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彭科峰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4-5-22 8:37:35
选择字号:
中国科学报:北京缘何成为全国看病中心

 

■彭科峰

近日,据国家卫生计生委研究统计和抽样测算,2013年北京市总就医人数达2.2亿人次,其中外来就医流动人口日均达70万左右。北京市卫生计生委主任方来英说,北京的三级医院基本是“满场”状态,其中外来病人约占三分之一。新加坡《联合早报》称,因优质医疗卫生资源集中,北京已成为“全国看病中心”。

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北京一直试图强化这些头衔,而“全国看病中心”的称号并不是北京想要的。事实上,近年来有关北京人抗议外地人过多挤占本地医疗资源的抱怨也屡见不鲜。问题是,为何全国人民都爱来首都看病?

答案不言而喻。由于历史原因,北京从全国各地抽调了太多的医疗资源,搭建了全国乃至全世界知名的众多高水平医院和医学研究机构。过去,外地患者由于经济和地域因素,往往选择在当地医院或省会医院接受治疗。现在,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和交通条件的便捷,外地人尤其是周边省市的患者纷纷涌入北京,引发多家医院“挂号难”“住院难”“看病贵”。

其实,人人都有看病的权利,也都有选择好医生、好医院的权利。但医院规模不可能无限量扩大,医院床位增加得再快也赶不上外地人来京看病的增速。北京成为“全国看病中心”,导致在京各大医院的医生疲于应付本该在基层医院就诊的常见病患者,而在对年轻医生的培养、临床疑难问题的研究方面投入的精力越来越少。另一方面,患者的增加使医务人员不堪重负,服务效率下降,容易导致医患关系持续紧张。因此,无论从哪个方面看,政府部门都应重视解决过多外地患者来京看病这一问题。

笔者认为,在医改已进入深水区的当下,有关部门应将优质医疗资源的配置作为下一步改革的重中之重。这需要卫生部门加大对地市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拨款和人才培养力度,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良性运行机制。同时,管理部门应进一步为医师多点执业创造条件,鼓励优秀医师在不同等级、不同区域的医院之间流动,有效盘活基层医疗机构闲置的医疗设备,使异地患者能就近享受到首都知名医院才能提供的高水平医疗服务。此外,可以考虑组建由北京知名医院牵头、基层医疗机构协助的医疗联合体,通过在外地组建分院、设置专家出诊日、探索联合会诊等形式,实现大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的资源流动,以有效解决看病难问题。

《中国科学报》 (2014-05-22 第1版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