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向楠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布时间:2013-10-22 14:17:22
选择字号:
95%公众力主高校“三公”经费定期强制公开

 
“三公”问题研究专家、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指出,治理高校“三公”乱象,必须堵住源头,将来源多样的高校资金,进行规范性的预决算管理,特别是要加强对科研经费的管理,防止用科研经费进行“三公”消费。同时,也要关注高校日益严重的行政化问题,推进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对“三公”乱象进行釜底抽薪式的治理。
 
近日,科技部部长万钢怒斥科研经费的“恶性问题”,再次引发公众对高校财务问题的关注。其实,除了科研经费问题,目前高校的“三公”消费乱象也是一个令人头痛的老大难问题。
 
日前,新一轮中央巡视工作中唯一一个派驻高校的巡视组——驻中国人民大学第十巡视组晒出“成果”,直言该校存在出国管理不规范、公款吃喝等“三公”问题。而在中纪委最近通报的一起违规公款消费案例中,主角也是作为地方高校的海南省卫生学校。近年来,以“三公”消费乱象为代表的高校腐败问题,早已引起公众的关注与不满。高校“三公”经费公开的进程,却一直处在只打雷不下雨的状态。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手机腾讯网对36137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7.3%的受访者表示关注以“三公”消费乱象为代表的高校腐败问题,90.6%的受访者直言当前高校“三公”消费乱象严重。95.0%的受访者主张,高校“三公”经费应该定期强制公开。
 
成都大学、湛江师范学院公开了“三公”消费
 
说起高校“三公”消费乱象,广西某大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老师直言,这简直就是人所共知的“秘密”,而且手段越来越隐蔽。她拿自己所在的学校举例,许多根本不研究学术的行政领导的名字,经常出现在去国外的学术交流团中。后来她得知,这是因为现在对明目张胆的公款出国卡得比较紧,于是许多公款出国都被包装成了学术交流。由于这些领导压根就不懂学术,出国本质上就是一次长时间的公款旅游。
 
“除了公款出国,在票据保险、设备采购等一系列问题上的猫儿腻也很多。许多人对此已经见怪不怪了。”这位老师说。
 
江西某高校行政人员王伟(化名)表示,单从自己所在学校的情况来看,目前高校“三公”问题的确存在,但并不是特别严重。自从中央落实“八项规定”以来,以前比较常见的公款吃喝问题,现在明显收敛了很多。而且账目管理以及报销制度非常严格,花一笔钱经常要许多人签字,想做猫儿腻不太容易。
 
不过王伟也直言,目前学校“三公”经费公开做得还不够,只是在学校内部管理网络系统中公开,只有学校内部的人才能看到,而且公开项目比较粗略,只交代一些大项用了多少钱,没有细致的介绍。“我觉得把高校的‘三公’经费完全晒在社会公众的眼皮底下很有意义,这就像在高校领导的头上悬了一把剑,在一定程度上能防止他们的不当行为。”
 
调查显示,90.6%的受访者直言当前高校“三公”消费乱象严重,其中84.0%的受访者认为“非常严重”。
 
社会公益人士、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雷闯,曾于今年年初,向全国113所高校提出信息公开申请,请各校公开2012年度“三公”消费支出具体金额。截至目前,已收到41所高校的回复,其中已公开2012年度“三公”消费的有成都大学、湛江师范学院2所高校,浙江大学等27所高校表示待主管部门批复后就会公开,清华大学等7所高校未明确表示是否公开,华东理工大学等4所高校明确拒绝公开,西南交通大学表示暂时不公开。
 
雷闯当时之所以去申请高校“三公”经费公开,是因为看到这几年政府部门特别是中央部委在“三公”消费公开问题上进步特别明显,但作为一年经费少则十几亿元多则上百亿元的高校,其大多数的“三公”消费问题一直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仍然是一个谜。这显然不合理也不正常。
 
“我原想高校是社会进步的代表,申请其公开‘三公’消费应该不会特别困难。后来的实际情况却让我大失所望,许多高校都以各种理由拒绝公开,有的高校甚至理都不理。目前,成都大学、湛江师范学院已经公开了‘三公’经费,说明高校公开‘三公’经费不仅合乎规定,而且也可操作。其他高校还有什么理由不公开呢?”雷闯说。
 
许多高校“一把手”权力很大,花钱就是“一支笔、一句话”
 
早在2010年,教育部发布的《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中就明确规定,高校应该主动公开财务、资产与财务管理制度,学校经费来源、年度经费预算决算方案,财政性资金、受捐赠财产的使用与管理情况等信息。
 
但现实中,调查发现,90.3%的受访者直言,目前高校在“三公”公开上做得不好。认为做得好的受访者比例仅为3.9%。高校公开“三公”经费为何如此之难?
 
教育部《阳光治校之高校三公经费公开研究》课题负责人、湖南湘西州委党校制度廉洁性评估研究中心主任邓联繁教授表示,近年来高校“三公”乱象层出不穷有三方面原因:首先,大多数高校都是重点抓创收,对“三公”消费的管理本身就偏软;其次,当前高校行政化增强,学术权弱化,这成为高校“三公”乱象滋生的最大温床;最后,目前在“三公”经费公开方面,从政府到社会,都有重行政机关而忽视高校等事业单位的倾向。这就使得许多高校敢于钻空子,拒绝公开。
 
“现行的关于高校‘三公’公开的制度不太给力。不论是在‘三公’公开的具体范围、统计口径,还是公开时间、公开形式等方面,都缺乏明确、可操作、刚性的制度依据。从中央到地方,都没有对高校‘三公’公开进行统一部署。对于高校,‘三公’公不公开、公开得好不好,也与自身利益没有太大关系。所以高校‘三公’公开一直停留在纸上,很难实际推开。” 邓联繁说。
 
“三公”问题研究专家、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表示,虽然高校属于事业单位序列,与行政机关性质有所区别,但规范行政机关“三公”消费的规定,也应该适用于高校。现实的情况却恰恰相反,今年来政府和社会舆论对于行政机关的“三公”问题紧盯不放,对高校等事业单位的“三公”问题却存在着明显的监督盲区。
 
竹立家指出,不同于行政机关一级管一级的序列,现在许多高校都是独立法人机构,既没有监事会,也没有董事会,“一把手”权力非常大,掌握的培训费、科研费等资源也非常多,花钱基本上就是“一支笔、一句话”,所以要监督好高校“三公”消费非常难。“据我所知,如今许多部委的司局长上班都是坐公交或骑自行车,但是许多高校的领导甚至是一些院长都配有专车。可见高校‘三公’已经到了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的地步。”
 
72.6%的受访者认为高校“三公”各种经费来源都应公开
 
调查中,95.0%的受访者力主,高校“三公”经费应定期强制公开。72.6%的受访者强调,各种经费来源都应该公开,不能有遗漏。
 
邓联繁说,目前,高校公开“三公”经费是大势所趋,少数高校已经进行了公开。安徽省教育厅厅长程艺,在2013年度高教工作会议上也介绍,今年安徽省将切实加强和改进高校作风建设,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支出,推行“三公”经费全公开。
 
对于如何推进高校“三公”经费公开,邓联繁给出具体建议:首先要在制度上明确高校“三公”经费的范围、统计口径和公开方式。既向校内职工、学生公开,也向社会公开;其次,监管部门要给高校“三公”问题以硬约束,加强监督,严厉问责;最后,可以引入会计师事务所、公益人士等社会力量,对高校“三公”经费使用与公开情况进行外部监督。
 
竹立家指出,治理高校“三公”乱象,必须堵住源头,将来源多样的高校资金,进行规范性的预决算管理,特别是要加强对科研经费的管理,防止用科研经费进行“三公”消费。同时,也要关注高校日益严重的行政化问题,推进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对“三公”乱象进行釜底抽薪式的治理。
 
雷闯表示,高校“三公”公开有三个层次,首先是公开,其次是建立在公开基础上的监督,最后是公开与监督之后的问责。“目前,高校‘三公’经费公开还只停留在第一步,而且这一步还做得远远不够。可见,对于彻底治理高校‘三公’乱象,还任重而道远。”(原标题:95%公众力主高校“三公”经费定期强制公开)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