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边慧 李晨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6/3/23 10:37:06
选择字号:
巴西经验:可持续集约化农业之路

▲巴西农业科学家在田间工作

 

▲农林牧一体化农场中的牛群  巴西农业研究院供图

■本报记者 边慧 李晨

“到2019年,巴西农产品产量将占全球总产量的35%。”不久前,巴西农业部发布消息,彰显了对本国未来农业发展的信心。

毋庸置疑,当前,巴西已成为世界上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国和出口国,咖啡、蔗糖、橙汁、酒精、大豆、牛肉和禽肉的出口居世界首位。巴西国内还拥有优质高产良田3.88亿公顷,其中9000万公顷尚未开发利用,还有2.2亿公顷的牧场,为农牧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土地。

但就在40多年前,巴西还是一个面临着粮食安全威胁的国家:进口大量农产品、面对复杂的生态环境束手无策、土壤肥力非常低……“如果大家问我,巴西做了什么才能够取得今天的成绩,我认为是进行了一场可持续集约化的热带农业革命。”3月18日,巴西农业研究院院长毛里西奥·洛佩斯来到中国,在国家农业图书馆报告厅举行的农科讲坛上如是总结巴西的农业发展经验。

“可持续集约化的概念适用于全球。”洛佩斯认为,中国农业在此方面尚有极大潜力可挖。

完整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热带稀树草原是巴西重要的植被类型,约占巴西国土面积的24%,但其土壤天然肥力十分低下,种植作物几乎颗粒无收。

洛佩斯认为,科学和创新是巴西农业发展的最重要经验。据他介绍,1973年,为了更好地开发热带稀树草原的农业生产,巴西成立了农业研究院,针对种子基因的优选、开发和培育以及实验耕种、土壤改良等科学技术进行推广普及。到2011年,荒芜的热带稀树草原变成了巴西大豆的主要产区,并成功种植了咖啡及其他果树等经济树木。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巴西的农业科技创新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完整的体系。目前,这一体系主要由农业科技创新研究机构、成果与技术推广机构和相关农业科技创新支撑措施组成。其中,政府占据主导地位。作为国家最大的农业科研机构,巴西农业研究院对全国各个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如土地、气候、水源、市场等进行大量的考察研究,最终确定适宜在各个地区种植的农作物品种。联邦政府则据此制定出区域规划,采取相应的鼓励措施或制定推广政策,引导当地农民或农场主调整生产方式,引进和采用农作物优良新品种,放弃传统农作物转而改种经济价值更高、更有利于保护环境的其他农作物,从而取得最佳的农业生产效益。

“巴西现在已经成为全球生物技术开发应用的一支主要力量,我们不希望只依赖进口的技术,我们可以做一些自己的事情。”洛佩斯说,为此,巴西提出了开放创新的概念。他认为,在研究和商业化等过程中,与其他机构密切合作是巴西农业和生物技术取得成功的关键。

洛佩斯以“72育种计划”为例,该计划最初在巴西农业研究院的试验农场进行了育种研究和胚胎开发,而最终由私人基金会和种子企业完成了新品种的交付。此外,在2015年,巴西农牧研究院还和德国巴斯夫发布了开放创新的合作成果——第一个完全在南半球开发的转基因大豆品种。

据记者了解,目前,巴西农业研究院已与包括公共和私人、国内和国际范围的180多个机构进行合作,此外还向巴西政府申请批准成立私有附属公司,负责开拓其在巴西和国外的农业创新市场。

低碳农业助推可持续发展

“作为全球未来的粮仓,巴西农业不只看今天,更要考虑明天,实现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才能走上健康之路。”洛佩斯认为,农业是一种城镇化的活动,会产生很多废弃物,同时消耗很多能量,“我们需要将这种线性的农业增长方式变为一种循环的农业增长方式。要避免浪费,避免温室气体排放,这是未来农业发展的方向。”如何改变农业的增长方式?巴西给出的答案是发展“低碳农业”。

2010年,巴西政府出台了《低碳排放农业计划》,通过提供长期低息信贷,鼓励农业生产者采用农作物轮作、免耕直播、生物固氮以及农林牧一体化生产等先进生产方式来减少碳排放。在牧场,草、树、农作物都要按一定比例种植,确保区域内的生物多样性;在田间,秸秆还田增加肥力;在养殖场,动物粪便和垃圾集中处理,用来发电。

比如,巴西是甘蔗生产大国,在甘蔗作物基地,生产商运用现代发酵技术对甘蔗进行加工,生产酒精用作汽车燃料,既有效利用了资源,又减少了石油燃料对环境的污染。不仅如此,巴西近年来又在推广甘蔗渣焚烧发电技术。据巴西甘蔗生产商联盟统计,甘蔗渣已经成为巴西80%生物发电的原料。

此外,改变传统农业耕作方式,实行免耕直播,是巴西减少农业生产过程中碳排放的一项重要举措。

“免耕直播前,要有农业技术员对当地土质结构进行分析,测定土壤指标,在此基础上制定合适的生产方式。另外,直播农田的土壤表层不能裸露在外,必须有植物秸叶覆盖,因为巴西大部分地区气候炎热,水分蒸发快,裸露的土壤会很快失去水分和养分。”洛佩斯介绍,概括起来讲,直播基本要求有三条:不翻耕土地,土壤被植物全面覆盖和实行农作物轮作制。

为此,直播农田一般都采用农作物轮作或套种技术,即一季农作物收获后马上播种另一季,不让土层裸露在外。或者先种一季玉米,玉米收割后将玉米叶留在田里覆盖土壤,然后再使用播种机播种大豆。也有玉米和牧草套种,等玉米丰收时,牧草也长起来了。牧草收割后,再播大豆或玉米。

洛佩斯重点介绍了农牧林结合的综合农业生产系统。由于饲养种牛,销售种牛、牛胚胎和精液,牧场对生态环境的要求非常高。为此,巴西的一些牧场每年在牧场里植树造林,将草场和树林融为一体,让牛群在树荫下成长。

“这些牧场还会实行农牧轮作,比如,每隔4年就要种一季高粱或玉米,让草场得到休养,增强土壤肥力。”洛佩斯说,农林牧相结合是改善牧场生态环境所必需的,为繁育种牛、保障牛群品质提供了更好的条件。

技术推广需要立法和沟通

“巴西之所以能推动农业创新,得益于政府制定了诸多有效的公共政策。”洛佩斯总结道。

记者了解到,巴西政府主要通过稳定国内农产品价格和逐渐转变农业贷款方式来支持本国农业生产。

自称不实施农产品补贴的巴西,事实上也在推行两大“曲线补农”举措,除了低息贷款外还包括最低收购价政策,当农产品价格低于市场价格时,差价将由政府埋单。

“但这类政府的投入成本太高,更多的是引入第三方收购者,政府会通过提供运输便利等作为回馈。”洛佩斯解释道。

此外,巴西还推行一种“保本式”贷款,当农产品价格过低时,政府会通过允许农户少还贷款的形式给予他们补偿。

执着地维持高利率的巴西是新兴经济体中的一朵“奇葩”,但在当地,农户的融资成本却非常之低。

据记者了解,在巴西政府推行的低碳农业计划中,各大农场可获得共20亿雷亚尔(约80亿元人民币)的融资额,其中,农户可以享受3年的还贷宽限期,对于合作社农场,年利率仅为5.5%,对于家庭农场更是低至2%甚至是零。

而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政府也会向农户提供融资帮助,年利率是2%。

在农业生产领域不断发展采纳新技术,带来的另外一项挑战就是生物技术的立法问题。

“公众对于新的生物技术不接受,这也是我们曾经面临的一个巨大问题。”洛佩斯说,为此,巴西制定了生物安全法,但该法律并没有说明将如何采用有效的可持续方式确保农产品的安全。“15年来,我们不断修订生物安全法,现在这个法律已经非常完善,里面建立了非常详尽的评价产品安全的步骤。”

洛佩斯认为,立法和沟通是农业在应用生物技术之初必将面临的挑战。“科学家必须主动走下神坛,解决人们的困惑,告诉大家这些新技术会对人类福祉产生何种影响。”

《中国科学报》 (2016-03-23 第6版 科研)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