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2017/11/19 9:35:18
选择字号:
北师大教授:不能片面以西方标准评判“双一流”

 

“双一流”:高等教育发展进入新时代
 
教育强则国家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性工程。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将“双一流”建设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彰显了党中央对这一工作的高度重视,对于实现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的历史性跨越具有重大意义。如何科学把握“双一流”建设的重大意义、本质要求、具体路径?本期观察版几篇文章围绕这些问题进行了阐述。
 
——编 者
 
 
潘懋元
 
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双一流”建设作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内容,吹响了新时代“双一流”建设的号角,意味着我国高等教育强国建设进入了新时代。
 
一流大学不仅体现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水平,而且象征一个国家科学与文化实力。在没有各种大学排行榜之前,一流大学或著名大学是社会对一所大学的整体评价,其根据是一些不成文的社会共识:一是有卓越的办学理念和办学实践,而且能够一以贯之,形成自己的特色,如巴黎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柏林大学等都是如此;二是教师水平高,有一批大师级教师,如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虽然是所小型学院,却拥有众多院士;三是学生整体素质高于一般大学,并且培养出一批有突出贡献的著名校友,如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院这所小型师院就因为培养出微生物学家巴斯德以及著名的文化总统蓬皮杜而受到世界关注。
 
由此可见,一流大学既可以是具有卓越科研实力的研究型大学,也可以是特色鲜明的行业型院校;既可以是学科齐全的综合性大学,也可以是“小而精”的学院;既可以是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老牌大学,也可以是锐意变革、勇于创新的后起之秀;既可以致力于培养世界领袖,也可以专注于锻造工程巨匠。一流大学的精髓在于拥有一流的办学理念,而一流大学的个性则体现在使命担当、战略选择和发展目标的差异上。无疑,一流大学既有共性又各有特色,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结合。但是,自从西方国家的大学排行榜盛行以后,一流大学就基本被固化于若干所精英化的研究型大学。这是值得商榷的。
 
一个时期以来,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主要也是以西方国家的大学排行榜为标杆。但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向普及化阶段过渡和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更应注重从我国国情出发,紧密对接社会需求、科技前沿和产业发展。正如习近平同志强调的,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扎实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因此,新时代加强“双一流”建设,要以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为目标,既建设学术性研究型大学,又激发不同类型高校争创各种类型的一流。其实,不同类型的高校各有所长,都有争创一流的潜质。传统学术性研究型大学可以办成世界一流大学,在某些领域具有特色的应用型大学同样有望办成世界一流大学。因此,在“双一流”建设中,应坚持统筹兼顾、多元发展。
 
大学与学科休戚相关。一所一流大学必然拥有一个或数个一流学科。从世界范围看,多数世界一流大学都是学科齐全的综合性大学,但学科齐全并非一流大学的必要条件。不少高校从建校之初就选择有限的几个学科作为重点发展领域,并举全校之力将其发展成为优势学科、特色学科。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其创立之初仅创设土木系、机械系和化学系三个系,该校的办学目标定为在有限的领域培养引领世界科技变革的先驱者。同时,诸如加州理工学院、印度理工学院、巴黎高等师范学院,莫不是凝聚合力重点发展有限的几个学科,据此成为闻名于世的一流大学。从这个意义上说,一流大学的根基在一流学科。一流学科不应局限于研究传统的“高深学问”。“双一流”建设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根本指向,所谓“中国特色”就是立足中国具体国情、直面中国现实问题。因此,一流学科建设应立足现实问题,有自己的价值标准。
 
“双一流”建设需要多样化的高等教育发展生态,而多样化的高等教育发展生态必须辅之以多样化的发展标准。一个合理的高等教育系统犹如一支乐队,既要有钢琴的演奏,也需要大、小提琴等的参与,如此才能奏出完美的乐曲。每一种类型的院校和学科都各有所长,都可能成为世界一流。从大学演进史看,几乎没有一所世界一流大学是依照固定的模式发展起来的,无一不是在漫长的探索中实现个性与共性的统一。在“双一流”建设过程中,应积极引导有实力的地方院校根据自身特色和区位优势,设定差异化战略目标,激发地方政府、行业参与“双一流”建设的积极性,实现大学、政府与社会的动态联合,促进高等教育形成多元发展态势。
 
竞争是高校实力提升的基础。“双一流”建设应打破身份固化,打破一劳永逸的“标签化”思维。一流的身份并非终身享有,而是可进可退、动态调整的。“双一流”建设应辐射全国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校,所有有实力、有特色的高校和学科,不论出身都应有机会跻身“双一流”。只有这样竞争,才能通过“双一流”建设促进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普遍提升,为我国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注入强大动力。
 
(作者为厦门大学教授)
 
 
杜玉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这对教育事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被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彰显了党中央对这一工作的高度重视。“双一流”建设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科学选择建设路径,适应新时代、谱写新篇章。
 
同向同行:“双一流”建设应承担的国家责任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正确认识我国国情和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是谋划和推进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首要问题,也是高等教育领域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当前,加快“双一流”建设,需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出发,明确定位、谋划方略、砥砺前行,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强的担当意识承担好对国家的责任。
 
巍巍上庠,国运所系。从期望教育救国、教育兴国到今天建设教育强国,中国的教育一直心系国家,以民族复兴、国家强盛为使命担当。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国家的强盛总是伴随着教育的强盛。我国一直高度重视高等教育,从1995年11月启动的“211工程”到后来实施的“985工程”,20多年来,我国一直在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不懈努力,而高等教育的发展又为国家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人才保障。当前,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恰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意义尤为重大。“双一流”建设应该也必将为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奠定坚实基础,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人才保障。
 
把“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是党中央准确把握世界发展新态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全球高等教育发展格局新变化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我们要通过一系列全局性、系统性、前瞻性的顶层设计与制度创新,把“双一流”建设融入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让所有办学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所有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创造力全面释放,使高校进一步履行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重要使命,使高等教育在助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同向同行。
 
引领引导:“双一流”建设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一社会主要矛盾,就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这一过程中,高等教育特别是当前重点推进的“双一流”建设要承担起应尽的社会责任。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解决温饱问题之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越来越多样,既包括对物质财富增长的需要,也包括对美好生活环境、良好社会环境的需要,同时还包括对优质、发达、丰富、可供选择的教育的需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享受更公平更高质量教育的需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双一流”建设的历史使命和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双一流”的建设目标,既要顶天,也要立地。“双一流”是顶天的,要引领世界科技进步、推动人类社会前行;要认识未知世界、探求客观真理;要推动民族优秀文化与世界文明成果交流互鉴;要把教育目的聚焦在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上。“双一流”又是立地的,要把人民对优质高等教育的期盼作为奋斗目标,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要引领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要回应社会关切、关注民生,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双一流”建设高校作为我国科技和优质人力资源的第一提供者,责无旁贷地要成为扎根中国大地,办出中国特色、世界水平高等教育的代表;责无旁贷地要成为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造就一大批投身国家经济建设栋梁之材的榜样。
 
在我国高等教育未来发展中,“双一流”建设高校还要责无旁贷地主动发挥引领作用。“双一流”既是一个突破性工程,也是一个引领性工程、示范性工程。当前,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是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的重要发力点。要通过“双一流”建设,促进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的实施,促进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和基础能力建设等重大工程的实施,引领中西部高校创新发展;通过“双一流”建设,引领和带动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整体提升中国高等教育质量,做强整个高等教育。“双一流”建设要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崇高奋斗目标,引领中国高等教育全面发展,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好惠及每一所高校、每一位学生。
 
要旨要求:“双一流”建设应承担的教育责任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开启的“双一流”建设,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一流大学从来不是脱离社会而孤立存在的,它们都根植于本国独特的历史和文化。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需要在内涵、品位和精神气质上下功夫,需要在“世界一流”和“中国特色”的结合上下功夫。
 
建设“双一流”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高校的领导。我国大学应牢牢抓住立德树人这个核心使命,真正解决好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大学精神的思想基石,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大学育人的独特优势,把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作为大学领导体制的核心坚守,把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作为大学治理的基本依托。这些是“双一流”建设的本质要求和重要内涵,我们要牢牢把握。
 
建设“双一流”要注重大学和学科两个一流协调并进、内涵式发展。建设一流大学首要的是建设一流学科,但一流大学建设不能简单等同于一流学科建设。应加强总体规划,鼓励和支持不同类型高校根据自己的办学基础和办学实力差别化发展。一流大学未必都是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大学,精而专、有特色的大学同样可以办成一流大学。因此,学科建设要坚持有所选择,有特有强、有交叉融合、有高点高峰,形成优势带动、多元发展、交融并存的良好态势。说到底,建设“双一流”重在质量和特色,绝不是规模和数量上的比拼。
 
建设“双一流”要注重以贡献求发展,积极发挥“双一流”在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不能把建设方案搞成科研方案,不能把学科建设当成课题任务,不能把争创“双一流”看成一般意义上的学术竞争和实力比拼。对是否属于一流的考核和评价,不能主要依据论文数、经费数,而要考虑大学和学科对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的实际贡献。要重视培养的学生是否真正适应社会需要,产出的科研成果是否确实具有社会价值、能否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双一流”建设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创造了极好的机遇。高校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大力进行改革创新,努力完善体制机制,切实扭转单纯依靠加大投入的粗放型发展局面,通过改革提高建设效益,加快“双一流”建设步伐。
 
(作者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原副部长)
 
不能片面以西方标准评判“双一流”
 
 
石中英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些重大论断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新要求。高等教育改革也必须主动适应新的历史方位,主动反映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努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促进更加平衡和充分的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就是高等教育在新时代的重要任务。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也步入快车道,在入学机会供给、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都取得历史性成就,得到国际高等教育界的普遍赞誉,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强劲的智力支持和丰沛的人才资源。不过,实事求是地说,与人民群众对接受更加公平和优质高等教育的期盼相比、与世界上高等教育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等教育无论在类型结构和区域布局上、还是在教育教学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上都还存在许多不足,总体上还处于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转变的过渡期。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指明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的发展理念和重点任务。
 
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提升高等教育自信是关键。长期以来,由于各种原因,我国高等教育界的一些人一直缺乏高等教育自信,其主要表现就是在学习借鉴西方高等教育发展经验的过程中,以西方的某些理念、制度、模式、经验来衡量我国高等教育,一定程度上存在“言必称希腊”现象:以西方高等教育为标准,西方大学里有的我们不能没有,西方大学里没有的我们也不应该有。高等教育自信不足,使得一些人对于扎根中国大地办高等教育的理念认识不深,导致对何为一流大学、何为一流学科、如何建设“双一流”等问题的认识存在偏差,一些人习惯于用一些世界大学排行榜来理解和判断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其实,这些排行榜过滤掉的恰恰是大学及其各个学科对本国经济社会发展所作出的独特贡献。因此,我国高等教育界要推进“双一流”建设、使我国实现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的历史性跨越,首先必须解决这种长期以来形成的自信心不足、自主性不强问题。
 
高等教育自信从内涵上讲包含相互关联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我国近现代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高等教育的办学理念、办学传统、培养目标、发展道路、体制机制、学科专业建设、课程教学改革、教师队伍建设等所拥有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另一方面,是对中国这样一个社会主义大国在发展高等教育事业方面所具有的政治优势、制度优势和文化优势等的高度认同和充分自信。前一方面的自信直接属于教育方面的自信,是高等教育自信的核心内容;后一方面的自信则属于社会和国家方面的自信,是前一方面自信的重要保障。这两个方面的自信互为表里、不可分割,共同构成我国高等教育自信。树立高等教育自信,必将极大激发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创新的活力,为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当然,强调高等教育自信,并不是说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不需要向世界上高等教育发达国家学习、不再借鉴高水平大学的建设经验,而是强调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要明确自己的价值和使命,要在以我为主的前提下博采众长,以更加自信的姿态为世界高等教育新发展积累中国经验、贡献中国智慧。
 
树立和提升高等教育自信,必须牢固树立“四个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是高等教育自信的坚实思想基础。高等教育领域的改革创新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自觉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和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美好期盼来审视高等教育、改革高等教育、发展高等教育;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立足我国高等教育实际,尊重人才成长规律和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不断完善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机制,建立充满活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制度和现代大学治理体系;必须坚持走自己的道路,在弘扬中国古代教育和近现代高等教育优秀传统、汲取其他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建立有中国特色、反映中国价值、体现中国精神的现代高等教育体系。
 
(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脂肪沉积相关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40亿年前生命如何产生?室温水中找答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