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贺红亮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7/1/16 14:59:19
选择字号:
采集工程:穿越时光觅史料 拂尽尘埃始见金

▲采集项目负责人贺红亮讲话 

■贺红亮

从2014年6月24日~26日在北京参加中国科协举办的“采集工程2014年培训班”开始,我接触采集工程已经两年多了。初次听到“采集工程”这个名字的时候,不明白是什么,只知道跟收集资料有关,心想就是收集个资料嘛,怎么需要那么多人呢?却不曾想到采集资料竟是如此的艰辛,接触的人、事、物慢慢多起来,才明白自己的这份工作是如此重要。

采集工程最后要形成十几万字的研究报告,研究报告的重点在于以史实还原传主的学术成长过程。我们小组负责经福谦院士的学术成长资料采集。经先生从小学到大学,共上过十三所学校,每所学校对经先生的影响有大有小。根据经先生上学的时间长短及学年时期,采集小组确定重点挖掘的学校有:重庆南泉小学、江西九江中学、南京金陵中学、江苏学院、安徽大学、南京大学。对于经先生的求学阶段,厘清求学经历及师承关系,多方面、多角度、详实、真实地寻觅历史,一直是采集小组的工作核心。采集小组耗时一年多,北上南下,奔波数千公里,在经先生曾经上学、工作、生活过的地方,深入南京、北京、长春、上海、安徽、江西、重庆、徐州的档案馆进行资料挖掘,与当年知情人进行访谈,我们要做的就是:尊重历史并且真实地记录下历史。在南京的采集过程中,采集小组奔波在几个档案馆中查找经先生相关档案,得知有档案馆中午不闭馆,我们啃个干饼子继续查;有些档案馆数千张胶片需要一张张翻看,极费眼力,熬得两眼通红充满血丝。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采集小组在南京共获得了13份档案资料,并且得到了经先生在私立金陵大学附属中学的总成绩单,更是非常珍贵。随着采集的深入,经先生在采集小组成员心中已不再是那个陌生的老人,而是让我们崇敬、让我们感动的老科学家,我们倍感珍惜这份跨越时空的缘分。

在采集经先生学术成长资料的过程中,我们也时刻感受到一种精神力量。打开尘封许久的工作笔记本,摊开业已泛黄的手稿信件,经先生苍劲有力的字迹赫然映入眼帘,字里行间迸发出智慧的火花,无不让我们惊叹于先生敏捷的才思和扎实的专业功底。在电脑尚不普及的年代,经先生的论文和笔记都是手写而成,公式、文字、图表,整整齐齐汇成一本本厚厚的文稿,内容繁多却甚详细,极其明晰,令我们无比震撼的同时不禁反思,如今的科研环境如此优越,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迎难而上、攻克难关?而文稿上经先生一丝不苟、力透纸背的笔划也让我们对先生严谨治学的态度、孜孜不倦的精神崇敬不已。

经福谦院士从1961年起长期从事我国核武器内爆动力学和高压物理学科的研究工作,是我国高压物态方程实验研究的奠基者,为我国第一代核武器的研制突破和我国爆炸力学及高压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尽管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经先生受到了批斗,40岁刚过就被造反派打弯腰,但是在“科学的春天”的召唤下,经先生不忘初心,致力于我国高压物理的学科发展,将为研究核武器而铸造的剑发展成为引领我国高压物理学科发展的犁头。1978年,经先生联合全国从事高压物理研究的单位,举办了首届全国高压物理学术讨论会,把全国的高压物理同行凝聚起来,共同推动我国高压物理学科的发展。随后,1983年正式成立了中国高压物理专业委员会,1986年正式创立了《高压物理学报》核心学术期刊,这是我国第一次有了“高压物理”学科领域,为推动我国高压物理学科的发展、带领中国高压物理走向世界起到了重要作用。美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毛河光先生评价说:“经福谦先生是国际顶尖级的科学家,在动高压领域久享盛誉;他研究的深度、动静结合的思想,对青年后进的鼓舞、和同行的合作,都是我们的楷模;中国高压物理事业,幸而有经先生的开启。”

穿越时光觅史料,拂尽尘埃始见金。当采集小组的工作接近尾声之时,回首望去,采集小组“不抛弃每一条线索,不放弃每一次可能”的精神自始至终贯穿在资料采集过程中。“谦谦君子,卑以自牧”,正是经先生一生的写照。经先生没有留洋求学的背景,是土生土长的科学家,而且少年坎坷、“文革”批斗,但是他虚怀若谷、严谨治学,采集小组深深地被经先生的“谦以自牧”精神所感染,愈走近愈崇敬。采集小组成员也因为对中国科协采集工作的痴迷而被单位同事们戏称为“采迷”,我也很荣幸成为了“采迷”的一分子。

(作者单位: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报》 (2017-01-16 第8版 印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