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关佳宁 刘万生 来源:科学网 www.sciencenet.cn 发布时间:2016/1/8 12:52:34
选择字号: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两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励

 

通讯员关佳宁 记者刘万生 1月8日上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作为第一完成单位,其“分子尺度分离无机膜材料设计合成及其分离与催化性能研究”和“全钒液流电池储能技术及其应用”两项目分别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和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分子尺度分离无机膜材料设计合成及其分离与催化性能研究”项目由大连化物所杨维慎、李砚硕、王海辉、熊国兴、林励吾等人完成。反应和分离是化学工业的两大基本过程,二者的集成强化是一项极具挑战的课题。该项目设计合成了具有分子尺度分离性能的无机膜(透氧膜和分子筛膜)新材料,即提出了透氧膜材料优化设计原则,解决了渗透性与稳定性相互制约的关键科学问题,引领了国际透氧膜材料研究方向;微波合成分子筛膜解决了分子筛膜无缺陷合成的科学问题,获得了具有分子尺度分离性能的分子筛膜;发展了无机膜在能源领域中应用新过程;实现了膜分离过程和催化过程在膜反应器中的耦合,为开拓分离-反应过程耦合以及反应-反应过程耦合提供了新思路。

“全钒液流电池储能技术及其应用”项目原创性地开发出全钒液流电池离子传导膜、电极双极板、电解质溶液等关键材料,创新性地突破了高性能电堆和大规模储能系统设计集成等方面的关键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问题,取得了一系列技术发明和创新成果。该项目完成了从实验室基础研究到产业化工程应用,从关键材料到系统集成的发展过程,是全球唯一掌握了完整的全钒液流电池储能全产业链的团队。该项目的第一完成单位为大连化物所张华民研究团队,大连融科储能技术发展有限公司为第二完成单位。

该项目共获授权发明专利28件,2008年完成国内首套100kW系统的示范应用,2012年完成世界最大规模5MW/10MWh全钒液流电池商业化示范系统,技术指标和工业化进程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已完成20余套应用示范工程;领军能源行业、国家及国际液流电池标准的制定,起草了3项行业标准,5项国家标准和1项国际标准;对推进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普及应用,实现节能减排重大国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大规模、长寿命、高效率、低成本的储能技术是实现可再生能源发电普及应用及智能电网建设所急需的核心技术。全钒液流电池储能技术因其使用寿命长、储能规模大、电池均匀性好、安全可靠、应答速度快、环境友好等突出的优势,成为规模储能的首选技术之一。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