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盖伦 来源:科技日报 发布时间:2016/3/9 14:49:03
选择字号:
程津培院士:“增加基础研究投入”这句话怎么不见了

 

科技日报北京3月8日电 (记者张盖伦)“问题说了这么久,有关部门耳朵可能都要长茧了。”中科院院士程津培委员再次谈起基础研究投入偏少的老问题,觉得无奈。“为什么我们总是老调重弹,因为投入一直没有变化;没有变化,这就是问题。”

2015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GDP比重预计为2.1%。这个数字意味着,“十二五”规划列出的“R&D经费占GDP比重应该为2.2%”的预计目标没有实现。它也是“十二五”规划21个核心指标中,唯一没有完成的指标。如今,“十三五”规划明确指出,到2020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GDP比重提升到2.5%,也就是说,以后每年的R&D投入增长率应该至少在10%以上。

程津培研究了近几年的R&D投入。毋庸置疑,总数一直在上升,但是每年增长的幅度却在走低。从近几年的数据来看,根据每年统计局、科技部和财政部发布的《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从2012年到2014年,R&D经费相比上一年的增长率分别为18.5%、15%和9.9%。“如果再看国家财政科技支出的增加幅度,连续两年都为4.4%。它理应在基础研究投入中起到‘龙头老大’的作用。从这个数字来看,财政投入的引领作用还是比较薄弱。”更让程津培忧虑的是,连续多年,基础研究投入占R&D投入的比例都维持在5%左右,成了一种“常态”。

“近年来,我国基础研究取得了突出成就,论文产出量已经跻身世界第二,引用率世界第四;另一方面,问题同样突出,重大原创性成果不足,大师级人物不多,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形成贡献不大。问题出在哪了呢?”

投入或许是病根之一。程津培指出,国际社会上,科技发达国家基础研究投入占R&D投入多在15%到20%之间。“我之前还看过一则呈送给有关部门的材料,说我国基础研究投入的统计口径有问题,使得数字偏低。但是,统计不够严谨,有统计不足的地方,同样也有统计过度的地方!”说到这里,程津培几乎都有些着急,提高了声音,“基础研究是研究链条中的薄弱环节,我们可以好好坐下来研究研究,看看统计上究竟有什么问题。你不能以统计数字不准确为由,否认基础研究投入偏少的事实啊!”

程津培特意提到了他的一场“空欢喜”:“这本“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我来开会之前看过另外一个版本。那个版本里,在‘增加财政科技投入’这句话后面,还有一句是‘提高基础研究投入比重’。”程津培当时兴奋了好大一阵,专门拿笔记下来。然而,两会期间正式下发的规划纲要,已经删去了这句话。“这句话没了,一定有没了的道理。只是我有点恍惚,开始怀疑自己当时是不是真的看到这句话。“他自嘲地笑了笑。

原始创新出自基础研究,而重大战略性基础研究的成果,更是“非卖品”,非得自己攻关不可。程津培说,5%这一比例,不应成为基础研究投入的常态。“这是用持续多年的低投入,来拿未来做赌注。问题是,这场赌局,我们国家输不起。”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