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科学网 www.sciencenet.cn 发布时间:2014/11/28 19:59:27
选择字号:
中国文化国际传播国际研讨会开幕

 

2014年11月28日,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会林文化基金和英文国际期刊《中国文化国际传播(ICCC)》联合主办的第五届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年会暨“中国文化国际传播:话语体系与文化形象”国际研讨会在京师大厦开幕。研讨会由中国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主席团委员郭运德研究员主持,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杨耕教授出席并在开幕式致辞。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夏潮,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齐鸣秋,中国工程院院士、药理学家秦伯益,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党群外事协调局局长、中国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秘书长尤建华等出席研讨会,本次国际研讨会共邀请了海内外学者60余位,将展开为期两天的密集讨论。

杨耕在致辞中指出,“人不可无魂,国不可无文”。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中国人民的精神家园,其核心内容已经转化为中华民族、中国人民基本的文化基因。要认识今天的中国,就要深入了解中国的文化血脉和文化土壤,全面把握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的历史与现在。

东道主、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黄会林资深教授热烈欢迎了各位来宾,并指出, 习近平主席倡导实现中国梦和实现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理念和行动,展示出一种自上而下对中国文化寻根的动力。“一带一路”是中国文化在历史上成功实施国际传播的经典路径,是中国文化对世界文化格局做出的独特贡献,也是早期中国文化这一极与欧洲文化、美国文化互融互通的桥梁。黄会林教授结合当下对她提出的“第三极文化”理论进行了再思考。

出席研讨会的专家学者来自不同领域、不同学科。除了精彩的报告,四个圆桌论坛将围绕“自解与他读:文化创新的价值取向”、“自塑与他塑:文化传播的互动过程”等主题进行热烈讨论,研讨会还设立多人对话环节,让专家学者不断脑力激荡、迸发出思想和智慧的火花。

研讨会嘉宾将从历史与未来、世界与中国、东方与西方、传统与当代、文化与政治、文化与经济、文化理论与实践、文化的宏观架构与微观应用、文化艺术的形式与国际传播等不同角度来立体审视话语体系与文化形象,用历史学、哲学、政治学、文学等跨学科的视角来全面地解读研讨会主题。这次研讨会不仅是一次思想的碰撞,更是一次智慧的交融,可望对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起到积极作用。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