神特质,而这种精神特质正在成为品牌竞争力的核心因素。

“并且,中国品牌发展的整体框架还比较模糊,对细分产品缺乏清晰的定位,对于中国品牌进入国际品牌行列的规模、路径、步骤都缺乏系统研究。此外,自主品牌保护与创新支持方面亟须政策完善提升。中国品牌从数量到质量的追求,从自主品牌的创建到国际市场的开拓,还有很远的路要走,需要国家层面的重视支持及民族企业自身全面提升。”秦玉峰表示。

外部环境的改变、舆论导向的改变以及中央指挥棒作用的改变,让更多人关注农业并参与进来。“3~5年后,农业品牌可能会进入一个丰收期,这段时间也是大家‘撸起袖子加油干’最好的时间窗口。”李志起说。

“此次品牌建设活动的开展,从国家层面来讲是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的一个关键性落地措施;对于企业来讲,一大批具有较高知名度、美誉度和市场竞争力的品牌会脱颖而出,进一步提升整个市场的产品标准,打造出一批真正代表中国形象且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的自主品牌,造福于消费者。”秦玉峰说。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