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汪晓军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4/11/21 8:33:53
选择字号:
华南理工教授:研究成果为何总停留在论文阶段

 

■汪晓军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国力的增长,国家资助的科研经费的增加,国内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所发表的科研论文增长迅速,发表在国际杂志上的SCI论文数量,也仅次于美国。但另一方面,由各大科研院所与大专院校,主导开发的实际工程应用技术反而相对越来越少,成为大家重点的诟病目标。虽然各科研单位的科研成果考核,职称晋升评定仍主要以高水平,高影响因子的SCI论文为主,也有不少科研工作者提出SCI论文无用论的观点,极力证明目前的这种研究与应用脱离的状况都是“唯SCI论文”引起的。理性地分析,应该是科研项目的来源不同,将决定研究成果与实际应用的距离。

国家的科研经费,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些重大专项,往往都是申请人通过申请书申报的。申请书的内容,一般符合科学原理,最好还要有创新的突破点与理论上研究的亮点。在研究基础上若已有相应发表的SCI论文,则申请书就更有分量。项目评审人,看到申请书的研究有特色与亮点,原理上讲得通,有较好的研究基础,考虑到申请人拿了资助,不至于将来什么可以交差的SCI论文成果都没有,也就增大同意资助的可能。

由于项目申请时就没有实际应用基础,且项目拿到后,将来项目完成要交差,也是以发表几篇SCI论文为验收条件,而不是以应用为验收条件,要让这些研究成果能实际应用,显然是不可能的。

若科研项目不是向上申请要来的,而是在工矿企业的生产现场,发现问题,并被企业委托,为解决这些问题而形成的科研项目,就一定不是以发表SCI论文为目标,而是看能不能解决实际问题。项目的验收,也是以研究的成果能不能实际应用为目标,其研究成果与实际应用最近。

往上跑申请纵向科研项目的研究人员,与往企业跑,找可能做的研究项目的技术人员都是重要的。目前国内各高校的排名评审体系,以及教师的晋升要求中,高水平的SCI论文,是一条非常重要的因素。

如果我国的研究经费申请及使用方法不改变,则绝大部分科研经费仍将主要用于资助能写SCI论文的科技人员。若高校也只强调写SCI论文为主,则实际工程应用研究开发能力也会下降,相应的专业课的师资,慢慢就会演变成只会写SCI论文,对国内的产业状况严重脱节,将难以培养出有较强的动手能力与实际工程应用能力的科技人才。

这些学生毕业后,甚至有可能影响将来的产品技术开发能力。要改变这种现象,如何培养与选择应用领域的高校专业课的老师,如何开展高校专业课的教学,这些都必须引起高等教育主管部门的认真考虑。

(作者系华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中国科学报》 (2014-11-21 第13版 科普周刊)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